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到产业多

70载坎坷随风去,70载辉煌迎阳来。昔日“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的鄂尔多斯,如今已发展成为引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历史把资源留给了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用改变资源利用的方式创造历史。70年,历经波折、成就辉煌,从一煤独大到产业多元,鄂尔多斯工业正在用“转型升级”的如椽巨笔,绘制着“富民强市”的恢弘巨图。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鄂尔多斯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必将为自治区70周年华诞的精美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字见证发展硕果铸就辉煌

工业是鄂尔多斯经济的脊梁,多年来,鄂尔多斯一直注重工业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更是创造了世人瞩目的“鄂尔多斯速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46.3%。“十二五”期间,在全球经济增长总体放缓,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鄂尔多斯工业总量始终稳居内蒙古自治区“头把交椅”,占比超过30%,对全区工业的增长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半壁江山,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保持60%左右,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70年来,鄂尔多斯工业一次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上,高瞻远瞩,极目远眺,最终在思考中破茧,在转变中突破,如旭日初升,正欣欣向荣。

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中天合创现代煤矿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远程控制室

8米大采高工作面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作业现场

鄂尔多斯市数字煤炭综合平台

——工业总量节节攀高。70年来,鄂尔多斯工业总量持续扩张,经济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十五”以来,鄂尔多斯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扶持重点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煤炭、电力、炼焦、纺织、化工、建材、燃气、农副食品制造等十大支柱行业,成为带动和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高于全国、全区平均增速。户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是建国初期的25.4万倍,是年的倍,是“十一五”末的2倍,实现增加值.7亿元,对全市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53.7%,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超过30%,工业总量始终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是全区工业经济和全市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东胜区羊绒产业园

华泰汽车

——工业产品花开朵朵。建国初期,鄂尔多斯工业总量微乎其微,工业产品仅有原煤、天然碱、生铁、地毯等少数几种产品,目前,工业品种已增加到近60种。鄂尔多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之大、品种之多、性能之优、更新之快、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之高,与建国初期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工业经济高举“工业立市”大旗,进入从传统的原料输出型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转轨的关键时期,成功走出了一条处理好产业规模与产业价值链、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转变的发展道路,工业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创业创新的历史画卷。今天,鄂尔多斯已经形成“鄂尔多斯羊绒衫”“蒙西水泥”“鄂尔多斯煤”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名牌、品牌产品。年,PVC、电石、化肥、精甲醇、煤炭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占全区产品产量的40-70%。焦炭、烧碱等占到30%左右。

伊泰集团

——经济效益波推浪涌。鄂尔多斯工业始终注重走科学高效发展之路,注重与市场化同步发展,以效益为中心调整工业生产,确立工业的效益优势。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其中,煤炭行业收入超过亿元,达到.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天然气开采、燃气生产供应、化工、电力、黑色金属、石油炼焦等六大行业超过百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2倍,增长29.3%,高于“十二五”利润年均增速47.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正在不断调整和改善。

转型升级筑高地策马扬鞭再奋蹄

勇辟不凡路,别有翱翔天。多年来,鄂尔多斯市始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努力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落实了一系列调结构、促转型政策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经过70年的发展和调整,鄂尔多斯工业扭转了建国初期工业结构低度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失衡的状况,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装备制造

——行业领域枝繁叶茂。70年来,鄂尔多斯工业逐步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生产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中工业3大门类、28个大类行业、56个小类行业。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转型发展,工业三大门类比重逐步得到调整,特别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5%,较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说明我市工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工业内部行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煤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产品、新能源发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快速成长,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较为明显。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分别为5.9%、0.8%和1.2%,分别较年提高4.9个、0.2个和0.8个百分点。

风力发电

——工业布局纵横生辉。70年来,鄂尔多斯工业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带动了工业整体水平提升。截至年底,全市共建设各级各类工业园区15个,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亿元,建成面积.7平方公里。15个工业园区共入驻各类企业户。年,15个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累计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实现利润.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超百亿元园区8个,园区的集聚和吸纳效应逐步凸显,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3%,比“十一五”末比重提高7.1个百分点,准旗、伊旗进入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易暖科技厂房内,百名工人在线上忙碌

——调结构、转方式骏骛齐飞。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一直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转型发展道路上积极探索。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在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宏观环境下,鄂尔多斯顶住压力,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围绕工业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全面贯彻落实新环保法,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以相对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年,全市六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的96.8%,下降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同比增速均呈不同程度下降态势。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完成增加值亿元,增长3.7%,增速比“十二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低9.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2%,比“十二五”末下降3.1个百分点。

内蒙古永江佳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聚合氯化铝及5万吨氯化石蜡项目厂区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势如虹

多年来,鄂尔多斯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跟时代步伐,遵循发展规律,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等一系列举措,以科技跨越带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一煤独大写进昨日,非煤产业多点开花,鄂尔多斯工业经济在转型与坚守中,更加挺拔俊秀。

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

东达林沙产业刨花板厂生产车间中的全自动生产线仅需少量工人即可完成生产任务

64万块生态光伏电板形成沙漠中的“太阳谷”

——非煤工业多点开花。“十二五”时期以来,全市将经济结构调整摆在更加突出和优先的位置。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委员会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的会议精神,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将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地位再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烯等产业相继崛起,另一方面继续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主动承接发达地区和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抢占高端市场和短板市场,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非煤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功的托起了鄂尔多斯经济的腾飞。年全市规模以上非煤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3%,比“十一五”末提高19.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业实现增加值7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8%,比“十一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行业比重比“十一五”末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0.9个百分点。

中天合创煤制烯烃的包装车间

投资亿元年产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在准旗开工建设

——非公工业蒸蒸日上。改革开放前,全市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基本上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构成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数量有所减少。近年来,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政府逐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公有经济的“宽、准、新、实”的政策,全市非公有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4.1%,较“十一五”末提高14.8个百分点;非公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亿元,占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66.8%,较“十一五”末提高3.1个百分点。

内蒙古北控京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年产40亿标准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准旗大路工业园区

——小微企业快马加鞭。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规模发展,我市小微工业企业逐步焕发出活力,迅速成长。“十二五”时期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0.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7.5个百分点。年规模以上小微型工业企业户,比“十二五”末增加13户,实现增加值.8亿元,增长22.2%,快于“十二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比重为30.9%,比“十一五”末提高2.7个百分点,小微工业企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后备军和蓄水池。

小微企业“小丑速递”

内蒙古佳汇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矸石厂房

70年奋斗,有急流险滩,有艰难险阻,更有鄂尔多斯人豪情万丈的雄心;

70年历程,有创新思索,有转型探路,更有鄂尔多斯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一笔笔铿锵有力的“数据”,印证了70年鄂尔多斯工业强市脚步的稳健有力。重温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鄂尔多斯工业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呼包鄂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积极谋划“十三五”,守望相助,砥砺奋进,破浪前行,续写鄂尔多斯工业发展新辉煌。

更多推荐

全国座城市竞争力大比拼!鄂尔多斯脱颖而出,排名数据揭晓……

牛俊雁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议对哪些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

本期编辑:高正彦校对:何苗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最好
白癜风健康园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z/11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