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

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对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中进一步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规划和建议。

白皮书全文约4.2万字,从工业互联网的内涵与体系、整体发展现状和国家政策着笔,基于全面详实的统计数据和产业经济测算模型,并结合典型应用案例,全景式展现了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以及在19个具体行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大重点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除此之外,白皮书还呈现了在疫情发生后,工业互联网对各行业的复工复产的监测情况。最后,白皮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白皮书核心测算观点如下: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持续扩大。据测算,至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逐年递增。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41万亿元。预计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7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升高至3.63%,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动力。

▲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情况

工业互联网推动缓解就业压力、优化就业结构。据测算,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新增就业人数.20万人。预计年,工业互联网新增就业人数.29万人,在疫情影响下有效地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工业互联网赋能各行业发展效果显著。据测算,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分别为0.万亿元、1.万亿元、1.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带动各行业的增加值规模持续提升。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业的增加值规模达到1.万亿元,在19个行业中位居首位。工业互联网带动增加值规模超过千亿的行业已达到9个,展现出工业互联网在各个具体行业的赋能效果。

各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百花齐放。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13省市的增加值规模超过千亿元,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增速显著高于GDP同期增速。其中,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超过亿元。各大重点区域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地方特色也初具雏形,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西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优势逐渐凸显。

来源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整理

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驱动联盟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3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