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70126/5212240.html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44(川乌天雄)
热性药
9、川乌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韭菜子这味药。
知道它能助阳气化水湿,而达到治疗白带异常,小便频数,遗精滑精的效果。
但前提是病人要下焦虚冷,命门肾阳不足,这样的话,不管是腰膝酸冷,还是盆腔积液,或者男子漏精,女子带下,都可以用韭菜子。
《千金方》上记载,治梦遗泄精方,用韭菜子打粉,温酒送服,每日三次,立效。
而《经验方》中也记载,病人阴茎强硬,精流不止,刺痛不已,这种病叫做强中,是肾中堵塞所致。
用韭菜子、破故纸各一两打粉,每次用三钱,水一碗,减负,一日三次,很快就停止住了。
《黄帝内经》上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又说,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
所以你表面上看是阳气不萎,精化外流,实际上是阳气不能固密所致,是肾中封藏不好,所以用韭菜子、破故纸这些种子类药来助肾封藏,助阳气化。
韭菜子还有一种功效,比较少人知道,它能温中降逆。
所以它跟丁香常一起用以治疗呃逆,当胃中虚冷时,就不想要食物,气不能够纳下,这时我们就会用丁香、砂仁,或者韭菜子一起连用,打开胃肠下行的通道,这样呃自降逆自除。
甚至有些中医杂志报道,单用韭菜子治疗顽固性呃逆,神经性呃逆,发现效果都不错。
就直接用研粉的韭菜子,以温开水送服,每次三钱,很多呃逆在当天就止住了。
大家想想这是什么道理?
就是温中下纳的作用啊!
你看像桂枝这些辛温之药,它是温中外散的,而韭菜子、小茴香、砂仁这些药,它也辛温,而它是子类药,偏于下降下沉,所以它们善于温中下纳,有助于把水谷外下送,而不至于上逆为患。
这就是为何脾胃中泛清水,也会用到韭菜子、砂仁的道理。
它跟下焦白带白浊是一样的用药,所以中医看的是病机,看的是阳不化气,看的是谷道不降。
你只要把阴阳寒热分清辨明,你用药的选择就太多了,所以我们其实讲一味药就等于讲一堆药,讲一种病,就教大家治疗各种病。
故而古人说,你真正学习,学到点子上了,进入了状态,完全可以一理通兼百理融,可以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样越学就越轻松了。
好接下来我们讲川乌这味药。
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
川乌是什么药呢?
对风湿痹症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原来川乌是鼎鼎有名,附子的“母亲”,也就是说附子的母根,就是乌头。
附子只是附身在乌头旁边的根块,自古就有附子逐寒,乌头祛风之说。
所以回阳救逆散沉寒用附子,祛风除湿治痹痛用乌头。
下面我们要讲的天雄又不同。
天雄是乌头不长出附子,不旁生出根块,多年后变大,像独头大蒜一样,它的力量不会分散溢出来,药力集中峻猛,温补之力更为专注而称雄。
我们现在来讲乌头。
乌头辛温有大毒,功专,祛风湿,温经止痛。
所以不是专业医师,或者对中医辨证用药经验不够的爱好者,不要轻易使用。我们学习这味药要先把这味药的功效思路理顺。
大家看,像川乌,它喜欢生长在天寒地冻的地方,甚至有些地方积雪数尺,一般植物都不容易生存,它都可以富有生命力地顽强生长下去。
它是不怕冰冷霜雪的。
有一团热火在胸中。
所以对于一些风湿痹症历节痛风,顽固偏头痛,常常少不了它。
记住,是最顽固的风寒痹症,一般轻微的风寒痹症还用不到它。
只有风湿痹症,反反复复,久治难愈,这时祛风湿,散寒冷力量最凶的,就是这乌头了。
所以由于它大温大热,偏性具足,才能够力挽狂澜,故而入汤剂时,应该先煎一小时,水要放足,这样可以大大减低它的偏性。
有一种使用乌头比较好的经验,既可以用它来治疗风湿痹症,也可以降低毒性,就是用乌头蜜,你用乌头加蜂蜜先煎半小时,再下其他药同煎,这样煎出来的药汤,不仅毒性减低,而且治疗效果绵长。
因为蜂蜜就有解毒,有甘缓的作用。
如果不小心用这味药或者煎服不当,引起中毒,表现为头晕舌头发麻,流口水,恶心呕吐,可以迅速用蜂蜜来冲凉开水服用。
当然这种方法对于一般轻微的中毒效果还可以,所以大家学习中药先要分得清偏性大小,切忌胡乱尝药。
张仲景《伤寒论》里头有乌头汤,就是专门治疗顽固关节痹痛的。
乌头汤里头,为何要用乌头配黄芪呢?
