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在长三角城市群常常和南京、杭州对比,而作为中部省份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又常常被拿来和南昌、太原做比较。经济、人口、交通、城市配套……中部省会到底谁最强?
一合肥作为中部重要省会有何特色在国务院关于各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合肥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1、常住人口已达万合肥市目前的常住人口达到了万,在省会城市中属于中等偏上的位置,虽然人口增速不大,但作为人口流出大省的省会,增速弱于其他城市情有可原,这也并不代表合肥对于人口的掠夺战中会处于劣势。
典型省会城市小学在校生人口概况
在《合肥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送审稿)》中,将合肥、淮南、六安、滁州、芜湖、马鞍山、桐城连为一个“圈”,覆盖了方圆5.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人,占到了全省体量的四成。“1小时通勤圈”和“30分钟生活圈”的形成,更方便了省内人口向合肥的流动,合肥的人口吸附力将大大增强。
2、合肥铁路网通达全国根据《安徽省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年)》,到年,全省将基本建成以合肥为中心,连接所有设区市、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十二五”以来,全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尤其在交通发展上成绩显著,以合肥为中心的快速铁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
未来五年,安徽省将基本建成以合肥为中心,连接所有设区市、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形成较为完善的普通铁路网,加快建设皖江、皖北城际铁路网。而随着随着京沪高铁、沪蓉高铁的贯通,合肥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将成为连接华东、华北、华中的枢纽。相比于合肥的通达程度,其他城市望尘莫及。
3、投资规模大年,安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安排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1亿元;计划开工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全年计划竣工项目个。
合肥无论是计划开工项目还是续建项目,都是全省最多的那个,投资金额甚至占到了全省的五分之一。
(点击查看大图)
今年一季度,合肥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等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增长10.6%,总量占全省的29.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1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02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01亿元,增长12.3%。
其中,工业投资结构优化、新兴产业投资加速、第三产业服务升级、县域投资比重上升,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4、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是国家四大科教基地,中国十大科研城市、中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科研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全国第3。是除北京外中国第2个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的城市,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获批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
5、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坚持工业立市、创新驱动等战略不动摇,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引领,工业经济“量增质优、争先进位”,增长实现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现代制造业基地初步形成。
年制造业30强
合肥将加快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家电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到年,传统制造业产值将达到亿元。
5、举全省之力打造合肥举全省之力打造的省会,几乎把所有好的科研机构都往合肥迁。而据不完全统计,从安徽各地迁至合肥的企业、机构等有26家之多。
部分企业搬迁至合肥一览表
二合肥、南昌、太原,谁更胜一筹?作为中部省会城市,人们常常把合肥、南昌、太原三个城市相提并论,它们的综合发展潜力到底谁更大呢?
01
基本信息
合肥:简称“庐”,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南昌:简称简称“洪”或“昌”,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国家航空、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
太原:简称“并”,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
01
经济实力:合肥南昌太原
从的GDP数来看,合肥年GDP总量达亿元,GDP增速高达10.8%;南昌GDP总量亿元,增速9%;太原GDP总量亿元,增速8.1%。合肥不仅GDP增速快,而且在GDP总量上,远超南昌、太原,是南昌的近1.5倍,是太原的2.1倍。合肥经济实力遥遥领先。
中部安徽、江西、山西三省各城市GDP数据
近年来,合肥在经济总量排名上接连完成了对8座省会城市的“超车”。
1年
合肥GDP首超千亿,“超车”太原。
2年
合肥GDP达.84亿元,“超车”昆明和南昌。
1年
合肥GDP突破亿大关,“超车”石家庄。
1年
合肥以.3亿元的GDP总量“超车”长春和福州。
1年
合肥GDP以.3亿元连超西安和哈尔滨进入省会十强。经济总量差不多占到了安徽全省的四分之一,超出第二名(芜湖市).9亿元,是池州的11.5倍。
20年来合肥全国发展最快,GDP增幅超过72个城市,等于3个上海!人口增速全国前五!
△合肥-年GDP数据(单位:亿元)
02
交通:南昌合肥太原
太原、南昌与合肥均是内陆省会城市,旅客与货物的运输路径主要是航空和铁路运输。从铁路运输情况来看,南昌的车次流量最高,合肥其次,太原最低。
年城市铁路列车停靠车次
从航空运输情况来看,旅客吞吐量连续两年都是太原最高、合肥最低;而货邮吞吐量则相反,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最高,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次之,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最低。但是三个城市的排名相差不大,都在30名左右。
三个城市、年航空运输情况
03
教育、医疗配套:南昌合肥太原
教育和医疗是城市的软实力,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决定城市科创、知识、思维等革新能力的强弱。医院规模和质量则决定这城市人口的粘性,一个医疗水平先进的城市,对于人口的吸引力更强,这毋庸置疑。
从数据来看,合肥的高等院校数量最多,但本科院校偏少,医疗方面,合肥还远落后于南昌、太原。
04
历史底蕴:太原南昌合肥
合肥古称庐州,三国时期合肥之战发生于此。
南昌,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此留下过流传千年的佳作《滕王阁序》,其在近代历史上,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起义”就发生在此地。
太原,有多年建城史,韩、赵、魏三分晋国后,赵国在晋阳建都,晋阳就是现在的太原,太原还是唐文化的发源地,李渊李世民因曾驻守于太原,在建立政权后以太原旧称“唐国”为国号。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里的人,最终会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
05
风景名胜:合肥太原南昌
合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河古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截至年,合肥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A级景区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23家。合肥城隍庙、三河古镇、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李鸿章享堂、徽园、吴王庙、西庐寺、药王庙、李公祠、奎星楼、卧龙山等。
太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太原文物古迹有晋祠园林、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祭孔文庙、晋阳古城遗址以及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天龙山石窟、太山、崇善寺、双塔寺、纯阳宫等名胜古迹。
南昌有文化遗址余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主要有滕王阁、鄱阳湖、梅岭、绳金塔、八一广场、南昌之星、百花洲、瑶湖、青云谱、八一起义纪念馆等景点。
三合肥未来如何发展?竞争力在哪?一直以来,周边省会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合肥造成“挤压”。合肥如何从“四面包抄”中脱颖而出,实现经济增量、人口吸附?未来的城市竞争力又在哪里?
