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国务院为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战略目标,争取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达5万亿。而年中国体育产业年增加值仅亿元,占GDP0.6%,行业空间巨大。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目前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7:3,体育服务业目标占比为50%以上。体育服务业内容丰富,包含休闲健身、竞赛表演、场馆运营、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博彩、体育传媒、体育旅游、体育保健康复等。
一、体育产业服务化概念
由原国家体委制定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年)中提出体育分为三大类别:第一,体育主体产业类,指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对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指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指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它各类产业活动。这是最早的系统性官方的定义和分类。
国家统计局设管司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提出,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其中明确指出包括体育。按照此划分方法,第一类体育主体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二类相关用品生产经营则属于第二产业,第三类则是政府参与的体育事业。
体育主体产业可称为体育服务业,其包含休闲健身、竞赛表演、场馆运营、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博彩、体育传媒、体育旅游、体育保健康复等,具体参考下表。
其他制造基建相关的配套产业则包括体育服装、体育鞋帽、体育器材、体育食品、体育饮料、体育建筑等。
二、体育服务业占比低,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年和年的两次体育普查中,体育服务业的占比分别为21.64%和37.43%。最近一次的全国普查数据将在年5月公布。我们根据各省市的数据判断,体育服务业的占比仍然较小。目前福建省体育增加值中98%是体育用品生产制造,而一线城市体育产业结构明显更加优化,北京市体育服务业占比可达56%。
从以上数据和地域差异中我们可以得出,全国范围内体育服务业占比很低,服务业占比提升是大势所趋。年10月国务院指出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文件起草人之一、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中体育服务业占比不到30%,保守估计到年体育服务业占比将超过50%,尤其是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体育服务业占比甚至会达到60%至70%。”我们认为,服务业中各细分领域的目标产值和占比将在细分领域政策中逐渐明晰。
三、新兴体育项目皆以体育服务业为主
IT桔子和36氪的统计显示,截止年4月共有56家体育创业公司公布获得融资。创业公司的主攻方向均为体育服务业。按照类型统计,兴趣社交和运动社区成为高频词汇,相关的项目分别达21个和16个。其次体育媒体和智能硬件也备受追捧,相关项目均为11个。按项目统计,其中综合25个,足球7个,户外2个,跑步3个,篮球2个,高尔夫5个,汽摩1个,骑行4个,健身5个,搏击1个,滑雪2个。
从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投向可以看出,体育服务业将是体育产业中最具价值的明珠。
根据资源获取和经营难度,我们将体育产业里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层。顶层为赛事和娱乐部/运动队;中层是传媒、版权、中介、彩票、培训等;底层是大众休闲健身、用品制造等。公司可以由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式切入体育产业。
从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案例出发,我们首先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白癜风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