大家想想,风湿痹症是怎么形成的?
如果想明白后,你治疗用药一定会照顾到正邪两方面,为什么同样生长在一个环境里,做同样工作,有人就风湿痹症,有人就身强体壮,主要是气血不同引起的。
气血充足者,肌肉固密,百邪不侵,肌表像有一重金钟罩一样罩住。
气血不足的,漏洞百出,如同鸡蛋壳破了洞,就被苍蝇叮进来,又如同茅草房千疮百孔,一刮大风,里面就刮小风,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
所以不要抱怨气候太差,不要埋怨风雨太大,而是你自己的房子身子不牢固,你看人家高楼大厦怎么会怕风雨。
你的地基差,底子薄,所以寒来暑往,气候变化,身体都消受不住。
你身体肌表正气不够固密,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当你阳气脏腑都不够用时,哪里有多余的气血供应到肌表毛孔去濡养呢?
所以风寒湿邪就容易长驱直入。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何张仲景虽然立乌头汤治风湿痹症,必须是用黄芪、甘草大补气血,使身体正气充足,资粮丰富,进而再配合乌头,去攻逐寒冷,搜风祛湿,消除痹痛。
所以这个乌头汤,你可别小看它有攻有守,有动有静。
用黄芪、甘草守住正气,用川乌、麻黄,攻逐寒痹,这样正气日益壮大,寒痹日益消去,关节血脉得到气血的充养,寒湿之邪从毛孔被赶出去,局部屈伸就开始灵活,不再那么疼痛。
所以张仲景立无头汤,不是给我们传秘方,而是给我们传法,所以我们治疗一般风湿痹症,大都是先补其虚,再逐其风寒湿痹。
这两个大思路,向内把气血补益,向外把邪风疏利,扶正祛邪,病痛就容易消去,不然的话,你只是用风药祛风湿,用大温大热的阳药逐寒冷。
你不怕风之不去,寒湿之不利,就怕它们随后又回来。
所以我们用黄芪、当归、甘草,这些来托扶正气,再配合麻黄、桂枝、羌活、独活来驱逐风寒湿痹。
这样治起病来,就容易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大家看到乌头汤,要学到乌头汤法,而不是觉得没有乌头不行,没有乌头我们用起扶正托邪之大法也可以。
你看大部分祛风除湿的名方,都是一边补益气血,一边驱逐风湿,这种内壮外托的大思路,是治风湿痹症的捷径,也是治疗各种疑难病的一天原理。
这条大原理并不是张仲景自创的,而是他从读《黄帝内经》里头悟出来的。
《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是说,一个人正气充足鼓荡,一般风寒湿冷,根本进不来,风寒湿冷能够进得来的话,已经说明正气不足了,所以风寒湿冷一定要扶正,扶正气才是治病从始至终应该唱的主题曲。去年有个病人吃了很多止痛药,但风湿痹症却反反复复,我们一搭他的脉,细弱,手都是凉的,一看就回到他脾胃不好。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很多风湿痹症的病人脾胃都不好,因为脾主四肢,为水谷生化之源,气血治大本营,四肢皆禀气血于脾胃。
当你脾胃吃伤后,它产生的气血,在五脏都不够用,就很难分出多余的气血去荣养四肢,因为人体有自救功能,有优先供应重要脏器的机制,它宁愿让你脏腑里头保持温暖,也不把多余的热量发散到四肢去。
所以病人四肢凉,反应他脏腑阳气不够,分流不出来。
