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被监测的31个指标中,评价值达到100%的指标有11个,比2012年多出3个

济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促进经济增长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

93.79

94.05

五、资源环境

100.00

2.环境质量指数

表三:民主法制方面四项监测指标评价值

表一:渭南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度监测结果

66.96

指标名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国家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当前我们要把全面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作为确定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依据,结合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全面小康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谋划,制定出渭南市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分解到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博时第三产业净值标中,增强规划引导,明确发展目标,落实部门责任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积极促进文化消费,培养和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探索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努力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

63.55

70.78

表六:资源环境方面四项监测指标评价值

(四)单位gdp能耗高,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68.45

79.83

71.07

4.工业劳动生产率(规上)

94.40

2013年

63.62

48.39

2013年渭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由2010年的3.64降至3.19,但仍远远大于2.80的目标值

7.农业劳动生产率

100.00

04.城乡居民收入比

100.00

2.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

(三)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09.卫生发展指数

在反映民主法治的四项指标中,基层民主参选率评价值和廉政指数评价值均已达到100%社会安全指数评价值达第三产业有哪些到88.27%,比2012年降低了5.52个百分点

5.互联网普及率

在反映经济发展的七项监测指标中,工业劳动生产率评价值和互联网普及率评价值均已达到100%农业劳动生产率评价值67%,比2012年提高8.5%,为增幅最大指标项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评价值为52.4%,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人均gdp评价值为38.93%,比2012年提高4.0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评价值为63.55%,比2012年提高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评价值为63.62%,比2012年下降3.34个百分点

34.85

指标名称

在反映人民生活的12项监测指标中,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个指标评价指数均已达到100%,提前完成小康建设目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评价指数为55.92%,比2012年提高13.25个百分点卫生发展评价指数第三产业有哪些行业为70.07%,比201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评价指数达89.44%,比2012年提高6.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评价指数为49.77%,比2012年提高5.07个百分点公共交通服务指数评价指标和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评价指数均小幅回落

1.基层民主参选率

70.07

围绕国家“调结构,促转变”的思路,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充分利用我省科研单位多、人才密集的科技优势,对渭南市企业进行科技嫁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技术与资源、引进与创新、改造与发展有机结合的办法,以科技促产业,以科技促经济同时强化产业分类,注重产业引导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大资源密集工业企业优化重组力度,坚决淘第三产业包括汰落后和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06.公共交通服务指数

81.68

(六)坚持节能减排,提高经济科技含量

4.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表二:经济发展方面七项监测指标评价值

77.98

02.失业率

100.00

三、对加快渭南市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思考

(五)城乡居民收入比增大,居民收入增长不均衡

从关中地区看,2013年渭南小康建设进程分别低于铜川1.61个百分点(2012年低0.3个百分点)、低于宝鸡7.78个百分点(2012年低3.68个百分点)、低于咸阳4.88个百分点(2012年低4.47个百分点)、低于西安18.46个百分点(2012年低19.41个百分点),渭南小康建设进程居关中地区末位,而建设进程差距在拉大

05.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2013年

74.37

2012年

二、民主法制

92.37

2013年渭南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9.6%,分别低于gdp属于第三产业的是和第二产业增速2.4和5.7个百分点,渭南第三产业发展远慢于全市经济及第二产业的发展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68%,2011年下降为31.42%,到2012年下降为29.95%,2013年则为29.9%第三产业发展保持了虽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但与总体经济比较相对缓慢

100.00

96.36

(一)明确建设目标,增强规划引导

86.39

100.00

(一)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小康指数达到68.45%

2012年

3.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

46.00

58.50

57.00

经济发展是主题,全面小康是目标尽管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市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组织方式都是严峻考验但综观全局,渭南经济发展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创造了不少难得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相继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关-天经第三产业是指什么济区“十二五规划”等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抓住机遇,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断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三、文化建设

38.93

四、人民生活

68.71

99.99

2013年渭南市认真落实国家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总方针,把文化产业放在更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渭南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建设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建设小康指数达到70.78%,比2012年下降0.29个百分点(这一指标回落主要是受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这个指标统计口径调整,导致评价值同比下降28.13个百分点所影响)

2013年渭南在整体经济运行趋缓、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坚持调整结构与扩大投资并举,协力开拓,积极创新,第三产业都包括什么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康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小康指数为68.45%,比2012年提高2.76个百分点

(二)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建设进程

80.90

导、能源化工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013年渭南市积极落实各项惠民增收政策,高度重视民生工程,以提高居民收入为抓手,通过一系列加强改善民生措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小康指数达到81.81%,比2012年提高3.83个百分点

