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经济见没见底不是最重

数据回暖,但别高兴太早

今天最重要的新闻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与备受瞩目的程度相比,其数据本身的亮点并不多——

GDP同比增长6.7%,与上半年持平。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7.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8月9月民间投资连续两月重回正增长。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8.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7月、8月和9月当月投资分别增长3.9%、8.2%和9.0%,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

1-9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同比名义增长2.5%,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与1-8月份持平,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8月9月民间投资增速都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一改此前两月负增长态势,重回正增长。

总体来讲,本季度的经济数据相比之前有所好转,用统计局的解读官方解读就是,今年以来国内工业行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但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是否见底?专家意见不一

最近几个季度,每逢政府发布经济数据,各方解读便层出不穷。毕竟中国经济的现状就如同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混沌且脆弱,每个人都想从几乎一成不变的哭声中分辨出他到底是饥是饱,是想睡觉还是想撒尿。

而“家长”们的意见略有不同,争议的焦点是中国经济究竟处在哪个阶段?中国经济是否见底了?

5月份,“权威人士”在谈及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周期时指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有人看到了经济向好的一面,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偏执看空中国经济必犯大错。

年以来,GDP连续三个季度维持6.7%,工业增加值在6%附近中枢震荡,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0-11%之间窄幅波动,均表明年经济已经见底,而且已经持续三个季度。

本季度数据最大的亮点是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回升。二季度投资明显下滑,成为拖累中国经济的重要原因。但8月份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同比企稳回升,8-9月投资当月同比均超过2季度,这是中国经济企稳的重要标志。

但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数据虽然好转,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如果站在供给侧的高度去观察,数据的好转只是一个总量的考虑,但不一定意味着结构的优化。而且,一些数据的反弹具有明显的季节因素和短期因素,缺乏持续性。比如,有人以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创年内新高来判断工业企业告别了最困难的阶段,其实,8月份利润增速高具有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因为去年基数太低,以及今年煤炭、钢铁价格的反弹。

中国制造业总体困难的局面没有改变,这一点,可以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制造业投资数据的背离来说明,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6%以上,但1到8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仅为2.8%,说明制造业长期投资看弱的态势没有改变。

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是PPI,虽然在9月份先于预期由负转正,但导致其转正的原因和煤炭、钢铁价格的反弹有关系,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钢铁、煤炭的反弹很难具有持续性。还有,9月份非金融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增加多亿,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融资需求萎缩的局面结束。

楼市调控发力,该怎样稳增长?

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起着支柱性作用,所以关于房地产的数据也是大家







































白颠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z/6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