1、GDP增速快、上升空间巨大统计对比15个主要省会城市,合肥的增速排在第三位,近五年内增幅达到了70.5%,超过南京、成都等强省会城市,另外合肥在这五年内排名上升了6个身位,超过福州、石家庄、长春等一干城市,正式步入前30位。未来几年,合肥的GDP排名可能会进一步的靠前。
*年GDP排名靠前的省会城市概况
制表:卡若特
安徽是属于单核发展模式,以合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也就导致了各类资源向合肥集中,合肥再向四周辐射的同时也产生了虹吸的效应。对比省会城市对于本省的GDP占比时发现,合肥的GDP占比为25.7,大概为全省GDP的四分之一,强于福州、石家庄、济南、南昌、太原等城市,整个安徽对于合肥的依赖性不言而喻。而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出台,合肥也会迎来人口、资金、产业的不断流入,GDP上升空间巨大。
2、打造综合性国家中心今年1月10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批,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获批的城市。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设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的通知》。省政府决定设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由省长李国英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省发展改革委承担。
3、打造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公布了皖江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年),以合肥为中心,规划6条骨架城际铁路和4条都市区城际铁路。地铁、机场、公路也将加速建设。
根据国家对合肥交通的定位,合肥将在“十三五”期间打造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扩大合肥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合肥为中心,联接所有设区市、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合肥将推进商合杭、合安九、合宁等多条高铁和合六城铁建设。
另外,合肥还将在航空方面取得突破,将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加快机场接驳交通系统建设,加强与长三角、港澳台业务合作,强化合肥-上海-国际航班中转联程航运服务功能,扩大客货运量,全面提升空港国际功能,力争将合肥建成区域航空中心。
未来,合肥前往中部、东部和北部的时空距离将更为缩短。五年内,合肥的铁路将通达全国主要城市,成为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带之一。
4、继续引进高校、医院合肥在已拥有拥有中科大等高等院校、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和各类研发机构的情况下,继续引进知名高校。
△合肥引进的知名高校盘点
在医疗方便,接下来,医院、医院老年医学康复中心、医院北区、医院即离子医学中心等都将陆续兴建和开诊。
根据《合肥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未医院15所、“中医类”医院6所、“老年康复护理”机构10所。
5、合肥有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特色在国务院关于各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合肥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而长三角城市群也将建成全球一流城市群,这是其他中部城市望尘莫及的。
6、未来5年,合肥将从五大方面发力·区域联动,与上海两翼齐飞:九区四县同步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发挥合肥区位优势,打造合肥都市圈,与上海的双城合作进一步加强,进而带动全省经济腾飞。
·空间协调,滨湖成经济增长极:在规划中,滨湖新区将作为合肥建设的重点,计划将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行区,成为引领合肥都市圈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支撑安徽崛起的增长极,长三角双向开放的新窗口。
·网络交通,民航、铁路、水运、轨道四措并举:加快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发展通用航空,打造区域航空中心。打造内陆地区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加快建设“公交都市”,形成轨道交通主骨架,优化公交网络,提升交通智能化运行水平。
·优化公共服务配套,住房系统分类:形成品质高、覆盖全、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推进棚户区改造,完善住房分类保障体系。
·美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特色:巢湖治理与生态修复,建成巢湖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利用,建设一批特色街区和特色小镇,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创新创智。打造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创新城市,打造智慧城市,营造特色街区。
6、为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打造现代高端产业聚集区
合肥在提高创新水平和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力争保持经济“两位数”增长,进一步吸引境内外投资,加快提升经济总量,不断缩小与沪宁杭的差距。
·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
合肥将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的优势以及长三角的科技外溢效应,强化与沪宁杭等城市互动发展,联合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速合肥高新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研发服务延伸,把合肥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打造国际化现代化人性化大都市
合肥将有效降低合肥落户门槛,吸引人才和解决就业人员落户。等高对接沪宁杭,开展国际化城市双语图文标识和外语语音服务系统建设,推动合肥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国际化。
结语
无论你认为中部省会城市谁最强,合肥的实力和地位都不言而喻。而且,目前的排名只能代表现在,那个城市的潜力最大,未来城市发展最迅速最全面,或许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霸都楼市综合,部分素材来源于:热动生活、网络
霸都楼市周年盛典粉丝狂欢节热闹开启!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