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生活
之前偶然刷到的视频,一位阿姨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旗袍,姿态优雅,她的谈吐和举止,每一帧都让人舒服。后来才得知,这位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的阿姨,居然已经有79岁了!这你敢信?
奶奶真的是活出了很多女人对自己老年的幻想,她从不蓬头垢面,十分讲究妆容,只穿高跟鞋,打扮优雅时髦,出门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看看这曼妙的背影,恐怕很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吧!
奶奶不光看着年轻,这身体的柔韧度也是杠杠的,这一字马说下就下。
再看这一张,太有少女感了!
而且去翻了翻奶奶的资料,才发现,奶奶不仅活的精致,还是杭州歌舞团老一代艺术家、编舞、歌剧演员,曾担任《西游记》部分舞蹈的创作编导,她就是汪碧云,汪奶奶。
年,她参加了中国达人秀,在现场与90后舞伴闪耀全场,柔软曼妙的身姿,高难度劈叉、悬空飞跃,让人惊叹不已。
年近八十岁,身材管理能到如此,真的是绝了,而且奶奶的心态也是很棒的,她说过“无论多大的年纪,都要追寻自己的梦想。”
可见,奶奶能保持年轻,心态这块,一定碾压大部分的人,毕竟心事重,想不开的人,从精神面容上就能看得出。
其实比“你又胖了”更可怕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老了这么多?”胖还可以减,但是老了真的是太难逆转了。
对比这位79岁的奶奶,再看看你我,给自己设了条条框框的限制,把心封在牢笼,把身宅在屋中,日日与外卖为伴,日渐肥胖。
多运动·精从足底生
所以女人们,要想以后老了不被皱纹爬满脸,要想依旧腿脚灵活能自理,咱们就得趁着现在动起来!奶奶始终保持年轻的原因,跟运动有非常大的关系。
人老先老腿,腿不老人就不会老!你们看凡是看着年轻的人,他们腿部的肌肉一定有力,血液循环也一定畅通,就如同小孩子,精力旺盛,没有闲着的时候,一直蹦蹦跳跳,别小看这蹦跳,这是促进我们腿部血液循环的方法,我们上学时候还有体育课可以锻炼,等上了班之后,都是椅子上一坐一天,回家一瘫,翻翻自己的走路步数,有几千步的都算少数人。
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多走走,散散步,运动一下腿脚,让血液循环畅通起来,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这是养生至简之道。走路、跑步、骑行、游泳、打球、日常劳作等都归属于动养。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加自己“生阳”的机会,多走路,少乘车;多爬爬楼梯,少乘坐电梯;多做做运动,少看会儿电脑。
即使在坐着休息的时候,也多敲敲咱们的双腿,变相让腿运动,促进气血循环,像我们腿内侧是肝经、脾经,腿外侧是胆经,这两侧多敲敲,不仅能让气血畅通,还可以让我们的肝胆脾经畅通。
肝经通了我们筋骨也会强健,因为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
肝经气血充盛,筋膜得到濡养,那么筋力强健,运动灵活。其次,肝主疏泄,疏通肝经可以帮助释放压力,舒缓情志,对于一些心理压力也有比较好的疏解。
胆经是十二经子午流注的起端,共44个穴位,是保证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的关键。因此,长期拍打胆经,可调理全身气血,对气血郁滞、脏腑失调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脾经就更重要了,脾虚哪里都虚,疏通脾经,等于给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做了保养。
肝经胆经脾经的经络图都在上面了,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拍拍,如果觉得手用不上劲儿可以借助下拍打板,深度刺激经络穴位,不仅能拍腿部,其实像肘窝、腋下、臀部,都是可以经常拍打的,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多抬头·颈纹消缓酸痛
我们都有体会,看一个人老不老,不看脸,就看她的脖颈,一条条颈纹就是衰老的象征。
汪奶奶曾经分享过她保养颈部的经验,就是头要经常往上抬,写一个米字来缓解酸痛,如蜻蜓点水一般,我们很多人手机不离手,都是低头族,肩膀酸痛,小小年纪颈纹也很重要,要像奶奶学习,经常转转我们的颈部,多写写米字哦!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动作可以缓解肩颈酸痛,消颈纹。
公园或小区中的健身器,或是家里的椅子都可以利用起来,两手背到后面,拉住椅背。双手在后面夹住肩胛骨。这时会拉开胸口的肌肉。特别是脖子比较短的人,做这个动作会觉得。胸口的肌肉特别酸。动作可以持续做15~30秒,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锻炼,不要勉强,循序渐进。
最后如果有涂颈霜习惯的朋友,分享给你们一个消颈纹按摩法。
颈纹按摩操
毛巾热敷2~3分钟
缓解疲劳双手搓热颈霜
仰头,四指并拢
交替从锁骨向上提拉到下巴
右手从左侧锁骨
推向左侧耳后轻揉后
向下推到颈窝
手指轻轻撑开我们的颈纹
另一只手向上打圈按摩
