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工业旅游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动力的重要力量。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均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50%,这也标志着我国开始迎来后工业时代。工业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旅游热点。
▲北京艺术区、上海M50艺术区、广州红砖厂艺术区▲运河五号码头▲运河五号鸟瞰图
作为常州实施“中部提升”战略、构建“运河历史文化产业带”的重要节点,“运河五号”串联起原有老街、老巷、老厂,提炼出“创意、记忆、工艺”的内涵,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三大主题,对运河沿岸的工业遗存和文化遗迹加以改造和利用。
上世纪30年代,三和布厂在大运河南岸的三堡街号诞生。这家常州纺织先驱是典型的“伴河而生”的老工业企业,在经历了从恒源畅到常州第五毛纺织厂的几代辉煌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逐步退出了现代工业舞台,在上世纪90年代停产后已沉寂了十几年。
为了留住历史的痕迹,利用老工厂转型文化创意产业。将原常州恒源畅厂、第五毛纺厂的工业遗存进行建设,改造成以设计服务为主要门类、汇集各类创意文化人才和企业的文化创意街区,命名为“运河五号”。“五”保留了“五毛纺织厂”原厂符号,在常州话中也是“我”的谐音,有鼓励年轻人散发激情、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之意。
街区内的老厂房、旧机器、废弃管道在改造后焕发出新的风采。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恒源畅历史陈列馆,翔实的展示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原创音乐、手工咖啡,让人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中体验现代生活的节奏。此外,园区内的LOFT办公楼、美术馆、摄影棚、设计中心、展览演艺中心、国际青旅等在老厂房斑驳的外衣下也一并迸发出勃勃生机。
“运河五号”自完成改造以来,举办了中外艺术家摄影展、书画展、民谣音乐会、创意市集等上千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文化创意活动,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成为常州文化的新名片。
“古运河畔老工厂,常州文化新码头”。繁华的城市,奔流的运河,昔日喧闹的纺织工厂,在满墙爬山虎的绿叶中,用老厂房、旧机器,向您轻轻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相关链接:
青岛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该市以“文化+工业”的模式,将文化注入工业,激发工业活力和创造力,打造城市品牌,发展工业旅游,为青岛旅游业和青岛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青岛的一些停产、破产企业就开始了转移工业设施用途(即保护性再利用)的尝试。他们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保留车间厂房的外貌,只做了简单的改造,就使闲置的工业设施以全新角色重新进入市场,从而使大部分旧有设施得以保留。原火柴厂改作“利津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原青岛橡胶六厂厂房改作装饰材料商场,原青岛靴鞋五厂、针织三厂的部分厂房改造成了商务酒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这种尝试更加科学化,被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原青岛丝织厂、青岛印染厂的旧厂房连同一条污水沟,被改造成集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天幕城”,并将青岛市众多历史优秀建筑的立面罗列其中,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绝佳去处;原青岛第二粮库库房、青岛自行车工业公司零件五厂厂房,被改造成文化市场,用于民间工艺品、字画、文物收藏品交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号称“青岛琉璃厂”的昌乐路文化街;北海船厂动迁后,旧有的部分设施被保留下来,改造成为奥帆基地,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沃尔沃国际帆船赛事等一系列重要国际、国内海上竞赛项目,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赞誉。
古色古香的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奥帆基地
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展览馆
有了成功的探索后,年,青岛市政府提出要利用得天独厚的工业优势,引导和发展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它以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通过让旅游消费者了解工业生产与工业操作等工艺生产过程,在满足旅游消费者基本旅游需求的同时,获得更高层次精神享受的过程,是工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作为新兴旅游模式,工业旅游搭建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平衡支柱,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方式,已经成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亮点。年,青岛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工业旅游现场交流会,明确提出要在几年中开发10条工业旅游线路。年,工业旅游作为青岛建设国际知名海滨胜地的16个旅游大项目之一被正式确定。年12月6日,海尔工业园、青岛啤酒集团、青岛港、京华饰品观光工场、青岛贝雕厂、双星工业园、华东葡萄酒庄园、金王工业园、可口可乐工业园9家企业被市旅游局授予“青岛工业旅游示范点”。政府的高度重视、旅游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加之工业企业的重点推进,使得青岛的工业旅游走在了全国前列。
作为一个品牌城市,青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来青岛工业旅游,这不仅宣传了企业形象,提升了企业品牌知名度,还把游客变顾客,促进了销售,提高了效益。同时,工业旅游也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为青岛进一步打造品牌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啤酒博物馆从百年老厂到工业旅游样板
在描述青岛这座旅游城市的文字中,有两句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康有为笔下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再一个便是青岛人都认可的“青岛有两种泡沫,一种是大海的泡沫,一种是啤酒的泡沫,两种泡沫皆让人陶醉”。这道出了啤酒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青岛的大街小巷中都弥漫着啤酒的味道,在每年的8月,源于青岛啤酒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已经成为这个品牌带给这座城市的激情狂欢。
青岛啤酒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登州路56号。如果单从外观上看,这两幢年建厂初期的红色建筑,与遍布青岛市老城区的西洋建筑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若不是旁边啤酒厂高耸的发酵罐与空气中浮动的酒香,人们很难把这两幢装饰精美的老建筑与多年前的啤酒生产厂房联系在一起。而正是在这里,不仅孕育出了青岛人引以为傲的啤酒泡沫,也记录着中国近代民族啤酒工业的发展史诗。
从年开始的这段酒香,啤酒厂的经营虽然几经变化,厂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生产从未停止过,两幢红色德式建筑保存至今,分别为当时的综合办公楼和酿造生产车间。当年的英德商人可能不会想到,如今,老厂区内的红色厂房,已成为青岛啤酒博物馆。除了今天青岛啤酒博物馆这片红色的厂房,当时远涉重洋到达青岛的还有全套德国进口的酿酒设备。在博物馆B区实物展区,重现了当时的生产场景,包括生产用的中国最早的糖化锅、煮沸锅、滤过槽、发酵池和橡木桶等老设备。
尽管对于青岛啤酒来说,并不需要这个博物馆赚钱,但青岛啤酒博物馆却在运营13年间创造出了45.58亿元的品牌价值,它以传播文化为核心,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仅年,青岛啤酒博物馆旅游收入超过万元,有超过60万国内外的游客在此流连忘返,一边品尝现代化啤酒生产线刚刚酿制出的啤酒,一边漫步在上世纪初的车间,追溯啤酒生产的历史。
年4月,青岛啤酒博物馆首家通过国家旅游局“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验收,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青岛啤酒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工业旅游项目中成熟度最高、与国际接轨程度最高、对海内外旅游者都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点,是国际一流的工业旅游景点,堪称中国工业旅游的样板。”在中国品牌大会发布的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青岛啤酒博物馆成为一匹来自旅游界的黑马,备受瞩目。
推行品牌战略以文化力启动经济力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文化的自发形成和自觉发展,形成了一种力量,即“文化力”。经营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把文化当作资源来经营,以文化力启动经济力,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企业发展和品牌形成的重要途径。
正是因为有青岛市委、市政府始终以“有形之手”牵引品牌经济不断升级,加上企业的实力和魄力,才使青岛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由名牌产品到名牌企业,由名牌企业到品牌经济,由品牌经济向社会各领域延伸、辐射,进而建设品牌城市的发展之路,以文化力启动经济力,推动了青岛经济的快速增长。
编辑:苏苏
长按图片,识别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