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民川老师讲-曹操的养生功
寒露
今年的10月8日,太阳黄经达度,称之为“寒露”。历书记载“斗指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此时,天气由爽变凉。闫民川老师指出人与宇宙同存共震,如不注意调养,生物钟稍有紊乱,就容易出现气滞诸症。此时应注意饮食和运动养生,使五脏和自然相应。
寒露节气气温下降得很快。气温骤降是寒露节气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会造成大范围的流行性感冒,这是因为当环境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如果不注意及时预防增减衣物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咳嗽发热。
因此,寒露养生除了遵从秋季润肺、育肾的养生原则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顺气安中、养护脾胃。
寒露
养生养生
饮食养生应当注意在平衡饮食五色五味的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以补肺润燥,又能健脾补肾,有效地预防寒露节气咽干口燥等不适。
多吃一些滋润的水果,如:苹果、梨、柿子、荸荠、香蕉、山竹等;蔬菜有圆白菜、胡萝卜、萝卜、冬瓜、藕、银耳等;红枣、莲子、白果、百合、芡实、玉竹、山药、牛肉、鱼等食品。以及奶制品、豆制品、菌类、海带、紫菜、蜂蜜等。
寒露节气气温降低,体感较为冷一些,在早餐或者晚餐可以多煮一些粥和汤品,既温暖又滋润。如:南瓜粥、玉米粥、红薯粥、胡萝卜粥、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可以健脾胃、补中气,增强免疫力。
养生药膳
寒露顺安养生汤
其主要组成是:香附米(疏肝理气、调经止痛)20克、苏梗(疏肝和血、理气止痛、舒郁安胎)苏叶(行气宽中,散表寒、安胎)各30克(鲜)、潞潞通(祛风通络、利水下乳)9克、荷梗(清热解暑、利尿通便、和胃安胎)50克(鲜)、藕节(清热凉血、健脾开胃、止血补血)15克(鲜)、萝卜根2枚(鲜)。水煎服。
最佳服用时间:寒露前、中、后连续三天,卯时(5~7时,大肠主时)、巳时(9~11时,脾主时,脾土生肺金)。每次90~毫升(肺的洛数为9)。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养颜润肺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6枚、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20克、银杏9粒、枸杞6克、粳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枸杞、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最佳服用时间:寒露前、中、后,连续三天,卯时(5-7时,大肠主时)、巳时(9-11时,脾主时,脾土生肺金)。每次90-毫升(肺的洛数为9)。
辛夷桂花粥
配料:辛夷花两朵(干花需要放入无纺布包里)、桂花6克(可用糖桂花)、大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大米洗净煮粥,在快要熬好的粥里加入切成细丝的辛夷花和冰糖,起锅前加入桂花。
功效:宣肺通窍,适合过敏性鼻炎,外感风寒引起的鼻腔堵塞。
不宜: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此款粥。
百枣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运动养生
在寒露期间可做直接锻炼和提高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道家养生术——顺安十八法的相关养生操:
卯时(5~7时,大肠主时,肺与大肠相表里)第13、14节宣肺气、大肠助,搓鼻翼、肺金固;
巳时(9~11时,脾主时)第11、12节强脾土、胃相助,舌洗龈、津浇树。
酉时(17~19时,肾经主时),做第15、16节——护肾气、膀胱助,手捂耳、鸣天鼓(肾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
可做顺安寒露导引功:
每日清晨(最佳时间:卯时5-7时),取平坐式。两臂上举过头,掌心向上,十指相对,两手指尖相距约一掌宽。吸气时,两臂向左前方托举,上身随之上耸;稍停后呼气,同时放松身手,两臂、上身回复托举前姿势。再吸气时,两臂上身如法向右前托举、上耸,左右交替各3-5次。然后叩齿、深呼吸、咽津各2-3次。可防治诸风寒湿邪、颈项如脱、脊痛、腰折、痔疮、疟疾、狂癫、头痛、目黄泪出、鼻炎、鼻衄等。经络养生
寒露前中后连续三天,最佳时间亥时(21-23时),用温水浴足温经9分钟(肺的洛数为9),后用平法点按太渊穴(肺经原穴)、太溪穴(肾经原穴)和太白穴(脾经原穴)各36次。保持肺、脾、肾三经的润顺和通畅。
方药养生
安宫牛黄丸(中成药)
中风先兆、脑血管意外,脑血栓后遗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痰浊蒙蔽清窍,痰火扰心者。
用法:节气前中后三天,每日中午11-13点(经主时)可服1丸广誉远双天然安宫牛黄丸。
功效:荡涤痰浊,清宫城、安君主,改善心脑缺氧,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若能配合中药汤剂一起调理,效果事半功倍。
温馨提示:处方药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健脾养胃丸(中成药)
健脾养胃丸由人参,白术,白茯苓,广陈皮,当归,白芍药,麦芽,木香,半夏曲,山药,枳实组成。人参、白术以益其气,当归、白芍以滋其血,木香、陈皮以利其滞,麦芽、枳实以消其积,半、苓、山药以燥其湿。湿者燥之,积者消之,滞者利之,血主濡之,气主呵之,则不刚不柔,无过不及之患。
服用方法:健脾养胃丸,每日两次,早9~11时(巳时,脾经主时)、晚9~11时(亥时,三焦主时)各一次,每服6~9克,温水送服。
功效:健脾养胃。
验方分享
清代大明医吴鞠通秘方----顺安五汁饮
河北赵县鸭梨1个、荸荠5个(去皮)、藕30克(去皮)或用甘蔗50克(去皮)切碎与鲜苇根15克、麦冬6克,加入适量水,慢火煎汤,煮熟后加入枸杞6克,以及蜂蜜或冰糖调味,于巳时和酉时各取汁毫升温热饮用。可将其中的梨、荸荠、藕、枸杞吃掉。半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润肺止咳、养阴生津、除烦止渴。
适用人群:肺热咳嗽、阴虚内热、心烦失眠等。适用于糖尿病人日常保健,辅助治疗。
过敏性鼻炎方
生芪30g、炒白术20g、防风12g、荆芥10g、桑叶12g、野菊花10g、连翘15g、黄芩15g、白芷10g、细辛3g、苍耳子12g、辛夷10g、陈皮10g、清半夏10g、乌梅6g、徐长卿12g等。
共七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温馨提示:处方药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大医堂》寒露养生
北京电视台IPTV大健康频道,中医文化大型演播室栏目《大医堂》,“千年养生文化,一品逸境人生”,欢迎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