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载体,积极开发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消费规模,对满足需求、扩大需求和创造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
浙江进入工业化中期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缓慢,不仅明显地滞后于国内外需求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而且也明显地滞后于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其他沿海发达省市究其原因,是浙江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随着产业高级化的演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向软性要素如科技、信息、人才等转变这些要素的瓶颈确实不像交通、能源等会形成感觉强烈的硬约束,而是潜在的不明显的软性约束但它们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升级旅游业是第三产业吗的关键阶段,并且面临世界性挑战的国民经济所造成的阻滞作用完全不亚于交通、能源等硬约束
2004
6748.15
39.0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将快速增长,其地位和作用也将不断上升浙江能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创立新的区域竞争优势,关键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将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它的振兴将大大改善浙江经济整体素质,增强浙江的综合实力
6036.34
3120.00
7.3
5345.00
25.0
246.52
从服务业在劳动就业结构中贡献的国际经验看,各国服务业的劳动就业比重几乎不断攀升,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实践表明: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服务产品的更多需求,第一、二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将第三产业是指什么不断减少,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上升势头;从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过程看,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基本与配弟--克拉克定理相符,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循环转移
53.5
39.6
39.7
11.0
8438.00
53.4
52.7
-
2001
52.6
210.95
浙江省凭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依靠自身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提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浙江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低,即使产量大幅增加,也不能带来实际国民收入的提高制造业的相对落后,其实质是制造业的科技水平、人才层次、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以及资本组合能力等的相对滞后,而这与新兴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研究开发、科技中介服务、教育产业、信息产业、流通产业、资本市场等的落后直接相关制造业第三产业都包括什么落后的原因,从根本上可以归结到服务业的瓶颈制约要建立能够与发达国家相竞争的产业层次,就必须建立与发达国家相一致的服务业高层次供给
1978
47.09
服务业对分工发展和深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产业集群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必要条件,其突出作用就体现在"生产性服务"这种中间投入要素上产业集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基于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在产业集群内部具有较高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按照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包括物质转换成本(即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部分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便宜,土地资源使用费用价格低廉,因此,物质转换成本在全世界都具有竞争优势但是,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和泛第三产业发展化,必然导致生产者之间所交换的商品数目和规模的扩大,为此也会带来各种交易费用的直线上升,将分工提高效率的利益抵消了因此,社会分工越细,交易成本就越高,就越需要中介组织提供生产性服务来帮助降低交易成本生产性服务最重要的功能是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降低信息成本服务业是分工发展的结果,同时服务业对分工又有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在这一趋势下,"(经济)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在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互相联系,而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这一现象被杨小凯(1993)称之为"分工经济的网络效应"
40.0
39.7
38.0
6.6
8.9
53.7
36.3
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
694.00
浙江经哪些属于第三产业济已经逐步由供给驱动型转向供给和需求同时驱动型,在许多行业中,需求驱动已经成为继续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当前工农业产品的供给相对充裕,继续发展受到需求不足的制约
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除取决于该产业提供的产品或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外,更取决于它提供的就业量在总就业量中的比率从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向经济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服务业就业人数已经逐步超过了其他产业部门
3487.50
35.5
51.7
23.11
2000
第二产业增加值
11243.00
表1:浙江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变动情况表 金额单位:亿元
第二产业/gdp(%)
年份
2003
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发展服务业是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避免出现'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农业将进第三产业增加值一步减少就业机会,而工业则因为投资过度的问题,需要相当时间致力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因而不太可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这样一来只剩下服务业有能力在将来吸收就业人员服务业因其涵盖范围广,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并存发展,在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方面,具有比农业、工业更大容量的优势
每一个产业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而组成的,这些企业包括:生产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生产配件的企业、生产相关机械的企业、提供产业内服务的企业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够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咨询中心、培训中心等也就是说,产业群包括众多相关的产业部门和非产业公共机构产业群内部各构成要素之中国第三产业是什么间是相互依存的,每个活动的实施都依赖于其他活动的结果,相互作用并相互改变服务业不仅是产业群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728.00
10.3
664.16
15649.00
40.0
(一)发展服务业是实现浙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18.7
816.00
38.3
32.2
分处不同时代的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国民生产总值的最大比例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服务业的客观规律性"现代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经济结构的全面变化,它不仅仅是一场工业革命,它还是一场服务业的革命"(西蒙·库兹涅兹,1989)服务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服务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今世界,服务经济越发达,劳动效率越高,而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的速度也就越快
38.4
随着浙江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总量的增大,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浙江统计部门一份《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的报告显示,2002年浙江每亿美元gdp的能源消耗量为7.11万吨标准煤当量,而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48万吨标准煤当量,高收入国家只有2.9万吨标准煤当量2003年浙江每生产1亿元gdp排放28.8万吨废水,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准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浙江的投资代价已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大量的土地、能源、原材料被消耗,造成沉重的环境和生态压力,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不断加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损害,满足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已经面临严峻挑战服务业从总体上看,具有能源资源消耗低、对环境和生态影响较轻的特点,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能够减少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增长产生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667.40
53.52
843.72
123.72
2005
第三产业增加值
2188.71
13365.00
(三)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7.9
3982.00
6045.00
4382.00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区域竞争力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通过主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追求经济增长,进而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而且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浙江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浙江的区域竞争力
第一产业/gdp(%)
51.1
873.00
服务业包含了生产型服务产品和消费型服务产品,前者是北京第三产业比重现代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生产要素,为提高国民生产效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后者具有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生活需要的功能,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效消费这些消费型服务产品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推动力服务业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性部门与此同时,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将刺激服务业迅速发展因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将使人民生活质量、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有更大进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将越来越多地用来购买高层次服务产品,服务业也将因此获得迅速发展的需求动力
386.25
3726.博时第三产业官网00
923.00
7796.00
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而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shelp(1984)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未来制造业的"制造"指的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随着制造业结构形式的不断革新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界限变得更加模糊,未来制造业将拥有更加广泛的内涵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和相关服务支撑产业协同共生发展,形成整体合力,进而保持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势
第第三产业是什么三产业/gdp(%)
2002
(四)发展服务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济迅速崛起,成为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浙江省依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改革的先发优势及民间活跃的制度创新,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于规模经济显著、对人才及信息技术依赖性强并主要由城市化带动的现代服务业,其优势不复存在浙江经济面临着如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巨大挑战虽然近年来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0-200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288.2亿元,占gdp比重为40.2%,但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见表1)如何在新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形势下发展浙江服务业,从而保持浙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3183.47
6288.20
(郑吉昌 夏晴 作者:郑吉昌为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ccse)主任、教授、博导;夏晴为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ccse)教授)
1989
第一产业增加值
浙江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改变,增长将不可持续消费率长期偏低会使大量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最终失去需求支撑,造成投资和消费失衡,长期下去,不仅增长无法维持,而且会造成多方面的后果,影响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改善投资和消费比例
29.2
浙江能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创立新的区域竞争优势,关键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生产博时第三产业分红总值(gdp)
40.2
44.4
7.7
9395.00
23.0
6.5
2006
4941.00
45.8
浙江产业群以传统产业为主,不适应知识经济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不适应信息技术进步和产品档次提高的要求良好的服务业支持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大力发展相关服务支撑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整合作用,是作为浙江经济特色和优势所在的浙江产业群进一步发展,提升其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43.3
(二)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提升浙江制造业层次,打造"先进的制造业基地"
2593.71
7147.00
白癜风复发怎么办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