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营销保健品的通病:单方面放大功效营销;推广环节因为不专业而断章取义;消费者无法及时得到专业指导而焦虑消费+怀着美好愿望消费。总之,吃肚子里的保健品,还是慎重为好,因人而异,因身体阶段性需求而异,最好有专业指导,但肯定不是不良商家和并不专业的营销者。
姜黄被人类使用已有多年历史,属于姜科植物,咖哩中黄色的来源就是它,在古印度及中国医学都曾使用姜黄来治疗发炎性疾病。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Curcuminoids),虽然只占总重量的3%,但却衍生临床药用价值,传统中医一直用它治疗消化不良,黄疸,痢疾,关节炎及胸部充血等多种疾病。
如果无法得到专业指导,如何补充姜黄素?划重点:食疗!
姜黄是什么
多年生草本。叶2列,长椭圆形,长20~4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花茎由叶鞘内抽出,穗状花序圆柱状;樱部苞片粉红色,下部的绿色,内含数花;花萼绿白色,具3钝齿;花冠漏斗形,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上面1片较大,长圆形,略成兜状;唇瓣长圆形,3浅圆裂,黄色;药隔基部有距。蒴果膜质,球形。花期8~11月。
栽培
主产四川、福建、广东、江西。
采制
冬季或早春采挖,洗净,除去细根,煮或蒸至透心,晒干。
性状
根茎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有皱缩纹理和留有叶痕的明显的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内皮支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功能主治
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本品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有的具短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辛、苦,温。归脾、肝经。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3~9g;外用适量。
置阴凉干燥处。
2姜黄怎么吃
1、姜黄炒饭
食材:白饭两碗、青豆、红萝卜丁、香菇丁、木耳丁、青椒丁、红椒丁各2汤匙、姜末半汤匙、姜黄粉1茶匙、生抽1茶匙、盐少许。
做法:热锅放适量油,下所有蔬菜拌炒,下酱油和少许盐;下白饭,中火翻炒至饭粒分明,再下姜黄粉炒至均匀即可关火品尝。
2、姜黄炝莲藕
食材:莲藕、姜、美人椒、米醋、白糖、麻油或橄榄油、盐、花椒粒
做法:首先我们将莲藕刮掉外皮,用盐开水浸泡,将姜黄切成丝,准备好之后,倒入橄榄油到锅中,等待锅热,将莲、藕姜、美人椒翻炒即可。
3、姜黄豆腐凉拌鱼腥草
食材:鱼腥草、姜黄豆腐干,常备调料。
做法:将姜黄用盐水浸泡消毒,然后切丝,黄豆腐切片,小葱切葱花,蒜拍扁后切沫,香菜切碎。根据自己的口味拌入调料就好了。
通过上文小编给大家介绍了新鲜姜黄怎么吃相关内容,我相信大家已经垂涎三尺,那赶紧试试吧。
3姜黄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姜黄芭蕉目,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茎很发达,根粗壮,末端膨大呈块根;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叶顶端短渐尖;苞片卵形或长圆形,淡绿色,顶端钝,花冠淡黄色;花期8月。
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又可提取黄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黄素可作分析化学试剂。
性味
辛苦,温。
①《唐本草》:味辛苦,大寒,无毒。
②《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
③李杲:味苦甘辛,大寒,无毒。
④《东医宝鉴》:性热,味辛苦,无毒。
归经
入脾、肝经。
①《纲目》:入心、脾。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厥阴。
功能主治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治心腹痞满胀痛,臂痛,症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跌扑损伤,痈肿。
用于气滞血瘀的胸腹痛、痛经及肢体疼痛,常配元胡、香附。
①《唐本草》: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
②《日华子本草》:治症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跌扑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
③《本草图经》: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
④《纲目》:治风痹臂痛。
⑤《本草正》:除心腹气结气胀,冷气食积疼痛。
⑥《本草述》:治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脘痛,腹胁肩背及臂痛,痹,疝。
⑦《医林纂要》:治四肢之风寒湿痹。
⑧《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健胃药,有利胆道及肝脏之消毒作用。用于黄疸,胸满痞闷疼痛。又为止血剂,治吐血、衄血、尿血,并治痔疾。外用于脓肿创伤。
4姜黄素的副作用
作为一种天然产品,人们普遍认为消费姜黄没有副作用,甚至临床试验也已证实每天少量消费姜黄是安全的。但如果摄入方法不当,仍然可以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姜黄素的副作用之一是接触性皮炎。这种皮肤病通常是从红疹开始,然后在24-72小时内消失。在不加治疗的情况下,皮肤会持续性瘙痒和灼痛,还有可能在以后发展成水疱或荨麻疹。
轻度肠胃疼痛是大剂量和长期消费姜黄素容易引起的另一个副作用。由于经常用于治疗烧心和胃酸过多,因此超出建议剂量可以导致反胃,甚至呕吐和腹泻。
姜黄素有刺激子宫的作用,并有可能导致月经出血增加。这两个因素尤其容易给孕妇带来流产风险。因此不建议在怀孕期间消费姜黄素。
姜黄素的负面影响还包括增加出血风险。由于这种物质能减缓血凝过程,因此不建议存在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消费。此外,与抗凝血剂等药物一起服用还会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所以在手术前后两周时间内不要消费姜黄素。
大剂量摄入姜黄素的另一个害处是可以导致肝脏和胆囊中毒。实际上,如果已经存在胆结石,消费姜黄素只会使问题更严重。
糖尿病等特定疾病患者服用姜黄素特别容易引起一些严重副作用。许多研究已证实姜黄素能降低血糖,如果糖尿病人本身就服用控制血糖药物,消费姜黄素很容易引起并发症。此外,姜黄素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服用降压药的人也应该避免。
综上,再次划重点:
什么人可能不适合吃姜黄素?
1.孕妇及哺乳妇:目前尚未有姜黄对于怀孕或哺乳妇女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若想要摄取建议询问医师的意见
2.胆结石或胆道功能异常者:姜黄会促进胆汁分泌,因此胆结石或胆道异常患者而言可能不适合补充。
3.有服用抗凝血剂的患者:虽然目前发表的实证医学文献中没有指出姜黄素与抗凝血剂的交互作用,但因为姜黄本身就有抗凝血的功能,所以若您有在服用抗凝血剂,须小心使用姜黄。
4.糖尿病患者:有服药的糖尿病患者须小心使用姜黄,因高剂量的姜黄可能具有降血糖的效果,因此若同时有服用降血糖药物,须小心发生低血糖。
5.胃食道逆流或其他胃部疾病患者:因姜黄会导致部分人出现肠胃道症状,因此不建议有胃部疾病的人服用姜黄。
6.缺铁:在细胞模式中发现姜黄会螯合铁,而在小鼠模式中让在缺铁边缘的小鼠摄取姜黄,发现会让血比容、血色素、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中的铁全部都下降,且有剂量效应,也发现小鼠肝脏及脾脏中的铁含量较低,虽然目前尚未有人体实验证实,不过推测在缺铁性贫血边缘或已经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也许不适合摄取姜黄补充剂。
7.手术后:因姜黄具有抗凝血活性,因此在手术后不建议摄取。
8.草酸钙结石患者:人体实验发现让健康受试者每天摄取3.2g姜黄4周后,尿中草酸的浓度会显度较高,因此建议有草酸钙结石的患者应避免高剂量的姜黄摄取。
9.肝、肾功能不全者:安全性仍未知。
(没有专业指导食用保健品是有害健康的行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