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国家中心城市,9个已经确定,剩下一个

随着高质量发展策略的推进,以区域性经济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城市应运而生,成为区域间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代名词,也成为现代高两极城市的金字招牌。何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顶层,其不同于省城、城市群,以区域发展作为目标,对外是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创新、交通、信息、文化、教育枢纽城市,对内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典型城市。

该规划于年在原住建部编制的《全国成真体系规划》中首次提出,在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得到明确。经过长时间的各城市的申报角逐,目前共确定9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郑州、武汉、成都、西安、重庆,这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占全国总GDP的1\5。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10个国家中心城市,随着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确定,第10个宝贵名额的确定让不少学界、业界的人议论纷纷,那么究竟谁是最后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呢?

一、为何选定这9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为区域范围内经济实力最强,辐射溢出效应最高的城市。在进行评判时,其竞争力评估包含以下四个指标:

一是经济集聚力,主要考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投资能力以及对劳动力的聚集能力;二是空间辐射力,主要考察城市投资、城市服务的带动能力以及城市交通的枢纽能力;

三是科技创新力,主要从高等学校在校人数、高新企业数、科技财政支出等方面考察城市创新的基础能力、产出能力与投入能力;四是国际竞争力,主要从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货物进出口、国际旅游等方面考察城市外贸竞争力与国际开放力。

简单来说,在确定国家中心城市时,需要考察该城市的经济力、影响力、创新力与开放力,是其对内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支持其投资、创新与发展,对外有足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交流能力来促进其国际交流。因此,选取此9个城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显而易见。

从第一梯队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来看,其选为国家中心城市毋庸置疑。北京是我国重要的政治中心,上海、广州是我国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国际影响力,这三个城市均位列前三名。

第二梯队以重庆、成都、武汉中部城市为代表,这三个城市以长江流域作为经济枢纽,武汉作为长江中游的核心城市,其不但有着强大的人口优势,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而重庆和成都作为西南经济群的中心,其是重要的航运枢纽与物流交通中心。

第三梯队以天津、郑州、西安为代表,天津不但紧靠北京,在位置上有较强的地理优势,而且其航运发达,是重要的港口城市。郑州、西安也因其强大的人口实力、文化实力被入选。

二、谁将被入选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分布主要依靠城市群,北京、天津属于京津翼城市群,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广州是粤港澳城市群,成都、重庆背后是成渝城市群,郑州背后是中原城市群,武汉背后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安属于中平原城市群。在此城市群的分布来看,东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所包含的城市并未入选,这也给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入选提供了悬念。

那么目前谁在参与最后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角逐呢?

1.沈阳

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大哥”,沈阳一直在积极申请国家中心城市,并且在去年年末明确提出该规划,建设“一枢纽,四中心”不断提高城市能级。

沈阳在申请国家中心城市上有什么优势呢?首先,目前确立的9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中,除东北地区城市外,其他东西中南北城市均有涉及,选择沈阳可以弥补东北城市群的空缺;此外,在地理优势上看,其中欧列班是我国通向东北亚、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关键节点,在地理位置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但沈阳经济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据官方数据显示,去年GDP首次突破7千亿元,但与重庆相比却相形见绌,相当于重庆GDP生产总值的1\4。

2.济南

作为全国GDP万亿俱乐部的一员,山东省会济南也在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蠢蠢欲动。

山东多次发布相关文件,并发布《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打造黄河下游经济圈。为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济南实行了一系列计划与行动,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新旧动能转换战略、设立自贸试验区、开放落户、打造“一小时经济圈”等。

在一系列计划的推动下,济南GDP得到了迅速增长,但仍不及沿海城市青岛,为此也为济南设立国家中心城市罩上一层迷雾。

3.杭州

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杭州,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门户,G20、亚运会的召开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杭州雄厚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见证。

在经济集聚力上看,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其GDP总量也一路领跑,位列全国第8,达1.8万亿。此外,杭州服务业实力也不容小觑,其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对外进出口、服务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此,像北京、天津、重庆、成都等双城经济圈一样,将杭州打造成与上海并行的双城城市圈协同发展,也有一定可能。

总结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城市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除以上城市外,还有一些城市,如长沙、南京、合肥、青岛、厦门等也在加入国家中心城市竞争的队伍。

究竟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花落”谁家,学界业界众说纷纭,你认为哪个城市会入选呢?赶紧留言讨论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y/17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