这时你如果还给他用大量祛风湿止痹痛的药,那么像这些风湿药物,大都偏性大,容易败胃伤胃,结果风湿痹痛还没开始治,脾胃消受不了,胃病又来了,这叫旧病未去,新病又起。
所以治疗应该很谨慎,真正治风湿痹症,不是靠药物去止痛,而是靠你水谷精微敷布到四肢去,取代风寒湿,你如果不把病人脉象变大,不把他脾胃脉将强,那么他风湿痹症就会没完没了。
所以我们给他开八珍汤,平时叫他吃陈夏六君子丸,完全是调补气血,健运脾胃,没有用一味药可以去祛风除湿止痹痛,结果他反应说,比止痛药好多了,人体好像更有劲去干活了,也没有那么怕风冷了。
这就对了,一旦身体进入良性循环后,就应该慢慢加大运动量,通过活动四肢,把脾胃水谷津液,引到四肢来,这叫持中州,灌四旁。
所以风湿渐去,脾胃日强,病痛渐减。
所以有些人说,风湿痹症没有办法根治,当然你如果不懂得养好脾胃,那么当然一辈子都治不好风湿痹症。
你如果隔三岔五就熬夜喝酒,大鱼大肉,把脾胃吃伤了,基本上每天都有吃撑吃胀的时候,那么告诉你不要说是风湿痹症,就算是简单的鼻炎头痛,也反复好不了。
疾病之所以那么容易反复,是因为人们完全不知道养生的道理。
都在折腾自己的身体,这方面的保健养生之法,我们已经谈论很多了。
希望大家学习药物时,更要以药物为载体,看到背后如何保健养生,这样被你再去遣方用药,效果就更神了。
所以有些年轻人,也喊风湿痹痛,我们还没给他怎么用药,就让他好过来,为什么?
因为你知道他是怎么得的,你就知道怎么截断扭转,现在风湿痹症,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得来。
第一冷饮生冷瓜果凉茶,常服久服,寒凉败胃。
第二空调痹阻脉孔,使汗水出不去,身体的一些浊阴难以排泄,瘀积在局部,不通则痛。
第三很多年轻小伙子,打完球或跑完步后就立马洗冷水澡或者喝冰饮入空调房,表面上是很冰爽,很潇洒,实际上是最大地折磨自己的身体。
你把烧杯烧红,放在冷水里它就爆了,你身体在运动完后就处于热胀烧红状态,你一下子凉饮冷水空调下去,你的心脏就急剧收缩,脉管被冻结,涩滞难通,你身体又由于大量运动,产生的热气汗酸,本来要排出去的,被迫停止,堵在骨头里,骨头就容易酸,甚至发生炎症,堵在经络里,经络就不通痹痛,堵在肌肉里,肌肉就会乏力,堵在皮肤里,皮肤气血就会不好。
所以现在人虽然聪明,但并不智慧,聪明是聪明在欲望的享受上,说他们不智慧,是因为不懂得过一种健康自在的生活。
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知道人体毛孔,八万四千多个,是身体脏腑的窗户,我们讲到麻黄那一节时都知道开窗户很重要,身体的废气必须要靠身体汗孔窗户来排,废水要靠尿孔膀胱来排,废渣要靠肠孔大便来排。
你如果一天堵塞不排,或者排泄不畅,你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说,现在人尽干些塞窗户堵下水道的傻事儿。
所以堵得到处臭气熏天,病痛才那么多。
怎么说是塞窗户堵下水道呢?
大家看,运动打完球后,一跑到宿舍赶紧把窗户关上,把空调打开来,中医认为有什么外环境,就对应什么身体环境,你把窗户一关,就对应毛孔在收缩,你把空调一打,毛孔就收缩得更厉害,因为热胀冷缩,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
本来汗酸这些臭浊要借毛孔排出体外的,你现在可好,把他们统统都留在身体。
这不是尽干些留住疾病的事吗?
