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医药乱世中做好企业战略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pf/a_4358227.html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被认为是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医改进入深水区,人口和政策红利逐步消失,中国医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据工信部统计,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仅为8.9%,首次降至个位数。据IMS预测,中国医药市场下一个5年周期平均年增速为10%。行业发展换档降速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正处于调整转型期,有些企业面对政策门槛的限制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弱化了主业地位,忙于搞起了多元化;有些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诱惑,放弃了产品经营,偏爱上了资本运作;有些企业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不顾企业自身的现实资源和条件,玩起了互联网转型。事实上,这些企业是在做舍本逐末之事,其中的大多数企业不但没有找到发展出路,反而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泥潭。作为一家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医药企业,到底怎样做才是正道正业?怎样做才能突破瓶颈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呢?眼下正值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十二五期末,许多医药企业都在着手制订十三五发展战略。笔者根据多年的咨询实践和行业观察,为医药企业制订战略规划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要看清行业本质,牢记企业使命。药品是救死扶伤、人命关天的特殊商品,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严格管制的行业,医药行业本质上是研发和技术驱动、市场相对垄断的行业。作为一家制药企业,如果不把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放在首位,不断开发出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产品,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真正为患者解除病痛,它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理由。由此我们认为,医药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经营哲学,即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是决定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因和灵魂。正如默克公司创史人乔治默克所说:“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旨在救人,不求谋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不会没有获利;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会越大”。事实上,我们看到许多中国医药企业都有动人的经营哲学,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或文字上,企业实际的经营行为却与之大相径庭。

其次,要明确产业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纵观中国医药企业,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集团化公司许多都是工商一体化发展甚至跨界多元化发展,主业不突出或与企业的战略方向相偏离。这种情况势必造成企业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结构效率低下,管控难度加大,无法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在中国医药行业,企业家们贪大求全的思想十分普遍,总是愿意按着产业终极思维来制订企业的中短期战略目标,而忽视了眼下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最终把企业搞成了一个小医药行业、小健康产业、甚至小国民经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地位。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产业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资源和精力向主业集中,而不被其他各种机会和诱惑所牵引。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构建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看清产业发展规律,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快速发展。根据和君对医药产业史的研究表明,市场牵引、技术创新、政策规范、资本推动是影响医药产业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决定医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牵引:市场需求是拉动医药行业发展的外在因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疾病谱的变化,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人们健康意识和支付能力的提高,医药市场还会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针对这种大势下的市场需求和结构变化,企业必须在战略层面进行深入洞查,进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竞争策略。技术创新:创新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今天的医药企业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创新,国际上药品研发技术和产业化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企业应当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z/12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