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第三产业分布会怎么影响区域房价

治愈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7628437.html

今天三鱼和大家分享一个魔幻的城市,具体点说,是城市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区域。

而这个城市就是8D魔幻都市,重庆。

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初步核算,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

年,许多城市弹冠相庆,有的即将迈入万亿俱乐部,有的对万亿门槛跃跃欲试,而其中,重庆一定是个无法绕开的城市。

年,重庆,大约是要跨进2万亿级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截止目前,也就北上广深处于这个圈层。

然而,年的重庆,多少是有点煎熬的。

沸腾火辣的火锅,8D魔幻的山城,洪崖洞的抖音网红,这大概是重庆在人们心中的最立体的印象。

而是事实上,重庆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的二线城市之一。自从年以来多年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年重庆经济增速持续为全国第一,增速在10.7%-12.5%之间。

但自年开始,增速开始降为9.3%,同时,根据22日重庆统计局的发布,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且不说今年的平均增速为6.6%,自从年的增速4.9%后,创下直辖2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压力不可谓不大。

重庆,年,恐怕是最煎熬的一年。

而原因也不复杂,简单说,外部环境变得复杂,而外部环境是每个城市都会面对的困境,更主要是自身经济结构也是存在问题。

先前重庆的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基建,固投,以及沿海的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以重庆两大支柱产业,汽车和电子产业为例。

来自更细节的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汽车是支柱产业中唯一出现下滑的,行业增加值下降了11.6%。

而电子产业增加值虽然为17.4%,不过增长数据从年度看,也是一直下滑。

想象下,一个总考90分的学生,突然考了59分,将是一种怎么的煎熬的体验。脑补下,就是此刻重庆的心情吧。

重庆不行了吗?或者说,重庆楼市,会走向何方。

有时候,人们往往比乐观更乐观,也往往比悲观更悲观。

重庆的,大约是充满变数的开始。

这一年5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智博会从年起,每年在重庆市举办一届。

这一年8月,《重庆铁路枢纽规划(-年)》发布,一句话概括为,到年,形成衔接18条干线铁路的特大型铁路枢纽,构建起重庆“米”字型对外高铁大通道。

同样,这一年8月,腾讯与科大讯飞都宣布,将各自的西南总部落户重庆。

这一年12月,重庆力帆和北京车和家合作,开始转型新能源和车联网。

一句话,重庆转型的开始,比想象更早。

更细碎的相关数据也能说明这点,年重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

此外,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相比下行的增速和转型的艰辛,重庆在本质上,是一座很难衰落的城市。

首先,我们将视角放大一点看,当下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由分散的区县经济,逐步发展成为以大中型城市和城市群为主驱动力的发展模式。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毋庸置疑,是中国城市群的前三极,这沿海的三驾马车,奋力的拉动这中国庞然大物,向前飞驰。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只能等待遥远的救世主,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城市群,在逐步崛起,在丰满整个中国经济体系。

而这其中,坐拥过亿人口腹地,两大新一线城市,成都和重庆,以及常人视角容易忽视的国防纵深考量的川渝城市群,是务必要要崛起的的第四极。

更深一步,相比成都“巴适得板”的佛系,“魔系城市”重庆由于三峡工程历史遗留问题,

重庆在发展同时,还要担当三峡移民和扶贫问题。

形象点,就像早年的重庆“棒棒”,一边走着,还的一边挑着。某种程度,担当中的重庆,是中国最不容许塌陷的城市。

而很容易误解的一点在于,重庆的难以衰落的护城河,是区位。

群山的地形,一方面造成可供发展的平整土地资源的稀缺,但也为重庆深深的打上了山城的烙印,8D魔幻城市,天然有着网红城市的资格。

可是少人知道,看起来身居内陆的重庆,本质上是一个海权延伸的城市。

作为黄金水道长江的加持,让重庆天然在西部城市,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而历史也证明这点。