结果热气从骨头往筋,往血脉,往肉,往皮肤,层层蒸发推陈出新的通道被堵住,严重的因此骨头都会出现病变。
骨质增生,长骨垢,椎间盘突出,只是小问题,严重的因为长期伤寒,骨头里面的浊阴不能借助汗透出体外,那会得各类疑难重病,在张仲景眼中,万病伤寒论,你连骨癌都有可能是伤寒的产物。
因为从大处着眼,因为骨头不能向外层层推陈出新,就是你外周长期被汗邪所闭,汗出不畅,邪气没有一个畅快的出路。
它在里面当然要制造事端,犯上作乱,搞得翻天覆地,你没法安枕。
为什么古代行军打仗,围上三面,也给邪一个出路,这样就能把它们彻底赶跑。
但是现在空调冰箱的发明,看似好,也是把双刃剑。
你享受了它的便利,不能够看到它们舒服了汗水外出,邪气外出,反而把风寒湿痹病关在体内。
所以很多大病都是起于长期汗出不畅所致,故而你每天保持微汗,半到一个小时,是养生保健的不传之秘。
这个秘密张仲景最了解最清楚,因为他把这个心法用于风湿痹症的治疗,他在《伤寒论》上说,治风湿不能不出汗,也不能出大汗,要微微出汗,这样气通血活,风湿俱去。
所以你如果用药能把握住这个火候,让病人从脏腑里头往肌表外面微微出汗,推陈出新,那么你掌握的不单是治风湿的捷径,更是治疗各种疑难病的一条捷径。
关于如何用汗法起大病,汗法要汗到什么程度,用哪些药物,如何通过练功保持微汗状态,哪些功法最容易让你进入微微出汗。
这些都要大家一起去思考,大家把这几个问题理顺后,对于疑难杂病的治疗又能够上一个台阶。
为什么古人说,诸症当先解?
为什么说,善治者治皮毛?
为什么说,八法之中,汗法第一?
为什么说,张仲景最善于运用汗法?
这汗法不单是治感冒,而是恢复身体新陈代谢的第一壮举,懂得小劳四肢,微动温衣,处于微微汗出状态的人们,他们是真正善养生者。
而那些好吃懒动,畏惧出汗的人,疾病就喜欢上了他了。
好川乌这味药,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10、天雄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川乌这味药,这味药味辛大热,有大偏性大毒,正因为如此,它却有大用大功。
最严重的风寒湿沉聚在筋骨下面,川乌以它善于辛热之性升散开来,乃治疗风寒湿痹最厉害的药品之一。
所以张仲景用乌头汤治白虎历节疼痛,这种风湿关节痹痛,剧烈厉害得像被老虎咬那么强,真是让人痛不欲生。所以用川乌来屡起沉疴。
但大家不要轻易去试药,必须深懂得药物炮制,以及煎煮之法,还有辩证准确的医生,才能够用之。
就像哟一匹烈马,你千万别去驽驾,你必须深懂得御马之术,才可能驯服成为千里马为你所用。
其中我们跟大家提到,炮制川乌最好是用蜜,制作川乌蜜,既有利于药效持续发挥,也能够减少毒副作用。
但是我们跟大家提到,是不是风寒湿痹痛,我们仅仅用强大的温阳药或者风药,比如川乌这强大的温药,麻黄这像青龙般的风药。
这样组合在一起,是否就能够治好风湿?
其实不然,为什么?
