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农”字抓农业,通州用“二产的理念,三产的思维”开发农业,构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体系。
跳出“农”字抓农业,一、二、三产无间融合
石港镇的江苏本乡本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卫锋最近很忙,公司在东社镇新租赁亩地准备种植芦笋,由纯电商向综合性互联网农业公司转型。“目前我们推出的近四百个品种农产品全部外采,货源及质量都不太稳定,所以必须建有自己的基地,把农业一、二、三产融合起来。”曹卫锋说,他们采用自种自制自销的方式,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这是我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季国军说:“我们以一产为基础,不断转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以二产为纽带,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三产为提升,不断发展休闲农业,融入农业文化,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一、二、三产的无间融合,让我区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6亿元,增长1.3%,农业增加值58.3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加元,同比增长9.3%,总量与增幅均列全市第二。注重优化结构,订单式农业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我区注重优化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已建成2个万亩省级菜篮子工程基地和2个省级、5个市级特色农业示范基地,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现代农业示范村和2个专业村,4个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工人们对蔬菜进行挑选、包装在此基础上,我区强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市级25家。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翘楚。嘉安是一家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最开始只加工冷冻农产品,随着市场成熟和企业发展,逐渐将三产融合起来,目前本地拥有种植基地8亩,是我区6家有自营出口权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之一,有效带动周边近3万农户稳定增收。公司总经理吴刚说:“产业的融合,保证了货源及产品质量,从而保障了市场供应及效益,今年以来公司已销售速冻蔬菜万元,其中出口额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预计今年出口额可达万美元。”在嘉安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下,我区订单式农业蓬勃发展,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稳固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农产品电商,稳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在融合趋势下,我区还发展“互联网+农业”、“农业+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农产品电商,稳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市民在开心田园生态农场采摘东社镇开心田园生态农场是新营销模式和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年试水电商,去年销售额逾万元,线上销售占农场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这里不仅种有各种瓜果蔬菜,还开辟采摘、烧烤、住宿、餐饮专区,开展露天电影、篝火晚会等活动,成为农业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每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互联网+农业”的做法拓宽了我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少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专业电商团队,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组团发展电商,一大批电商企业茁壮成长。目前我区已有农产品电商98家,上半年销售1.8亿元,东社镇获得省农村电商示范镇称号,预计今年将超百家,线上销售额超3.5亿元。接下来,我区将重点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新认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创建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打造一批主题创意农业园,提升农业综合竞争能力,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农业、农村、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