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路路通

路路通

路路通

枫实,枫果,枫球子,九孔子,枫树果,

苦,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药

行气宽中,利水消肿,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行水利湿。

本品既能行气宽中,又能活血通络,兼可利水消肿,借其通利之性,驱逐经络之留滞,并有除湿清热作用。

1.行气宽中:本品人肝经,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故可行Ⅲ:血、散肝郁。①用于胃脘胀痛、大便不爽,可与木香、乌药、枳壳等同用。②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而少腹胀痛,可与当归、益母草、香附等同用。③用于产后缺乳,可与炮山甲、王不留行等同用。

2.活血通络:用于风湿痹痛、筋络不舒、半身不遂等证,可与桑寄生、黄芪、独活、当归、川芎等同用。

3.利水消肿:①用于湿疮,症见皮肤湿疹红肿,糜烂瘙痒,做时浸汁水,浸淫成片,结痂,可与苍术、荆芥、防风等同用。②用于水肿,多见肾病性全身水肿,可与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等同用。

路路通、王不留行、漏芦,皆能用于通乳,用治乳汁不下、乳痈肿痛。路路通,用于肝郁气滞、阻碍乳汁运行而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或乳痈肿痛;王不留行则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漏芦同路路通均能舒肝散邪,治疗乳汁不下或乳痈肿

痛,但本品滑利泄热,非实热者不可用。

1.配秦艽:二药皆辛苦,皆有疏风燥湿之功,能散厥阴肝经之风,泄阳明胃腑之湿。秦艽长于祛风除湿,路路通长于活血通络,二药相使为用,可增强通湿滞、舒筋络、利关节之效,适用于腰腿筋肉拘挛疼痛、关节肿胀不利、小便不利、水肿、痹证等。

2.配葶苈子:二药皆为辛散苦降之品。葶苈子专降泄肺气,宣上窍而通下窍,泻肺行水,定喘消肿;路路通通行十二经,调理气机,降泻胃腑之水湿,有利水除湿之效。二药合用,葶苈子可助路路通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利水除湿功效大增,适用于水道不利之面目浮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喘满不得卧者,疗效颇佳。

1.阴虚内热者不宜用。

2.虚寒血崩者及孕妇忌用。

内服:3~6克,入煎剂。

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果序。产于中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安徽、陕西等省。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生用。

《本草纲目拾遗》:“枫果……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经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熏衣被,可除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4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