不患风寒湿之不去,而患风寒湿之复来。
你如果正气不足,把风寒湿赶出去,它随后又进来,就像你房子漏洞百出,四处都招风,你只有把千疮百孔,补益起来,在肌表布一重金钟罩,让正气充足,才能够从根源上达到防止风寒湿痹痛的效果。
所以张仲景的乌头汤里头,除了川乌、麻黄,疏散风寒湿之外,还有黄芪、甘草补益正气,芍药养阴血,缓急止痛。
这样强强联合,扶正祛邪,才能把风湿根治。
所以单方面祛风湿还不够,就像为何很多风湿痹痛的病人,买了各种风湿膏药,来贴贴,贴的时候舒服是舒服些,因为里头有川乌草乌,这些大辛大热之药,迅速把局部痹痛祛除。
古人说乌头这味药,其性疏利迅速,能开通关节腠理,驱逐风寒湿之力,极为快捷。
但是这么快捷的药,你把风寒湿驱逐出去,没有把正气鼓舞出来,你还是会再赶上风寒湿。
故而长期的健脾胃固本,益中气培元,使四肢都能够禀脾胃水谷精气,自然气血会去取代风寒湿,风寒湿在身体就留不住了。
所以我们发现,来看风湿的病人,没哟几个脾胃是好的,你再用一些霸道的祛风湿药,急功近利,想尽快帮他治好,反而因此伤了脾胃。
想要快,反而慢。
所以治风湿戒急戒躁,要缓缓来。
只有不断地扶正,适当的时机祛祛邪,才是自始至终应该唱的主题曲。
好接下来讲天雄这味药。
《药性赋》上说,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
天雄这味药,它是乌头单独生长的,性味跟乌头大抵相同,有大毒,但天雄壮阳散寒之力更足。
一个人它制心一处,就能把工作学习做得更好,如果分心多处,就很难把事情做得好,所以古人说,心逐二兔,则一兔不可得。
药物有主根跟旁支,好比如说人参,你主根足大,药劲就强,太多分须就分散了药力。
我们学习中医也一样,心无旁顾,更容易进入医门来领略中医之大美。
天雄这味药,既能散寒除湿,又能帮助身体把阳火点起来。
所以病人有风寒湿痹,以及阳虚阳痿,津液清冷,都可以用它。
这里讲天凶时,要跟大家讲到壮阳的一条方便法门。
很多人一想到壮阳,就想到鹿茸、狗鞭、人参、附子。
想到去用药物给身体点火,拼命地点,往往事倍功半。
而我们不同,大家要注意,阳的对立面是什么?
是阴啊!阴湿重,你阳气势必发不出来,这叫阴阳对立制约啊!
所以损其阴寒潮湿之象,那么阳气自振。
去年海南有个病人,体质差,晨勃无力,我们听说他大便不成形,偏细,于是先不给他壮阳,叫他买参苓白术丸来吃,结果吃了半个多月,病人反映说,大便刚吃,三天就成形了,现在每天晨勃都明显,身体整天精力也充满,并问我们给他用的药是比较好的壮阳之药。
我们笑笑跟他说,那是健脾除湿的,帮你运化水谷,没有一味是去壮阳的。
病人疑惑地问,那为什么我明显感到阳气充足呢?
我们跟他说,白术健脾除湿,运化水谷,你的精气阳气生于水谷。茯苓除湿下行,湿盛则阳微,湿微则阳盛。
当你身体周身是湿邪,舌苔白腻,脉濡缓,大便稀时,就像潮湿的木头,你怎么去壮阳点火也烧不着。
所以只有一个办法,把木头风干晒干,把湿邪利出去挤出去。
那你不用刻意去壮阳点火,这木头在身体阳气的作用下,迅速都燃烧起来,故而身体有温热感,有精气充足的表现。
他笑笑说,你们中医真有意思,不用壮阳,也可以壮阳,而且还能够把道理说得这么好,身体不潮湿了,阳火就足,这个道理我自己体会得深刻啊,看来以后要听你的话,不去喝冷饮吃生冷瓜果了,我发现最近少吃这些东西,腿脚没那么沉,晨勃也明显了。你说得寒凉断人种,潮湿令人阳痿的道理,我自己深有体会。
所以大家要懂得取象比类,不是见阳虚就去壮阳,要去多问为什么阳虚,大家看,如果一个灶炉有一大堆干柴,你想把饭煮熟,却苦于没有火,这是典型的阳虚。
所以这种病人完谷不化,大便不成形,水谷缺乏阳气温煦,四肢得不到阳气敷布,就会冰凉,这时赶紧找来打火机或火柴,点燃柴火,水谷就被煮熟,满屋子都一派温暖,整个锅上面都正气腾腾,不再怕冷。
所以真正用人参、鹿茸、附子、天雄去壮阳,就要辨明白这病人是不是真的阳虚,命门缺把火,如果是的话,一用上去,就见效果,就像以打火机点拆一样,一点就着,一着水谷就化。
同样有个病人,六十来岁,关节痹痛,经常跟水打交道,他要去修鱼塘的沟渠,整个人都跳到水里,所以经常身体痹痛,腰膝酸冷。
我们一看他,舌头淡胖偏白,脉沉缓,是典型阳虚,寒湿又偏重。
怎么办呢?
