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不仅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以其各种服务功能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市场经济发育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第三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一、年第三产业基本情况年,完成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在三产各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10.3%,对三产的贡献率为1.8%,拉动三产增长0.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6.4%,对三产的贡献率为0.7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0.47亿元,同比增长5.2%,对三产的贡献率为0.2%。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13.8%,对三产的贡献率为2%,拉动三产增长0.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13.2%,对三产的贡献率为1.7%,拉动三产增长0.1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4.3%,对三产的贡献率为5.1%,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从三产各行业来看,其他服务业占三产的65.8%,在三产中占比最大。说明我县第三产业是以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等传统行业为主的结构体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占、房地产、其他营利性服等具有广阔前景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在三产中占比较小。
二、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相对滞后
从占比看,年全县第三产业占GPD的比重为13%,与全省(43%)、全市(49%)相比分别低了30和36个百分点。从增速看,年我县第三产业同比增长6.4%,与全省(8%)、全市(9.3%)相比分别低了1.6和2.9个百分点。
(二)产业间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有限
目前,虽然我县第三产业比重与“十一五”末相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但我县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工业的推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大高于三产。年,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80.5%和11.4%,经济发展主要靠二产拉动。虽然近些年我县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图改变服务业发展落后局面,总量有所增加,占比有所提高,但三产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仍不强。 (三)三产内部结构不优,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 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县第三产业是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等传统行业为主的结构体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占、房地产、其他营利性服等具有广阔前景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在三产中占比较小。年五个传统行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仅为25.5%。结合当前第三产业运行情况看,传统服务业中,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和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的增长绝大部分取决于政府公共支出,发展空间极为有限;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发展受制于宏观经济和工业生产下降影响,现阶段增速明显放缓。现代服务业中,信息、金融业发展快慢受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影响,地方政策难以调控。
三、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第三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增加总量、调整内部结果,优化发展环境、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资源消耗低、污染少、产出率高的特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推动全县经济增长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根本途径。第三产业发展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不仅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服务,而且为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在当前工业经济面临产能过剩、需求下滑、发展减缓等问题,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二)加快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对服务业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和稳步发展传统服务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提供基础型的服务支撑。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健身、休闲娱乐、家政服务、信息咨询、商务服务、物流等行业。要大力发展金融业,为各行业发展保驾护航,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高起点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三)以文化游旅发展为突破,全面带动服务业升级。文化旅游业是现代社会新的增长点,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既可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金融、商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有效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繁荣地区经济发展;又可以拉动内需,促进地方就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缓解地方就业压力;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农户开办观光旅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使其上规模、上档次,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四)依托工业发展的优势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中介服务、会展和广告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使我县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五)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扶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第三产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综合利用财政资金、资本市场、信贷市场、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
文章:陈玉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