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国民经济企稳,第三产业恢复慢上半年

白癜风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5336.html
0、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第二产业加速恢复中

据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公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数据(下文如未特殊说明,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2季度我国GDP增速由负转正,季度同比增长3.2%,相对前值回升了10个百分点,但仍只有去年一半的水平。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2季度增长3.3%(前值-3.2%),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第二产业2季度增长4.7%(前值-9.6%),已接近去年平均水平,相比前值回升14.3个百分点,反弹力度最大,说明疫情对第二产业影响最大,但影响持续时间短;第三产业2季度增长1.9%(前值-5.2%),恢复进度最慢,也远低于去年全年平均水平,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持续时间最长。

从总量看,1-6月GDP45.66万亿元(降1.6%),其中第一产业2.6万亿元(占5.7%,增0.9%),第二产业17.28万亿元(占37.8%,降1.9%),第三产业25.78万亿元(占56.5%的份额,降1.6%)。目前农业已经恢复增长,二三产业和也已接近去年的水平,预计三季度累计值会恢复增长。

1、信息软件业、金融业增速快,住宿餐饮业损失大

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是唯一的两季度均正增长的行业,其中信息软件业上半年增加值1.85万亿元,增长14.5%,增速最快,反映了新经济的强大增长潜力;金融业上半年增加值4.23万亿元,增长6.6%。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万亿元,增长1.1%;工业增加值14.5万亿元,下降-1.8%(2季度增4.1%);建筑业增加值2.85万亿元,下降1.9%(2季度增速4.1%);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24万亿元,下降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5万亿元,下降5.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63万亿元,下降26.8%,是降幅最大的行业;房地产业增加值3.39万亿元,下降0.9%(2季度增长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3万亿元,下降8.7%;其他服务业7.95万亿元,下降1.4%。

2、制造业恢复最快,汽车复苏强劲,电子增速最快

三大工业门类中,制造业受疫情影响最大,但恢复的也最快,4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速已经恢复到5%,此后一直维持在5%以上,上半年累计下降1.4%。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但恢复的较慢,经过近4个月爬坡,才恢复到5.5%的常规水平,1-6月累计下降0.9%。采矿业自4月就维持低位运行,1-6月累计下降1.1%。

分行业看,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它交通工具制造业,受疫情影响最大,上半年累计降幅较大;其中纺织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它交通工具制造业复苏进度较缓慢,汽车制造业受疫情影响最大,但二季度复苏强劲。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受疫情影响最小,3-6月一直维持着接近或超过10%的高增速,上半年累计增长5.7%。

3、集成电路产量大增,汽车大幅复苏,基础产品稳定

6月只有原煤、焦炭、乙烯、平板玻璃产量下降,其他产品均实现正增长,尤其汽车增长20%,复苏强劲,但由于疫情期间损失太大,1-6月汽车仍下降16.5%,其中轿车降幅高达23.7%(6月轿车同比增长也仅4.9%)。上半年集成电路大涨16.4%,工业机器人增长10.3%,微型计算机增长1.6%,智能手机降2.4%(6月单月增26%),高科技行业发展较为瞩目。其他原材料或者中间产品生产基本稳定,大部分稳中有升,是中国制造的坚强后盾。

4、一产和三产投资基本恢复,二产投资下降仍较多

截至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达到28.16万亿元,下降3.1%,降幅比上月收缩3.2个百分点,预计两月内就能收复失地,实现正增长。分行业看1-6月,第一产业投资亿元,增长3.8%,率先转正;第二产业投资8.5万亿元,仍下降8.3%;第三产业投资18.83万亿元,下降1%,第三产业活力较强劲。

5、房地产投资领先于商品房销售

截至6月底,房地产开发投资6.28万亿元,增长1.9%;同期商品房销售6.69万亿元,下降5.4%。房地产投资活动要强于销售。其他主要指标中施工面积增长2.6%,新开工面积下降7.6%,竣工面积下降10.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4%,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下降1.9%,土地购置面积下降0.9%,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1.8%。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大幅下降,反映了施工周期的拉长和交付的延后。

6、零售逐步恢复,食物日用增长快,可选消费滞后

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万亿元,同比下降11.4%,其中餐饮收入1.46万亿元,下降32.8%;商品零售15.76亿元,下降8.7%;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且6月餐饮收入同比仍下降高达15.2%,距离完全恢复仍待时日。

分商品看,上半年粮油食品增长12.9%,饮料增长10.5%,日用品增长5.2%,中西医药品增长5.8%,通讯器材增长5.8%,而服装鞋帽纺织品下降19.6%,金银珠宝下降23.6%,家电音像器材下降12.2%,家具下降14.1%,石油及制品下降18.4%,汽车下降15.2%,建筑及装潢材料下降11%,说明疫情下,消费者明显减少了大宗可选消费品的消费。

7、消费价格指数走低,食品带动指数走高

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5%,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5-6月较年初的高值下降较明显,消费价格重回平稳区间。同期出厂价格指数下降3%,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触底反弹。6月食品价格指数为11.1%(畜肉类57.4%,其中猪肉81.6%),非食品指数为0.3%,食品尤其是猪肉是当前物价指数的主要推动力。

分具体类别看,6月食品烟酒类价格指数8.8%(上半年12.2%),衣着类-0.4%(上半年-0.1%),居住类-0.6%(上半年-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0%(上半年0.1%),交通和通信-4.6%(上半年-3.2%),教育文化和娱乐1.9%(上半年2%),医疗保健1.9%(上半年2.1%),其他用品和服务5.1%(上半年5%)。

8、居民收入实质下降,衣食住行占大头、份额提升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0%。上半年全国居民中位数收入为元,其中城镇居民中位数收入为元,农村居民中位数收入为元。

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下降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3%。其中食品烟酒元(增长5%,占31.9%),衣着元(降16.4%,占6.3%),居住元(增3.1%,占25.4%),生活用品及服务元(降6.4%,占6%),交通通信元(降10.7%,占12.7%)。衣食住行用合计占到82%的份额,比去年提升4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元(降35.7%,占6.8%),医疗保健元(降9.9%,占8.7%),其他用品和服务元(降22.6%,占2.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受疫情影响最大,份额下降了3.2个百分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13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