单纯补阳,湿难以祛除。
但纯除湿,阳火也不足。
于是叫他干两件事,一是服用他自家配制的鹿茸酒,以壮元阳祛风冷,然后再熬薏苡仁淮山汤,以健脾除湿,这样双管齐下,很快他要退痹痛大减,身体精神比以前强多了。
原来上三楼都不愿意,觉得累,现在爬上山去都觉得后劲有余。
我们用的是最简单的补阳除湿之法,这样阳气慢慢鼓荡出来,湿邪一点一点抽去,身体精神积越来越好,气血就越来越通,力量也越来越大。
所以大家要懂得如何去助阳除湿,以前他家里不是没有鹿茸酒,但喝了效果不理想,为什么?
只壮阳不除湿,就像我们打个比喻一样,我们住在这山里平时就要去砍些柴来,晒得越干,点火燃烧就越快越彻底。
就像现在逢到梅雨季节,你如果没有干柴存货,到山里搞些半湿不干的柴,你拼命用打火机在点,结果点得浓烟密布,火也不肯起来。
为什么?
因为湿柴啊!
所以我们就想到了一个湿柴不火论,也就是说潮湿的柴草很难把火点着。
你即使拼命地给它温阳点火,这些柴草还是燃不起来,所以你如果不除湿,补阳没有用,或者用处很小。
这就是为何很多将军肚,身形肥满的病人阳痿早泄,晨勃无力,整天没精打采,他们拼命用最好壮阳药,结果壮阳药只是一过性的一时的,就像打火机去点湿柴。
刚开始点,是点出点火来,你一旦不点,它湿柴燃不着又灭了,你总不可能天天去点吧。
而你的身体,如果湿邪一去,那不要说是打火机,一根火柴也可以把整个灶火点起来,所以我们治疗肥人阳痿,不是刻意去壮阳,而是要治肥人身体的痰湿。
肥人多痰多湿,这种痰湿充满,就像周身阴云密布,潮湿不堪一样,所以肥人容易长湿疹,他肚子肥的地方,有大部分都是水湿。
而且肥人大便容易不成形,因为痰湿体质,脾胃的阳气不足以把水谷温化。
这就是古人所说湿盛则阳微的道理,所以大家要扶阳,一定要看到阳的对立面寒湿或阴湿。
大家再回过来看天雄这味药,《药性赋》上说它,散寒为祛湿助精阳之药。
天雄它这种功效非常奇妙,非常符合天地之道,现在我们通过湿柴不火论,就可以领悟到天雄的真正作用,天雄就是把湿柴变干,自然帮助阳火鼓荡起来,所以说它散寒祛湿,其实就是把寒冷潮湿的状态,散出去,而身体自己命门的火就可以把干燥的柴点燃。
所以现在很多人之所以阳痿阳虚,不是因为没有阳火,而是因为湿柴太多。
不是因为打火机不够,而是因为你拼命让自己身体进入梅雨季节。
你没有干燥的柴,何来熊熊的烈火,你都是潮湿的木,怎么能把谷物煮熟?
有些人听不懂这句话,怎么现在人都让自己身体变得潮湿,让身体进入梅雨季节状态呢?
这个很简单很好理解,你看为什么大便不成形,稀烂的人多,为什么大便粘肛门,像阴雨天气泥泞的道路一样?
为什么粘肛门呢?
你看为什么道路的泥土,为什么会粘鞋子呢?
