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模式有

郭涛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华贸网CEO,中国实战电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国资委国家商业信用中心副主任

发展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和促进就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政策上扶持不足、法规保障不够、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机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01

第三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

第三产业很多行业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缺乏规划和规范,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完善。某些行业的政策执行缺少透明度,行业管理混乱,亟待整顿和规范,开放、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另外,第三产业的管理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加上服务“无形”、信息不对称、透明度差,也加大了管理难度,造成行业规划和政策引导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内部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中,基本上以传统商业、餐饮业为主,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专业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层次有待提升。

(3)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第三产业还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短缺已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物流、软件、电子商务、法律、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传统服务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02

具体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必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增强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针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需要在以下方面改进和完善:

(1)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

政府要加强对第三产业的宏观引导,对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以及新兴行业,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制定优先发展顺序。

(2)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立法,完善市场法规,尽快制定和完善第三产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将政府部门对企业的部分管理和协调职能交给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使之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协调、服务功能。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导扩大社会投资,鼓励居民消费。对一些落后淘汰的第三产业建立合理的补偿退出机制,对有发展前途而一时难获承认的第三产业要有评估保护机制。

()构筑人才支撑保障体系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通过扩大人力资本存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紧缺专业招生规模。

《百名专家破百难县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一书于年11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是CECES专家信息服务网联合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共同成立联合课题组,邀请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位国内外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政府领导共同编写。中电协创新融合(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任昱衡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米传民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编,是企业、政府、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人员难得的参考教材。

内容来源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3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