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朱玥)
一、公司简介:新材料龙头,布局锂电产业再添新动力
1.1公司介绍:化工业务切入锂离子电池赛道,跨界突破值得期待
普利特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主要主营分为改性材料业务和ICT材料业务。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内外饰材料、电子电器材料、军工航天材料等、5G高频高速通信材料、高频电子连接器、声学线材等。公司在新材料行业深耕经近三十年,依靠产品性能、品牌效应等优势,在通讯、电子、汽车等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产业资源,在资本市场、企业资本运营及投融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资源与实力。公司客户涵盖各大优质新能源车企以及整车厂商,产品在宝马汽车、奔驰汽车等欧系车企,通用、福特等北美三大车企,上汽大众、通用等合资车企,吉利汽车、比亚迪车等主要自主品牌车企的车型上广泛应用。公司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材料开发与推广,并已与多家造车新势力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多款材料获准认可及应用。
普利特前身为同济大学普利特化学研究所,年成立,于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上市后,在上海金山、浙江嘉兴、重庆铜梁分别投资建设了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和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三家全资子公司,建成后快速投入生产提高产能。年,普利特公司收购了美国Wellman公司的全部股权,开始国际化发展。年,普利特在德国设立“普利特欧洲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平台,在欧洲开展研发、销售等业务,开启全球化战略。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LCP产业的公司之一,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多种LCP树脂合成工艺技术路径的公司。公司已研发出LCP树脂材料、LCP薄膜材料和LCP纤维材料产品储备,可广泛应用于高频高速高通量通讯、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LCP产业属于化工新材料领域,受到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策鼓励。年通过收购南通海迪LCP资产,补齐了公司之前没有生产I型LCP的技术短板,年,普利特将加速推进LCP材料在ICT领域的量产与应用,LCP业务有望取得放量突破。
1.2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周文持有公司44.56%股权
公司第一大股东周文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44.56%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周文历任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材料工程师、上海普利特化学研究所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第二大股东为恒信华业,持股占比5.00%。
与恒信华业展开战略合作,合作程度不断深入。年1月,公司与恒信华业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与恒信华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旨在智能汽车、5G通信设备、新型消费终端、半导体等相关上游材料领域建立全面深入、协同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形成领导团队和工作团队全力推进普利特战略发展工作。年1月,在恒信华业的支持下,公司成功投资锐腾制造(苏州)有限公司,进军导热、电磁屏蔽材料产业;
联合恒信华业布局锂离子电池产业,把握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性机遇。近期,公司公告重组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进军小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为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未来公司将以海四达电源公司为新能源业务发展平台,将联合上市公司的战略股东恒信华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实力和战略股东产业资源,立足于标的公司现有小动力电池业务,继续增加产能,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拓展客户渠道。同时,布局储能业务产品和产线,把握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性机遇,拓展行业标杆客户,将海四达打造为行业领先的新能源电池企业。
1.3财务分析:收入体量稳步增长,盈利呈周期性波动
公司营收体量年以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呈现周期性波动,年由于地缘政治矛盾冲突不断,受石油价格上涨影响,加之欧美等主要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盈利水平下滑。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1亿元,同比增长9.52%;归母净利润.82万元,同比下降94.00%,包括计提的万资产减值和万信用减值。
公司改性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市场中的改性塑料产品市场。年,公司营收对应的下游行业中,汽车行业占比85.59%;年,公司产品结构中,改性塑料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为98.28%,受阻胺类(特种化学品)占比1.72%。改性塑料中,改性PP类(改性聚烯烃类)占比营收比例最高,为42.98%。
公司研发支出连续3年持续增加,由年的1.80亿元升至年的2.49亿元,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稳定在5%左右;此外,公司扩充研发团队规模,公司研发人员年增加39人,研发人员数量达到人,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8.97%,较去年增加3.10%。