是因为湿啊!
湿性粘腻!
你不除湿,肛门肠道都是粘滞的。
你不除湿,道路用永远是泥泞的。
那么是哪些原因让身体寒湿梅雨呢?
第一空调这个不用多解释,寒流以来,空气遇冷,就凝结成水珠下雨,所以皮肤肺表一受空调冻,汗孔就闭塞,身体湿气就停止往外蒸发,都瘀在皮肉,瘀在脏腑。
就像阴天没有太阳一样,你想要地面很快地干可能吗?只会加重地面潮湿。
第二生冷瓜果,凉饮,冰激凌,冰冻啤酒,这些寒冰之物,生冷之品,从嘴巴一直到肛门,就像西伯利亚的寒流,从北方一直刮到南方下来,所过之处,莫不风霜雪飘,寒凉受冻,莫不一派阴冷之象。
所以表面贪凉阴冷,觉得冰霜痛快,实际上是引狼入室,引贼入家,让脏腑阳气扑灭,来不及蒸腾,纷纷都冰霜遍野,一派肃杀之象。
这就是在给身体制造寒冰,令阳火难以燃气,所以为何越吃这些生冷之品的人,越是气力不足,肚子变大,屁股变粗,腿脚变沉。
他身体都一派寒冰之象,指甲的月牙都长不出来,脉管被冻得细小难摸,沉取无力,但他们还是肆无忌惮,完全不知道自己天天最喜欢干的就是他健康的致命杀手啊!
所以生病起于无知,你缺乏正知正见,言语动作,起心动念,没有不把你引向疾苦的万恶深渊。
你不知道原来你一直坚持的东西,往往你的养生误区,你的健康陷阱。
你拼命地找医生,你不知道始作俑者就是自己不健康的观念。
所以现在人生病需要药物,同时更需要猛补健康常识,不然你怎么得的病都不知道,你又怎么能够去治根治本呢?
就像你不知道潮湿的柴不能够点火,你即使到山上砍来那么多湿柴,又买了一大堆打火机,这些壮阳点火之品,你会很自豪地说,我柴又足火又足,哪有点不着的,结果一顿饭都煮不熟,你又谈什么壮阳补精力呢?
因为你不懂得湿柴不火论,要想要熊熊烈火,必须让柴变干,要想让身体阳气充足,首先要避免贪凉阴冷,避免引狼入室,引寒湿入体,这样你身体寒湿之邪不重了,那凭借一根火柴都可以把一锅饭煮熟,凭借一点阳火就可以让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
所以最厉害的壮阳补阳不在于你拼命去买打火机,而在于你如何把潮湿的柴变干,这样你不去壮阳,阳气自壮,所以为何古人说,湿盛则阳微,我们可以反弹琵琶,湿微则阳盛。
所以你想让阳火渐渐增大,没有别的奥秘,说白了就一句话,添干柴,把湿柴变干,这样少一分湿气,就多一分阳火,少十分湿气,就多十分阳火。
大家如果不相信,但看干燥没有湿气的森林,一个烟头可以引发一场森林大火,所以身体只要不潮湿,你不需要刻意去壮阳,自动阳气就会起来。
大家把上面湿柴不火论的思路理顺后,再来看张仲景的天雄散方,为什么此访能治疗男子肾阳亏虚,精冷不育,阳痿早泄,腰膝痹冷呢?
这汤方仅有天雄、桂枝、白术、龙骨,四味药组成。
大家对天雄、桂枝还好理解,因为能祛风寒湿,点心肾阳火。
龙骨也能够封藏,藏精气而不泻。
中医认为阳主固密,补阳还要注意把阳封藏起来,就像赚钱,你赚到钱不收藏起来,那最后等于没赚到,而龙骨就是善于把天雄桂枝的阳火保护收藏起来。
但是大家对白术这味药就理解不透,不知道张仲景在这里用它做什么?