2013年渭南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5.71亿元,提高到35.10亿元,增长12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评价值为52%,比2012年提高4.6个百分点2013年渭南市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由2010年的0.95亿元,提高到1.69亿元,增长238%,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评价值为70.51%,比2012年提高18.67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评价值92.37%,已达到较高水平

64.58

37.74

(二)第三产业占比较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渭南经

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9.77

2013年渭南市单位gdp能耗由2010年的1.78吨标准煤下降到1.59吨标准煤,能源消耗呈不断下降趋势,但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低于0.6吨标准煤的目标要求差距仍然较大2013年渭南市单位gdp能耗小康监测评价值仅为37.74%,为31个评价指标中评价值低于40%的3个指标之一

52.40

100.00

(五)提高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12年

(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康指数达到81.81%

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6.城镇人口比重

(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42.67

74.97

化;走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第二产业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要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

2012年

2013年渭南市坚持以节能减排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强化工程治污措施,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全年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财政支出累计达6.82亿元,全市资源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资源环境小康指数达68.71%,比2012年提高4.13个百分点

44.78

55.92

100.00

3.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

65.69

2013年

近年来,渭南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直稳步向前,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成效,站在离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六年的时间点上,回顾过去,成绩显著,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渭南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要必须在今后的六年里,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第三产业发展建议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地域区位优势,力争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宏大目标

88.68

88.27

80.16

2013年

100.00

100.00

100.00

2012年

2013年渭南市r&d经费支出13.23亿元,比2012年高出4.42亿元,比2011年高出11.48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0.99%提高到2013年的1.31%,但离小康建设目标值2.5%仍然差1.19个百分点

70.51

根据陕西省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市级统计监测方案》的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渭南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指数为74.97%,比2012年提高1.77个百分点评价值在80%-99%的指标有5个,比2012年少3个评价值在60%-79%的指标有7个,比2012年多出3个评价值在60%以下的指标有8个,比2012年少3个

2013年渭南市万元gdp能耗为1.59吨标准煤,比2012年下降3.81%,评价值为37.74%环境质量指数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评价值分别达到80.16%和100%的较高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指数评价值为57%,比2012年提高8.61个百分点

10.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52.00

03.恩格尔系数

表四:文化建设方面四项监测指标评价值

47.40

从渭南小康社会进程总体实现程度的五大方面来看,除民主法制较2012年下降外,其他四方面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96.50

100.00

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综合小康指数达74.97%

2013年渭南人均gdp为25327元,全省人均gdp为42692元,人均gdp与全省相差17365元这一指标评价值低于同在关中地区的咸阳市18.83个百分点,低于宝鸡市29.25个百分点

73.20

2013年渭南市委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创新社会管理方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平安渭南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民主法制小康指数为80.9%,比2012年回落5.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49个百分点(这一指标回落主要是受每万人拥有律师数这个评价指标同比下降18.26个百分点所影响)

35.93

(三)r&d经费支出占比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1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从全省看,2013年陕西省小康指数为80.74%,渭南低于全省 7.5个百分点,居于西安(小康指数93.43%)、延安(83.24%)、宝鸡(82.75%)、咸阳(79.85%)、铜川(76.58%)、榆林(76.11%)之后,排全省十市第七位

60.75

3.社会安全指数

68.23

49.77

67.00

82.64

100.00

指标名称

3.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改善民生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把富民始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优先位置,努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已出台的各项收入分配政策的同时,要根据渭南市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做好渭南十大民生工程建设第三产业发展建议,全力以赴地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同时落实各项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税费减免等政策,提高从业者技能和社会保障水平

100.00

51.84

2013年

(三)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小康指数达到70.78%

69.73

(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gdp量偏低

2013年渭南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一步加快,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31个监测指标中评价值低于60%的从上年的11个减少到8个,小康社会建设取得较为显著成绩但31个指标中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r&d经费占gdp比重三项指标偏低,单位gdp能耗较高、城乡居民收入比增大等问题都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关注

(二)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小康指数达到80.9%

常消费中的比重同时,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发掘农村文化市我国第三产业是什么场的巨大潜力,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消费的相关政策,带动和促进农村文化市场消费

0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12年

100.00

二、渭南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

0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2.廉政指数

100.00

4.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全面推进各项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

44.70

89.44

指标名称

2013年

81.81

4.每万人拥有律师数

0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指标名称

100.00

1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1.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一目标为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新蓝图2013年,渭南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市上下以第三产业是指什么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

表五:人民生活方面十二项监测指标评价值

(五)资源环境明显改善,小康指数达到68.71%

87.82

100.00

总体实现程度

26.52


白癫风医院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z/2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