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独家姚景源分析结构优化中农业产

导引:广州企业家活动日4月25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活动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对中国宏观经济热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解析。演讲内容精彩,反响热烈,对大家认清形势,厘清发展思路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在此,我们将姚景源的演讲内容分期刊出,供大家学习和分享。

中国宏观经济热点与难点解析

姚景源: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03

二是结构优化。讲到中国经济深层次问题是结构问题,对于结构大家要有充分了解。如何观察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比较容易把握的就是观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就是三大产业(一产、二产、三产)。

一产,农业。

各位千万不要以为中国农业了不得,中国的农业相当薄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中国13亿人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接着他说,所以13亿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如果13亿人的饭碗端在外人手里,说给就给,说给多少就给多少,那是国家最大的不安定。但是把13亿人的饭碗端在手里不是简单容易的事,去年进口粮食总产量是一万二千亿斤,历史最高水平,我们就在历史最高水平,进口粮食去年超过1亿吨。中国粮食从清朝开始,有文字记载,粮食都是5年一个周期,两年停产,两年丰产,一年欠产。现在持续10多年丰收了,不少同志有点乐观,大家别乐观,主管农业局长总结过,为什么粮食连续10年丰收?总结了9个字:“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我认为他总结得非常好,但是再仔细研究一下这9个字,也发现了最大的风险是“天帮忙”,这天又不是党员,不归党领导,你给天下文件也不管用,它帮我们十多年忙已经够意思了,谁敢站出来拍胸脯说它能再站出来帮50年忙。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农业的耕地当中到现在做到旱稻保收的不到50%,相当大的程度还是靠后天。

现在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都比国际市场上高,玉米比国际市场价格高50%,水稻小麦高30-40%,猪肉一斤的生产成本是6.2元,美国是4.2元。过去走私,原来走私家电,现在走私大米、牛肉,原来谁能想到走私这些东西。

这是为什么?说到根本,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太低,我们基本上还处于“千家万户小生产”的状态,全国农民平均耕地面积是2.8亩,按照家庭联产承包算的话,10亩地以下的家庭85%,让农民靠10亩地走向小康,走向富裕,不可能。我写了一个建议,农民这边是千家万户小生产,那一面“千变万化大市场”,“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很难,农民也挑不起这个重担,也不应该将这个重担交给农民去挑。所以为什么要讲土地要扭转,提高组织化和规模化,在座的各位也要进入这个领域中,土地的组织化和规模化也要企业来经营。

农业除了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还有“一低”,是机器化。我在新疆调研,摘棉花,原来新疆到了摘棉花这个季节都是从河南、四川坐火车到新疆摘棉花,过去一公斤棉花是赚0.4、0.6元,现在涨到2元多1斤,现在涨了也没人摘了,请不起人去摘了。美国的棉花没有人摘,全是机械摘的,我国的棉花总产基本都是靠人摘,我国的棉花价格30%是人工采摘成本,纺织业可能知道有“三丝”,我们的棉花为什么就上不去了?当这些“三丝”进入到生产线,就出不了优质产品。

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要







































白癫疯
白癫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csdscy/3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