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旅游业发展,是对“两山理论”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今年5月,我区召开史上首个旅游发展大会,发展大旅游已然成为我区“擘画橘乡盛世新图”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势而谋:竖起旅游创新之旗
立足本土实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建设文创型山水度假城市为目标,黄岩提出构建“健康旅游”“工业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三大旅游特色版块。
健康旅游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旅游+休闲”“旅游+养生”的生态旅游。目前我区十分火热的乡村休闲旅游,就是通过挖掘农业基础,形成‘旅游+农业’的新业态。
我区西部山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负氧离子平均值每立方厘米可达个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可以打造几条以‘吸氧’‘洗肺’为主题的健康旅游路线。
工业旅游就是将工业制造融入到旅游中,充分发挥我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上郑乡的铅锌矿工业遗址,原有厂房和职工宿舍遗存到现在还保留比较完整,可以打造成集文化创意、工矿探奇等为一体的特色“名片”。
此外,智能模具小镇、模塑工业设计基地、老果酒厂等,资源条件也都非常好,可以结合旅游功能,让游客既能游玩,又能亲身体验制造工艺流程。
在宗教、文化旅游方面,我区目前正在着手打造一个集精品柑橘生产基地、农旅融合示范区、城市特色公园为一体的城市橘园(贡橘园)项目,今年将启动一期工程建设。
此外,委羽山、广化寺、五洞桥、孔庙等一大批具有历史性的人文景观,都是我区宗教、文化旅游版块的优势资源。
顺势而为:补齐旅游服务短板
在我区大手笔谋划下,市域铁路S2线、S(82省道)延伸线北洋至宁溪段公路、国道黄岩民建至北洋连接线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正向西部延伸。
西部与仙居、永嘉连接的两条快速道也正在谋划中,这些交通项目一旦落地,将直接助力大旅游发展。
在大旅游的发展中,我区“创A创星”工作从未停步。目前有3A景区3个,四星级旅行社2家,三星级饭店4家,按五星标准建造酒店2家。
今年,屿头乡柔川景区4A创建工作已经完成等待省旅游局验收通过,九峰景区拿到了创4A景区资格。下阶段,还要继续加强星级旅游饭店、绿色饭店、特色主题酒店、星级餐馆、星级旅行社等品牌创建活动。
针对旅游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黄岩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轮训和继续教育力度,为旅游品质提升提供人才保证。
乘势而上:点燃旅游腾飞之火
发展大旅游不仅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拉动大众消费的“应势之举”,也是我区裂变发展、赶超发展的“应需之举”。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我区第三产业的比重日益增加,已经实现三次产业比重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战略性调整,三产整体结构日趋合理,财政质量显著提高。
旅游的发展,让西部山水焕发出愈加夺目的光彩,柔川景区、富山大裂谷、布袋山景区等一大批精品旅游景点的成功打造,为西部聚集越来越多的人气,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随着景区的开发,大旅游催生的民宿型农家乐,已成为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新兴产业。年我区“农家乐”接待游客万人次,营业收入高达1.44亿元,同比增30%以上。
来源《今日黄岩》,有删改,原标题《“山水黄岩”建设妙笔生花》
回眸半年攻坚 见证黄岩变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