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紧盯各项指标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手”齐出打好第三产业发展“组合拳”,全力推动发展任务目标“双过半”。
下沉服务,做好经济稳增长“推手”。我市紧盯第二季度目标任务,组建联合指导组深入11个县(区)开展服务业走访调研活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座谈,倾听企业诉求,摸清企业家底,梳理问题清单,为企业理清发展思路,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以来,联合指导组共对全市11个县(区)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为完成第二季度培育“规上”企业任务夯实基础。
疏通痛点堵点,打造三产提质发展工作“抓手”。交通运输业是支撑三产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受疫情影响,我市交通运输业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市及时为货运司机疏通运输途中的“痛点堵点”,多举措落实落细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全面建立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保障各防疫检查站货车通行顺畅,全力畅通交通大动脉和物流微循环。同时,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引导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申领使用广西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有利于车辆顺利投入运营,提升全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截至目前,我市有近名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申领了道路运输电子证照。
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手”。我市始终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理念,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目前,丹泉高端酱酒绿色酿造文旅融合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中国—东盟(巴马)大数据云计算基地(一期)、南丹县商贸大数据仓储冷链物流工程等一批自治区服务业发展专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浓厚氛围。为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我市当好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员”、资金保障“服务员”、项目进度“监督员”,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促使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