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撰文指出

在吴敬琏的意见里,发展第三产业似乎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中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产业结构,都以服务业为绝对主导,低端制造业难觅踪影,农业近乎绝迹

费希尔发现,纵观世界经济史,对应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三个阶段,世界各国的劳动力总是先集中在农业、随后涌入工业,最后疯狂涌入服务业

如今,德国的一产只占gdp的1%,二产仅占28%,其余71%全是三产美国更为“夸张”,服务业占比接近90%

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动背后,是人的需求的变动

此种现象,让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种错觉:既然发达地区都以三产为主,那么反过来,集中精力发展三产是不是就能迅速发展?

服务业也有高低之分补鞋匠与医生、律师同属第三产业,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但在经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济学层面上显然不是一个级别

因此,吴敬琏就曾指出,地方政府对发展服务业有一个误解,即孤立地理解服务业,不是把服务业看作是在整个产业链中提升产业价值的服务活动,而是将之独立出来,单独作为一个产业发展,从而导致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和升级受到忽视

“在低收入阶段,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对吃穿所需的产品需求占主导地位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市场要素先从一产流向二产、再从二产流向三产的规律总结,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被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三产”铁律

如今,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提出,旅游业、餐饮业并非中国第三产业的重点,金融业、物流业、互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网以及各式的技术服务、中介服务才是重头戏这些“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可直接推动制造业升级,形成二产与三产的联动

街边的小商铺是服务业,路边的大排档是服务业,小区里的中国工商银行也是服务业,互联网上的阿里巴巴、写字楼下的顺丰快递全都是服务业……我们究竟要发展哪些服务业?显然,金融业、物流业、互联网业等含金量更高的形态,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提及的“现代服务业”

“一产”、“二产”都是生产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产品,而三产脱离了具象产品,在服务层面甚至精神层面为市场创造价值,如餐饮、旅游、交通运输、金融业、文化娱乐等

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总是沿着“一二三”滚动,而不能反过来?

“在人均收入高水平中国第三产业比重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大为扩展,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学者在大学教科书中严谨地阐述产业结构变动的原理

目前在中国大部分人的理解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普遍被对应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严格来说,这并不严谨

很遗憾,这种反向的推论是不成立的,至少是有缺陷的

(责任编辑:df083)

产业结构的异变只是一个结果,社会需求的改变才是先前的动因

“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三产占比很高但是经济却欠发达的地区我国中西部的某些地区,由于人口稀少,服务半径内的物流费用高,因此三产的增加值占比也很高”某学者撰文指出,仅用三产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是不可中国第三产业发展靠的

第二级产业则开始远离自然例如圈养猪牛是第一产业,但将猪牛宰割后拉到工厂制成一盒一盒的熟食罐头,这就是第二产业了

如今,各地都倡导发展第三产业,研究如何提高三产的比重,可是,必须明白:虽然第三产业是大势所趋,但是必须待到百姓消费需求达到了某个层次,才能顺水推舟地去发展某个层次的产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强求不得

例如,中西部一些旅游大省,旅游业的发达使其成为第三产业占比相当高的地区,可是却并没有改变它们欠发达的现状

产业结构由什么决定?

中国需要怎样的“三产”?

人们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产业的赚钱能力逐渐会变得远高于第一产业,随后,第三产业的盈利能力又会变得远高于第二产业市场经济向利润看齐,如同一根指第三产业是指什么挥棒,哪里赚钱哪里去,市场要素最终被导向第三产业

发展低端服务业对中国无所助益就以旅游业而言,观光旅游业在给许多省份带来gdp的同时,也带来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难以给像西双版纳和丽江这样的地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三大产业的概念是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的,在英文中分别指初级、第二级、第三级在费希尔的本意中,第一级产业指的是直接从自然界收获天然资源的产业,例如种植业、畜牧业、采矿业、采盐业、石油业,这些行业都是直接收获大自然的恩赐


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z/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