二、公司是改性材料行业龙头,盈利具有一定周期性
年,公司改性塑料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98.28%,是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改性塑料产品是以合成树脂作为基材,与多种助剂进行复合后满足不同应用领域需要的复合材料,公司产品目前主要针对汽车应用领域。公司的产品根据改性用合成树脂基材的不同主要分为4大类,即改性聚烯烃类、改性ABS类、塑料合金类以及其他类。
塑料作为金属、玻璃、陶瓷、木材和纤维等材料的代用品,是现代生活和尖端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塑料具有以下的基本性能:(1)质轻、强度高;(2)优异的电绝缘性能;(3)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4)减磨和耐磨性能良好;(5)透光防护性能;(6)减震消音性能优良等。然而,塑料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耐热性差;热膨胀系数大,容易受温度变化而影响尺寸的稳定性;在大气、阳光、长期的压力或某些介质作用下会发生老化等。
塑料的这些缺点或多或少地影响或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塑料在应用到汽车、IT、通讯等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时,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即塑料改性。改性塑料的基材以五大通用塑料(PE、PP、PVC、PS、ABS)、五大工程塑料(PC、PA、PET或PBT、PPO、POM)为主,还可以是特种工程塑料如聚苯硫醚(PPS)、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CP)等。改性剂可以是阻燃剂、增韧剂、稳定剂等,也可以是另一种塑料。
近5年来改性塑料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年中国改性塑料产量为2,万吨,同比上升6.2%。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要从事改性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改性材料行业领军企业之一,改性材料已经成为普利特长期发展的稳定基石业务。从下游市场结构看,家电和汽车是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两大应用领域。年,家电市场的应用占比约为34%,汽车市场占比约为19%。由于汽车用改性塑料对品质有更高要求,通常汽车行业用改性塑料的产品壁垒高于家电行业。
改性塑料行业呈现大型外资企业、规模内资企业、小型内资企业三层次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低。大型外资企业方面,目前已经在国内设立改性塑料生产基地的外资企业包括美国陶氏杜邦、德国巴斯夫、SABIC、普立万、韩国LG化学、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荷兰帝斯曼公司等,上述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和研发实力,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国内主要改性塑料生产企业有金发科技、会通股份、普利特、国恩股份、道恩股份等公司,其中金发科技和普利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目前具备改性塑料产能约4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75.32%,目前没有新增在建产能。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规模迅速扩大,汽车轻量化需求逐步显现,改性塑料由于其低密度性成为新能源车内饰领域的首选材料,公司产能弹性具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公司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PP、ABS、PC等合成树脂,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在不同时期有涨有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也呈现周期性波动。
年,公司上游原材料PP、ABS、PC等价格大幅上涨,对公司盈利造成不利影响,年,各类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预计年公司业绩将有所好转。
三、LCP业务技术壁垒高,公司业绩放量在即
公司年收购中国LCP首席专家复旦大学卜海山教授创办的上海科谷化工介入LCP行业,为未来发展提前布局,近年来,公司LCP业务处于稳步发展态势,预计年可以开始为公司贡献利润。
3.1LCP材料凭借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高速连接器、5G基站天线振子等电子电器行业
液晶高分子工程塑料(LCP)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以液晶相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一直被人们誉为特种工程塑料皇冠上的明珠。LCP是特种功能塑料,树脂主要分为注塑级、薄膜级和纤维级三大类。市场上,能量产薄膜级、纤维级LCP树脂的企业屈指可数,行业长期被日本等外国企业垄断,公司LCP业务发展目标即为实现薄膜级、纤维级LCP树脂的国产替代。
LCP业务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原料为进口合成树脂,其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有着较高的关联性。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LCP树脂合成及材料应用领域拥有完整产业链和自主核心技术,充分掌握LCP树脂合成、LCP薄膜吹塑、LCP纤维纺丝的全流程生产制造工艺。其中改性LCP树脂材料主要应用于高频高速高通量的连接器,LCP薄膜材料主要应用于5G通信终端的软板天线材料基材,LCP纤维应用于通信数据传输材料、光纤线缆增强材料等通信电子领域。
根据加工方式,高分子材料可分为注塑级、薄膜级、纤维级等多种型号,根据合成结构的不同主要被划分为Ⅰ型和Ⅱ型。目前国内高分子企业在注塑级市场已经具备与国外领先企业竞争的优势,但由于产业链分散和技术起步较晚等原因,国内薄膜级、纤维级高分子材料市场仍被跨国企业所占据。近年来随着5G、半导体、平板显示等行业国产化供应链的逐步完善,薄膜、纤维等新加工形态产品逐渐受到下游供应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