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吹响产业发展大会战和三赛工作集结

产业发展时不我待,推动“三赛”只争朝夕。昨天下午,东源县召开全县产业发展大会战暨“三赛”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市产业发展大会战(龙川)现场会和全市“三赛”工作会议精神,对产业发展大会战和“三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鼓劲,吹响了产业发展大会战和“三赛”工作集结号,推进产业共建、汇聚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新兴主导产业。

市委常委、秘书长、东源县委书记何广延,县长骆世文等县几套班子成员,县人大、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国才主持了会议。

市委常委、秘书长、东源县委书记何广延(左一)为年“三赛”工作先进单位颁奖

东源县长骆世文(右一)为年“三赛”工作先进单位颁奖

会议传达了全市产业发展大会战(龙川)现场会、“三赛”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全县产业发展大会战和“三赛”工作。会议还通报了年“三赛”工作情况,对年“三赛”工作任务作说明与解读,对年“三赛”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县经商信局、县工业开发区、县科技局、仙塘镇分别作了发言。

市委常委、秘书长、东源县委书记何广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全力打好产业发展大会战,突出产城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三区”,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构建创新型经济格局,强力推进产业共建,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优化服务水平,打造“四最四低”营商环境;要围绕考核,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抓好今年“三赛”各项工作;要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三赛”考核评价制度,加强产业项目和“三赛”工作责任考核与督查,打好产业大会战赛出“三赛”好成绩。

县长骆世文提出,打好产业发展大会战,推动“三赛”工作出亮点,要围绕目标任务重点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扩能增效,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坚持招大引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坚持特色主导,做实产业发展引擎;坚持调整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坚持创新驱动,激发产业发展动能;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年成绩单

“三赛”综合得分获得

全市第2名

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9.5%,增速在全市五县一区中排名第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92亿元,增长11.6%,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1.76亿元,增长22%,全市排名第二;外贸进出口总额33.5亿元,增长5%。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4.15亿元,增长12.5%。在全市“三赛”考核中,东源“三赛”考核综合得分和工业园区专项考核得分均获得全市第二名。

成绩可圈可点

市委书记和市长

点赞东源工作

纵观东源年各项工作,成绩可圈可点,亮点纷呈。市委书记张文、市长彭建文分别在《中共东源县委七届三次全会报告》和《东源县工作情况报告》中作出批示,肯定东源过去一年工作成绩。

张文批示:“年东源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市各县区前列,可喜可贺!望新的一年继续努力,再跃新台阶!”

彭建文批示:“近年来,东源县发展思路清、措施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干劲十足,呈现出勃勃生机。下来要始终不忘初心、不忘今朝,按既定目标继续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成绩。”

六大措施掀起产业大会战热潮

措施

01

推动产城融合:

精心用心打造“三区”

产业兴则城市旺。东源围绕市委书记张文提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业引领、就业先行,城随产进、产城互动,促进产业园区与城镇建设有机衔接、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将坚持产业园扩能增效与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同谋划、同推进,致力把县工业开发区打造成带动能力强、主导产业突出、发展效益好的城市新区、经济特区和产业核心区,把与市区、县城和工业园沿江连成一体,河源最好的城市规划、最好的交通条件和最美的东江江景的20平方公里土地精心规划,用心建设,打造成城市精品和河源最有发展潜力的产城融合体。

产城融合关键是要解决好“产”的问题。东源将继续集中政策资源,今年计划投资万元建设东江公园,投资1.2亿元贯通东江大道,让园区、县城和市区实现全方位无缝对接连成一体化;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重点在城市规划方面下功夫,集中资源补齐物流供应、城市交通、教育医疗、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等缺项,在县城、园区统筹协调产业集聚、人口集聚、综合服务、生态环保等功能布局,注重吸纳转移就业,促进园区产业、人口与空间规模相适应,形成“产城融合、互动发展”良好格局。

(温馨提示:请按住文字往上滑动观看)

措施

02

坚持创新驱动:

构建新型经济格局

东源将继续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创建粤东西北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和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特别是要筹划好10月召开的全省粤东西北创新发展示范县(东源)现场会,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孵化器、创客空间、人才建设、现代科技农业等有新亮点,构建创新型经济格局。