多泡脚·疏肝气助睡眠
想要保持年轻,睡眠质量一定要好,同时不要想得太多,睡前想事情多,就会失眠,即使睡着了,多半也会梦里也是延续这个事情,造成无效睡眠。
长寿的人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事情想得开,生活节奏没有那么快,随心而行,豁达开朗,有事儿不闷在心里。
思虑过重,会导致肝郁气滞、肝郁克脾,身体就会出问题,现在很多乳腺,妇科问题都和思虑过重有关。
像百岁国医大师朱南孙奶奶,思维敏捷,依然坚持每周出诊,每天坐诊回家,朱教授还有两项从不落下的工作:按摩后背和泡脚。
按摩穴位:心俞、肝俞、肾俞,可舒活血脉,通经活络。
还有女性重点要注意的八髎穴,在尾椎骨的位置。左右对称的八个穴位,多揉揉或者多拍打,可以促进毒素排出。方法依旧,可以用拍打板,自己拍打,注意控制好力度。
第二就是像我们长期心里有事儿,想不通的人,可以睡前多泡泡脚,推荐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
柴胡为君药,疏肝解郁,有条达肝气的作用。香附、川芎两者为臣药,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川芎入肝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陈皮理气行滞、白芍、养血柔肝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注意泡脚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一般十五分钟左右就够了,而且泡完脚可以喝上一杯温开水,促进毒素的排出。
少暴食·避免脾胃超负荷
我们现代人的脾胃一般都不会很好,主要就是平时喜欢吃生冷油腻的食物,暴饮暴食,喜欢吃肥腻食物是造成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如果年轻的时候我们不养好脾胃,到年纪大了,身体抵抗力减弱后,各种毛病就会找上门,身体一虚,人也会尽显老态。
从内而外散发的健康气息才是真正的年轻,而不是脂粉涂抹下的假象。所以就要好好调养我们的后天之本——脾。
脾胃对五脏有很大的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营养五脏;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之源亏乏,影响五脏。
所以一般倡导吃七分饱,七分饱对脾胃是最好的。既能保证食物化生出足够多的气血,又让脾胃不至于太累,也不会因吃撑而导致下顿不饿造成的饮食不规律。我们经常吃得太饱,满足了口腹,却超过脾胃运化的能力,伤了脾胃,产生了痰湿垃圾。
就像老人们常说的,想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日常中我们就要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
1.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效,《食鉴本草》中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虚之人,最宜食之。
2.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记载:“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白扁豆营养丰富,既可煮粥,又能煮熟捣成泥,与大枣泥、熟米粉等掺和后,制作成各种美味糕点和小吃,是很好的滋补佳品。
3.红枣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枣安中养脾”。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虚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红枣。
4.牛肉
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医林纂要》中记载:“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
故凡久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大便泄泻、脾虚浮肿之人,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粳米煮粥喝,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5.醋泡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转眼又要到吃姜的季节了,醋泡生姜也是现如今非常流行的养生法,具有养胃、健脾,提升人体阳气的功效。像咱们的国医大师路志正路老已经百岁高龄,身强体健,神采奕奕,他的养生秘诀就是这个醋泡姜哦!
选用新鲜铜陵白姜切片,泡在老陈醋中,放点白砂糖调味,酸甜醋爽,十分开胃健脾!
养生,就是用天然的食材,结合运动,调动全身的气血循环,促进五脏腑的运化能力,提升阳气,同样,身体健康,轻盈,那么人自然就会流露出年轻之态,无论是肌肤状态还是精神状态,都会呈现出完美的一面。
愿我们年老时,也能像汪奶奶这般自信、健康,拥有曼妙的身姿与不老的心态,要记得现在开始动起来,调整饮食哦~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