我们翻开重庆的日记本,长江和嘉陵江的两江交汇,在渝中区,重庆开始起步。

有着贸易交汇口岸,古时重庆天然的成长为川东贸易重镇,但相较之下,依然是坐四川盆地的成都强,重庆弱的格局。

转折从近代开埠开始,作为最早的口岸城市,现代文明的汽轮能够克服三峡的急流,到达重庆。也就意味着,重庆率先开始参与世界贸易分工体系,被封闭交通和商业价值,真正的全面解锁。

繁荣的商贸,至今能在渝中的朝天门,一窥那时的盛况。

而渝中,就是今天三鱼想和各位分享的区域。

就是一个古老的中心,如何在各种新区层出不穷的当下,居然能保持对其他板块的领先涨幅。

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作为重庆繁荣开始的地方,当下重庆的新的变化也渝中出现。

相对于第二产业转型带来的增速的低迷,年重庆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长9.1%,

这一数据堪称亮眼,全国同期为7.6%。

年时,重庆三产占比只有49.05%,是全国十大城市中,唯一不过50%。年,重庆三产增加值超过亿元,占比达到52.33%,快步跨越50%。

这其中,有着诸如德勤全国运营中心和华西区总部、全国小贷总部之都、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腾讯阿里西南区总部等的助力,都在改善着重庆的产业结构。

换句话说,工业是重庆的基石,那么服务业,则是重庆的未来。

这时候,我们来看渝中区,作为重庆繁荣起步之地,其实在重庆各区GDP中,已经称不上龙头。年的亿的总量,位列第三,排在渝北,九龙坡之后。

但非常惊艳的是,唯有渝中,GDP的构成中,第三产业贡献率,达到惊人的97%。这是什么概念,放眼整个重庆,渝中一区,为重庆三产就贡献了24%的占比。

看看都有些什么样产业,各种如花旗这般如雷灌耳的投行,会计四大行,地产四大行,无一例外,落位渝中。成名已久的解放碑,更是不可撼动集成了重庆商业的精华。

而且映射到人均GDP上,渝中的人均17.1万GDP,可以保持对其他重庆所有城区两倍的差距。

换说话说,这里浓缩了重庆的精华,同样,要承载重庆的未来。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读懂渝中,不是因为他的古老,而是渝中的变化,带给重庆新的气象。

但说到古老,反过来,往往意味着底蕴。

底蕴的沉淀,毫无疑问,是教育资源的壁垒。因为教育,是最需要时间累积的资源。渝中则理所应当包揽了从示范幼儿园的33%,重点小学的前三甲,以及重点中学的头家,巴蜀中学。

而科教文化向来扎堆,渝中一口气占据重庆主城区三甲的83%医疗资源。

而我们还能从城市规划中窥见渝中的分量。

比如地铁,作为占据两江的半岛,地铁难度是最高的,但是重庆地铁规划,依然是以渝中为核心,进行了规划。

数据上也很清晰,渝中轻轨线占比约为71%,同时,还有重庆桥梁占比的31%。

理解这点,我们也就能理解,在重庆的城市规划,以渝中为绝对的几何中心,规划为重庆分量最重的都市核心功能区。

但这并非去炫耀渝中什么,而是只有基础的累积,才有质变上的迭代。更重要的是,通过渝中去透视重庆未来的一种可能。

同时,包裹着城市能级提升,又为渝中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城市细分板块中,渝中理直气壮的和其他板块有着断崖式水位高度。

更值得玩味,反而是板块结构性的涨幅表现。如果每个城市板块也是股票的话,那无论年还是年,在涨幅上渝中分别领先73%和93%。

某种程度,这是整个重庆动能灌输的结果。而且从城市逻辑看,以地形结构非常相似的香港为参照,香港核心区的差价一直在和非核区域价差,一直在扩大,目前已经达到8.7万每平价差。

最后,回过头来,依然无法否认,年的重庆煎熬的事实。

但是,在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比如渝中,或者渝北,巴南,或者更多,产业迭代在发生,城市也伴随着更新。

本质上,这需要城市每个因素的振作和共鸣。

对于个体来说,当你不确定,当一个城市走向何方的时候,你就去找到最代表一个城市未来的产业和所在地。

有任何问题,欢迎添加三鱼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csdscy/13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