东源将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引进,严格落实国家、省、市高企培育奖补、企业所得税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提高企业申请高新企业认定积极性,建立备选数据库,每年重点培育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制订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继续推进东源(广工大)现代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善于引进“外脑”,强化创新服务支撑;以县科技创新中心为主要载体,打造创业孵化平台和企业创新孵化平台,形成具有东源特色的“双创”孵化育成体系,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和“创业苗圃”;认真落实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传统产业”,持续大力推进工业技术改造,把一批传统企业改造成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召开一次创新论坛,大力推介东源的投资环境和创新环境,全力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温馨提示:请按住文字往上滑动观看)

措施

03

发挥综合优势: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东源立足于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基础,积极谋划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绿色健康和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彰显东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

东源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东源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年)》,在仙塘、灯塔、船塘、蓝口、柳城等镇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加快建设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入粤第一站”。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谋划建设高铁、高速旅游走廊,引进大企业整合提升旅游资源,打响东源绿色生态、温泉养生和乡村休闲三大旅游品牌。加快推进饮用水和健康养老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和水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扩大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绿色有机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具有深加工潜能的农产品种养殖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建设风力、光伏发电产业基地。谋划发展高铁经济,发挥高铁对综合交通的引领作用,建立完善高铁站与沿线镇、园区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打造高铁新城、高铁新镇,实现“高铁效益”最大化。

(温馨提示:请按住文字往上滑动观看)

措施

04

推进产业共建:

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东源将牢牢把握产业共建大趋势、大格局、大机遇,积极参与大珠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湾区城市群建设,实施东源“南融行动”,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加快推进与珠三角尤其是深莞惠形成产业一体化,把与珠三角“两小时交通圈”变成“两小时经济圈”,全力打造产业共建高地。

东源将加强与深圳市特别是盐田区的联系,制定产业转移共建目标和规划,引导产业链跨区域对接融合,争取今年推动珠三角地区8-10家优质项目落户园区;探索专业化、社会化、精准化招商,发挥招商专业队和驻深招商联络办作用,抓好“三会”(行业协会、商会及同乡会)招商,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推进全县“一盘棋”招商,着力引进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每年引进2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优质项目;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推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部门、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落实首办责任、全程代办、马上就办等制度,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和投产;加强与盐田区产业共建,健全利益共享机制,拓展合作领域,积极对接盐田港口经济、物流产业、现代旅游等主导产业,大力引进培育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尽快启动“深东”共建现代综合物流园建设。

(温馨提示:请按住文字往上滑动观看)

措施

05

提升服务水平:

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东源将把重商、安商、亲商、扶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产业发展大会战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全力打造“四最四低”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确保东源综合营商成本不高于珠三角,办事效率不低于珠三角。

东源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推进企业注册便利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执行《东源县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实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打造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全省最短的“东源速度”;加快“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和并联审批系统建设,实现“一网受理、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统筹推进纳税、通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各领域改革,实实在在地降低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金钱成本;研究招商引资项目“代办制”和减免收费“并联审批制”,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继续实行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和企业制度,带头联系企业、挂钩项目,想方设法协调解决瓶颈问题;县直主要经济部门要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协调解决项目审批、用地和企业生产、经营、融资、技改等瓶颈问题,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大力培育重点税源型企业,建立县级重点税源型企业目录管理机制,强化对重点税源型企业“个性化”、“点对点”服务,全力提升优化服务水平。

(温馨提示:请按住文字往上滑动观看)

措施

06

突重点强责任:

严格考核追责问责

东源根据市委新调整的“三赛”考核办法,强化“三赛”工作领导,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三赛”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把抓好党建工作、产业大会战、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作为“三赛”工作,确保“三赛”工作开新局出好成绩,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东源强化“三赛”责任落实,县委将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的监督和问责,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完善“三赛”考核评价制度,注重考核经济与产业发展、党建、生态环保、扶贫脱贫等工作实际成效,注重奖优罚劣,表彰奖项的设定不搞平衡、不搞照顾,对工作达标、成绩显著并得到“三赛”满分、加分的单位,县委、县政府将给予奖励,在各项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将给予表彰、甚至提拔重用;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因措施不当、抓工作不力导致年终“三赛”不达标的单位和责任人,将按照有关考核要求进行严肃处理。县委办、县府办、县“三赛”办将加强产业项目和“三赛”工作责任考核与督查,县委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将通报批评并追责问责,对工作严重滞后的将采取组织调整措施。

(温馨提示:请按住文字往上滑动观看)

文/图:河源日报县委办

编辑:吴拓

东源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







































中科白癜风医院健康庆双节
北京白癜风医院医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z/10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