用白术来壮阳吗,没发现有着功用。
其实白术在这里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健运脾胃,消化水谷。
因为精气阳气皆生于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一败,万众立散。
而脾胃正是仓廪之官粮草官,四肢皆禀气于这里,阳气也从这里得到补给。
白术的第二大功用,就是广为大家所忽视的,如果你不知道湿柴不火论这个道理,白术这味药你就用不好用不神。
上次有个白领,苦于大便不成形,严重时拉稀水,由于长年在空调房避免不了,加上经常跟领导泡茶喝,把肠胃都喝得寒凉无火,一派湿冷之象,舌苔纯是白腻的,他问有什么好招,我们跟他说,招法多的是,一盒桂附地黄丸可以解决,你如果想平时信手拈来,搞个泡茶方最方便,下次你领导喝茶,你就喝苍术、白术泡水试试看,为什么呢?
因为苍术、白术是补脾祛湿圣药。
结果他当天泡,大便就成形了。
而且一泡就泡上瘾了,越泡体质越好,喝了一个多月,整个石头白腻之象全消,露出淡红色。
身体都更有力气,脸色也红润了,他的同时问他,最近干什么了,怎么春风得意,气色这么好?
他笑笑说,是拜这个小泡茶方所赐啊!
大家看为什么苍术、白术能够让大便成形,能够让白腻的舌苔转为淡红,白腻是寒湿盛,淡红是阳火烧起来了,原来苍术、白术是治湿圣品,它能够让你寒湿冰雪之象的白腻舌头,转变为春阳融雪,一派暖洋洋的红火之象。
真是阴寒去,阳火生,湿柴干,精阳足啊。
所以大家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张仲景治疗男子肾阳虚,精液清冷,会去用白术来治脾,因为脾主湿,湿盛则阳微,一片滔天大水,那么你再大的火都显得摇摇欲坠,微不足道。
所以通过白术,把湿邪一除,就像把你肠道这些资粮柴草,由潮湿变为干燥,自然熊熊烈火,不请自到,一派阳壮精足之象,指日可待。
大家看是不是弄通医理很重要啊!我们说了这么多医理,最终还不是说阴阳。你如果不懂阴阳,看到阳痿,只知道助阳,完全不懂得取象类比,去用治潮湿的药,更不懂得湿柴不火论。
人体不是因为阳气不够,而是因为湿气太盛。
是那些原因引起一派阴寒潮湿呢?
还不是贪凉阴冷,熬夜纵欲惹得祸。所以大家懂得这个道理,然后你再碰到阳痿精冷的病人,你就会从阴阳入手,两方面都考虑到,而不会仅仅只知道一味壮阳,不知道除湿。
好天雄这味药我们今天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讲川椒。
版权:中医普及学堂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9(白芍牵牛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8(生地赤芍)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7(石韦熟地)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6(淫羊藿白茅根)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5(大黄黄连)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4(麦门冬竹茹)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3(滑石天门冬)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2(石膏前胡)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1(瞿麦芒硝)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0(金箔茵陈)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9(升麻腻粉)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8(栀子玄参)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7(葛根柴胡百部)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6(薄荷枳实枳壳)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5(马兜铃地骨皮)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4(车前子黄柏)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薏苡藕节瓜蒌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海藻菊花射干)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1(犀角羚羊泽泻)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0(贯众金铃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1(萱草根侧柏叶)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2(香附地肤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3(山豆根白鲜皮)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4(旋覆花)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5(荆芥穗)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6(天花粉)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7(地榆)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8(昆布)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29(淡竹叶)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0(牡丹皮)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2(牡蛎)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1(知母)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2(牡蛎)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5(黄芩)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4(桔梗)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6(槐花)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7(常山葶苈子)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8(寒性药总结回顾)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40(生姜)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39(荜拔)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42(川芎续断)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41(五味子海狗肾)
年药考
随着年的药考结束年的复习的钟声即将敲响顶级名师+顶级配套图书+顶级服务阵容
火爆开抢超高通过率
跟着安卓教育,今年你看别人通关
明年别人看你拿证
全城第一的通过率
绝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得到
实力见证
需要你来向老师了解
向身边的安卓学子去了解
更多咨询!扫一扫,添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