设计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sjbn.com.cn/fengshang/shangye/20201113/958.html
在松山湖蒸蒸日上的发展中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
创造着奇迹......
有一群人始终冲锋在防疫抗疫第一线
有一群人在松山湖的建设中,勇于拼搏
有一群人致力援助脱贫,彰显担当......
而这些人都是松山湖平凡而又普通的人
他们的故事处处闪烁着人格魅力的光辉
▲闫兰勤摄
在松山湖十佳故事创作征集活动中
园区群众以“赞美松山湖、讴歌抗疫英雄、
脱贫奔小康”等为主题创作
创作了多篇属于松山湖的奋斗故事
经过专业评审团队
对本次征集的故事作品进行评审
选出了“十佳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面对疫情,松山湖一大批逆行者
奋战在抗战病毒的第一线
为我们负重前行,留下最美身影!
▲松湖爱乐乐团提供
《松湖抗疫之光》
——张杜岚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年的开局,让每个人,都措手不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却没有打破人间大爱与人间真情。当风暴降临时,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白衣战士披挂上阵,义无反顾地奔向风暴的中心——武汉。我们在见证无数双手举起黄鹤楼的奇迹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全国各地基层抗击疫情的人们,他们的奉献与付出。
这次,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松山湖,这个地处东莞,风景优美的地方。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都处在高度警备的状态,上至国家,下至一个地方的社区,都不敢掉以轻心,松山湖社区,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为了保障在湖区工作生活的人们的生命健康,数不清的基层干部挺身而出,而阿丽,就是这无数无私奉献的人们之中的一份子。
二月,当微微的寒风挟裹着清晨的阳光照亮松山湖的时候,阿丽知道,她该去医学观察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来不及再多想,简单的洗漱过后她便匆匆地赶往医学观察点。目前新冠疫情的形势不容乐观,她身为社区基层的一份子,理应冲在第一线,不能掉以轻心。
这是一个小型的战场,阿丽想,她要好好地面对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和挑战。
医学观察点还有三三两两等着交班的同事,他们虽显疲惫的神色,但手上却仍未停止自己的工作。见到阿丽,他们眼神交汇了一下,便把工作交接下去。每日的换班,因为疫情,而变得更为郑重其事。
阿丽每天从物资准备开始她一天的工作,作为小组组长的她还需要进行人员安排、部门协调以及新人培训的工作。一天二十四小时对阿丽来说,似乎都不够用。她常常想,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能被掰开变成四十八小时就好了。
阿丽的工作并不比深入一线,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们轻松。发热患者是不可能定时定量出现的,往往都是突发性的发现,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突发的状况,阿丽也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阿丽在疫情最初就加入了抗疫的队伍之中,物资还没能够达到充足的状态。为了能够尽量地节省物资,平时一天至少要喝八杯水来保持健康的阿丽在观察点几乎不敢喝水,厚重的防护服一穿,就是六个小时起步。
你或许会想,这么艰苦的环境,为什么阿丽还在一直坚持。老实说,阿丽不是没想过放弃,原本爱喝水的她,一天的喝水量甚至比不上从前一个上午喝的量;原本用腮红装点脸颊的她,现在脸上是被防护镜压出的红痕“装点”。她的确想过放弃的。
可当她想着从前松山湖热闹的情景,想着那些来晨练的人们,那些来玩耍的小朋友们,想着从前那祥和美好的生活,她觉得自己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是毫无用处的。
看着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她忽然想起了一句话:“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面对疫情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考,每一个人都严阵以待。阿丽是松山湖冲锋在前的基层人士的缩影,他们的存在,为生活在湖区的人们筑起了一道健康安全的保护墙。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英雄,所有的奇迹,都是平凡人的壮举。正是这一群人的义无反顾,正是这一群人的勇敢与坚持,才让松山湖不被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才让在湖区的每个人都减少了对疫情的恐慌和惧怕。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随着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有序地开展,国内的疫情逐步得到了控制,许多地方开始解封,人们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之中。
阿丽也结束了在观察点的工作,她看见松山湖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初升的朝阳,看见又恢复往日生机的园区,她知道,这一次,春天,真的来临了。
《一座城的蓬勃发展,一座城的奋发努力》
——张颖欣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作为一个外地人,曾经听人提起东莞,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东莞“世界工厂”的名号;而现如今,提起东莞,“松山湖”是最先蹦入脑海的。
起初,想到松山湖便是风景优美,许许多多的人绕湖骑车的景象。年起,华为大规模搬迁往松山湖,这也带动了许多厂商纷纷落地松山湖,这为松山湖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也为东莞注入了年轻的血液与力量。松山湖的发展,不仅得力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其为实现新兴的目标的政策落实。
二十一世纪初,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建立,并紧紧围绕“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一手抓产业,一手建新城”,积极招商投资,促进产业集聚,促使成就如今这番景象。企业家们纷纷响应,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曾钻研机器人10年,年研究生毕业后,张峻彬来到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现如今,已在扫地机器人领域做到了极致,他曾说:“云鲸创立在东莞、研发在东莞,最终能够看到产品从东莞卖向国内外,这是过去一年我在东莞最大的收获。”
从张峻彬的事例能看出,政策优势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园区人民的信心与努力,若没有人们的努力,再有优势的政策也无法落实,松山湖也无法实现如今的盛况。
易卜生曾说道:“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在年新年伊始,疫情爆发,松山湖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朱远辉,第一时间报名到防控一线;在2月疫情缓和时,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对外来务工人员及时给予关爱与帮助。在社会陷入困境之时,朱远辉主动担当、冲锋在前,60后的他说过:“虽然我不能像医护工作者一样直接治病救人,但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行动使疫情尽快得到控制,保证居民的生命安全。”,他有决心、有能力、有责任感,投入组织事业,为园区居民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疫情期间,核酸检测在人们心里都留下了一定深刻的印象。东莞市唯一一家核酸检测实验室等兰卫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永红接到新冠病毒检测任务后,没有片刻犹豫,不畏风险,带领团队全员义无反顾冲在抗疫的一线,在核酸检测试剂、样本采集耗材、生物安全防护物资极度匮乏之时,累计为东莞市民提供了18万余人的检测服务,为东莞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及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如此资源匮乏之时,实现如此庞大的核酸检测供应,如同奇迹一般,正如培根所说:“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更让人感动的是,不仅是他一人的奋斗,一家人对他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刘永红妻子张胜敏主动扛起照顾家人的重担,全力支持爱人工作,夫妻二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的和谐与互助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除了奔赴一线的人们为人民进行物质上的支持,在后方还有进行思想上支持的人。在松山湖第一小学有两位老师,以笔为援,云端抗疫,成为抗疫路上的“教育先行者”。李莎老师疫情期间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