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秸秆产业发展上海高峰论坛演

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号)等文件的规定,由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批准成立了“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联字[]号)(简称“秸秆联盟”),并由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秸秆控股”)担任理事长单位,秸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飞担任联盟理事长。

周建斌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主题《生物质(秸秆)能源技术问题及发展前景的展望》

周建斌,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系主任、南京林业大学气(液)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兵工学会活性炭委员会委员、中国活性炭测试委员会常委。

主要研究方向:

一直并长期从事生物质热解(能源)与炭材料的教学、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引进项目、国家科技部计划项目、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公益性项目、示范项目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参编出版专著教材5部、编写本科及研究生教材5部。申请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省部级鉴定成果11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及“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成果:

(1)在国内外首次系统提出、研究生物质热解气(液)化联产炭(活性炭、工业用炭、民用烧烤炭或炭基复合肥)、气(发电或供热)、液(液体肥、消毒、杀菌剂)、热等多项产品技术,并在徽、苏、湘、冀、滇、鲁、浙、赣等地规模化建厂投产,实现了农林生物质材料高效、无公害、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农林加工废弃物(特别是农作物秸秆)造成的污染及资源浪费。

(2)系统研究、提出能源自给型物理法和化学法活性炭清洁生产新技术理论并产业化,研究并实现了物理法炭、活化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活性炭能源自给及清洁生产,减少了活性炭生产中能源与原材料的消耗;系统研究改性生产各种专用活性炭产品技术,如木糖脱色专用活性炭、溴氨酸专用活性炭等技术、载银活性炭、纳米改性活性炭技术等;系统研究、提出活性炭(或竹炭)成型技术(工艺品)及日化用品技术并产业化;食用、药用及保健用活性炭、竹炭技术研究产业化。

(3)系统研究了竹炭、竹醋液制备与产业化,重点研究竹炭、竹醋液深加工技术,同时研究并阐明了活性炭、竹炭吸附、释放负离子与红外保健的机理,开发了7大系列多种竹炭产品,形成了我国竹材加工的新兴产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根据国内外木炭、竹炭生产技术情况,开发了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消耗外加能源的热解生产工艺及设备,并建成了国内外首套年产吨木炭自动化生产线,配套多晶硅生产。

(5)结合生物质热解工艺与技术,开展了炭化木新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

邵建华全国新型肥料技术协作联盟理事长、江苏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演讲主题:《有机废弃资源在肥料中的应用》

邵建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化工协会化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专家组组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副主编,《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副主编,现任全国新型肥料行业研发协作联盟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原料来源及其生产工艺;中微量元素在肥料二次加工中的应用等。

主要研究成果:

长期从事农副工业废弃资源在肥料中的应用,肥料的二次加工,新型肥料的开发,尤其在中微量元素的生产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先后担任几十家肥料企业的技术顾问,为国内20多家肥料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肥料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50多项。发表相关论文多篇,承担省、国家课题8项,申请国家专利20多项。

张毅民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秸秆沼气专家

演讲主题:《秸秆制气及高值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张毅民,男,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天津大学“化学工业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年留校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

绿色化学与化工、大分子化学分子识别与组装、环境微生物化学工程。发表论文《草酸二乙酯水解制备草酸反应精馏工艺研究》、《草酸二乙酯水解制备草酸工艺研究》、《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进展》、《草酸二乙酯水解宏观动力学研究》,与人合作发表论文《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水解条件的优化》、《稀硫酸水解棉花秸秆制糖的工艺》等;拥有专利《由直接耐晒黑G染料制备打印机墨粉、墨水的方法》、《以草酸二乙酯制备草酸的方法》。

赵明中国市场学会农牧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辅音国际董事长、中国农牧行业顶级战略管理导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专家。

演讲主题:《秸秆生物转化在农牧业的战略价值探讨》

主要研究方向:

带领团队以立言农牧,立功社稷为己任,12年来服务农牧行业企业余家,成为新希望六合、通威股份等上市企业长期合作伙伴。从正大康地走出,驰骋行业23年,对行业有大悟,对趋势有大智。以使命立志,以责任立身,致力于提升农牧企业成功系数,推动行业高速发展。以艺术家的心态打造了一个个成功的作品。无论是曾经工作过的正大康地集团、荷兰英特威(香港)有限公司、瑞士罗氏(中国),还是服务过的雨润、光明、新希望六和、通威、中粮、新农、安佑等,每一处都都留下了金色的足迹。

杨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

演讲主题:《秸秆资源化生物技术》

杨谦博士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教育部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专业评委、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年杨谦从英国获博士学位回国以来,一直从事植物病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环境微生物、生物防治微生物基因工程和基因组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委资助项目2项、国家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章多篇;出版专著8部;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应邀出席国际会议7次,主持国际会议4次。

主要研究方向: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分子生物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基因组研究;环境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基因组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1)年,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市科技攻关项目,继续进行城乡固体废弃物生物工程处理技术的研究;

(2)年,完成省科技攻关项目(生物工程降解城市生活垃圾的微生物菌群),通过黑龙江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开始主持微生物的基因转化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完成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秸秆生物工程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哈尔滨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完成毛壳菌菌丝生长期EST测序,在国际GENBANK率先注册毛壳菌EST基因序列条,科学新闻对此项研究成果在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

(4)年,获国家项目资助,开始主持新型微生物农药创制与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5)年,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开始主持生物防治菌EST测定及生物防治基因表达的研究,完成哈茨木霉菌菌丝生长期EST测序,在国际GENBANK率先注册木霉菌EST基因序列条,获中泰两国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资助,从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微生物基因组方面的合作研究;

(6)年,完成角毛壳菌菌丝生长期和几丁酶诱导EST测序,在国际GENBANK率先注册角毛壳菌EST基因序列条。完成哈茨木霉菌几丁酶诱导EST测序,在国际GENBANK率先注册EST基因序列条。

戚士章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农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演讲主题:《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戚士章,男,汉族,安徽寿县人,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年5月至今任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农委党组成员、县农技中心主任、研究员。负责种植业生产、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保险、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秸杆综合利用、农业重要文化遗产等工作,分管种植业办公室,主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

主要研究成果:

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现代中国水稻发展文论》、《安徽沿淮低洼地农业结构调整研究》、《安徽省休闲观光农业研究》、《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研究》、《寿县地力评价》等多部学术专著编写工作,发表科普文章80余篇,主持实施全县30多项牵动性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对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筛选和应用,稻麦油棉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得国家科技成果证书1次、省、市科技成果证书6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5次,县政府记三等功2次,嘉奖2次。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先进技术指导员”荣誉称号,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年被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他主持工作的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年荣获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先进工作者称号。年,荣获安徽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国家农业部推广贡献奖。

他主持实施的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亩产突破公斤,小麦高产攻关项目,亩产突破公斤,位居安徽省江淮地区首位。通过示范区、示范片、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建设,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寿县粮食总产突破万吨大关,年达到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寿县因此先后6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ShahriarNafici,英国纳斯环保研究公司(NER)NaficiEnviromentalResearch(NER)董事及联合创始人,EcoPulping发明者

演讲主题:《从小麦和水稻秸秆中提取纸浆纤维的创新性低碳生物力学方法“AnInnovativelowcarbonbio-mechanicalprocesstoextractfibresfromwheatandricestrawforpaperandBoard”》

8

朱正虎江苏朝阳集团凯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生物质原料预处理及输送系统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csdscy/12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