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早已不是第一个被跨界的领域,面对突如其来的搅局者,车企们的态度虽是泾渭分明,但反应却远比当年家电和金融企业缓和得多
随后,2014年夏,媒体上又传出徐和谊希望与乐视联手开发“智能汽车”的声音此时,北汽拥抱互联网企业的热情态度已表露无疑
特斯拉在续航能力、外观设计、电池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功,足以说明互联网企业造车并非痴人说梦只要能够保证资本运作适当,即使在制造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也完全可以通过整合产业链的代工方式,成功推出质量合格的汽车产品
回到家,刘毅第一时间打开了客厅里的乐视超级电视,这是他去年夏天为了观看世界杯特意订购的
北京冬季的傍晚,中关村某公司的小白领--刘毅却刚刚关上中国第三产业比重电脑准备下班
对于一直从事it行业的刘先生而言,两年前“互联网企业跨界”还是一个陌生的新鲜词儿如今,互联网企业跨界的成果却早已充满了他生活中的角角落落,互联网造车其实也不过尔尔
“出了办公楼,就能上车,今年北京的冬天好像也没有往年那么冷了”听着车窗外呼啸的风声,看着被刹车灯映红的路面,刘毅开始放下一天的疲乏
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宣言
“刚买来的时候,我经常拿它玩游戏但是现在,这个超级电视更多地是被我媳妇‘霸占’着,她再也不用ipad追剧了趁她这会儿没下班,电视还归我!”刘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戴上围裙,挽起袖口
尝到了“跨界”概念带来的甜头,互联网公司再也抑制不住商业扩张的本性,开始不断延伸自己的触角其实,早在特第三产业包括什么斯拉出现之时,互联网企业就已经瞄上了汽车领域,展开了“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车联网”的想象
善于讲故事的互联网企业,立即着手为消费者绘制出五花八门的科技蓝图一时间,各种与汽车科技相关的概念都变得炙手可热
无论国外的谷歌、苹果,还是国内的乐视、小米,均不甘示弱地发表了新一轮“跨界”宣言
当然,车企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态度也并非皆如北汽一般友好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对搅局者的看法便可见一斑
跨界造车≠颠覆
结合此前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跨界制造业的经验,跨界更有可能带来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但未必一定就有革命性的颠覆其实,相比于“颠覆”的新产品理念,价格洗礼或许才是助其真正夺取市场的“撒手锏”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分析师李俊华则指出:“2015年到2020年属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形成阶段在这段时间里,谁最先把东西做好,谁就能赢得未来的市场”
众所周知,近年来,最忙的公司莫过于互联网科技公司他们不仅要参与原本属于第三产业的激烈竞争,还要积极筹备随时将战场由办公楼转向生产车间于是,“钱”途光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互联网巨头奋力争抢的新阵地
2015年1月20日,乐视带着重新“解构”传统汽车行业的口号,正式发布超级汽车概念,称要打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电动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乐视超级汽车,全面颠覆传统汽车而王传福却公开喊话:“互联网造车仅是一个概念,汽车作为传统的制造行业,互联网不具备颠覆的条件”
了解互联网企业玩法的人都知道美国第三产业比重,硬件低价对于商业生态基本成型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并不是赔本的买卖阿里也好,乐视也罢,他们关于未来汽车“智能化生态圈”大故事的背后,无一不是藏着打通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心思,以期在降低成本和售价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利润来源
作为资深搅局者,互联网企业强大的营销手段和造势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优质的产业链整合实力也不容小觑的每每涉足新产业,互联网企业总会以创新思维和快速整合克敌制胜
事实上,自2013年5月7日乐视毅然对家电企业宣战开始,“跨界”一词就成为了媒体争相抢夺的头条乐视、阿里、爱奇艺、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在家电行业中的表现,让人们第一次见识到“跨界”的威力,这场市场逐鹿的戏码至今仍未落幕
他习惯性地掏出了口袋2014第三产业增加值里的小米手机,一边走出办公室,一边打开微信熟练地输入地址,等待“滴滴打车”反馈回来的叫车信息还没有走到电梯,刘毅便已接到了出租车司机的电话没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两大阵营喋喋不休的口水战,似乎互联网企业跨界车企的征程要平坦得多
传统车企态度分化
从乐视超级汽车“两倍性能,一半价格,甚至三分之一价格”的宣誓中不难看出,乐视汽车还将延续乐视电视硬件低价的销售策略
2014年11月,新能源汽车涨势迅猛的出货量和各部委的利好政策接踵而至,互联网跨界造车的第二波猜想再起在这一次的舆论风口,小米的“米斯拉”、乐视的“see”计划纷纷传出
当王传福质疑互联网企业的造车技术时,特斯拉却以快速整合所有供应商资源,抢占了电动汽车的品第三产业增加值率牌高地
然而,在没有强大的技术和市场的支撑下,没有哪个互联网企业甘愿贸然挺进传统燃油汽车--这个已然成熟的商业领域于是,新能源汽车顺理成章地成为跨界入侵的最佳突破口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一旦价格瓶颈得以突破,新能源汽车将有望走下“奢侈品”的神坛,2015年或将真正迎来市场爆发期
2014年3月,全球it巨头苹果率先发布carplay操作系统仅仅3个月后,与其叫板的谷歌android auto华丽登场苹果和谷歌的出台亮相,引发了互联网企业欲大举跨界入侵汽车行业的第一波猜想,苹果制造的icar仿佛已经近在咫尺
单是抛开传统厂商生产的固化产品,具备it属性的汽车就已经有了大幅节省成本的优势没有积压的库存顾虑,高额的仓储成本将不再博时第三产业怎么样是占用资金的麻烦问题没有冗长的营销渠道,各级汽车经销商的利润盘剥将不复存在互联网企业就足以取得低价的入场券
互联网企业“入侵”的时机日渐成熟谷歌、苹果、小米、乐视等互联网科技企业相继发表了进军“汽车”领域的跨界宣言
从特斯拉踏上中国市场的那一刻起,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就已经预见到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影响力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占据中国市场地利优势的北汽,早已做好了日后亮剑争锋的准备在2014年4月的“汽车业规模论的隐忧和出路”论坛上,徐和谊称:“埃隆马斯克不会成为汽车业的乔布斯,特斯拉也不会成为汽车业的苹果手机,北汽最迟于2015年年底将推出超越特斯拉model s的产品”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