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党委书记夏小伟:
今后五年,三合镇将把重心放在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发展上。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走“工业强镇”发展之路,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做好橡塑行业生态化治理工作,推进橡塑行业从传统向环保、智能等方面转型,产品从低端向高端升级,着力构建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狠抓苍山产业集聚区和洪三园区“两园项目”,注重龙头企业培育,鼓励企业上市,强化招商选资。优化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零地技改”项目。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加强集镇建设,推进协调发展。围绕县委“一心带三区”发展战略,打造产业东进主战场、产城融合试验区,全力攻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继续谋划“宝华小镇”建设;以生态为本,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发展环保工业、生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绿色产业;加强合作共赢,推进开放发展,充分发扬“合心、合力、合拍”的优良传统,提升三合发展格局和眼界;突出民生福祉,推进共享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让更多村民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质。
合心合力合作:
打造“富强三合和谐三合美丽三合”
陈钦摄
回顾往昔:综合实力大提升
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三合镇党委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全镇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已经具备了跨越发展的现实基础。从发力橡塑行业生态化整治到新常态下破浪前行,从新60省道建设到启动省道建设,从洪三园区到苍山产业集聚平台,三合发展前景越来越好。随着上三高速、台州沿海高速发展,作为对接台州、宁波前哨站的三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五年来,三合镇工业经济难中求进,工业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紧抓龙头企业,全镇工业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农业效益稳中有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家,藏香猪、灵溪垂面等特色农产品拥有良好的发展市场;民生水利全面提升。同时实施文旅一体化,把三合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连续两年举办佛石文化展,成立了县首个抗战史迹陈列室。通过两路两侧”、“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清洁家园”等专项工作,让三合镇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五年来,三合镇致力统筹发展,改善民生。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突破,一大批惠民实事工程相继建成,高质量完成了4家文化礼堂建设;对传统村落、灵溪奚家拳、郎树花鼓、亭头词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古村落修复项目有序推进;计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家,完成敬老院整修工程。镇慈善分会成立并正常运作。加快了“两网融合”和“平安浙江APP”的推广及应用,警调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后获浙江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台州市平安乡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五年来,三合镇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创新“六驻工作法”并两次被写进县党代会报告,高标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三合实干之星”、“三合印记干部”、向“全书记学习”等活动。建立完善党内关爱机制,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党管武装、统战、民政、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展望未来:小康社会可建成
今后五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三合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谋求突破,必须高度重视三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今后五年三合镇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融入天台“小县大城”建设,突出转型升级、集镇建设、生态为本、合作共赢、民生福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打造“富强三合、和谐三合、美丽三合”。
三合狮子岩。陈钦摄
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发展
发展生态工业,坚定不移走“工业强镇”发展之路,推进橡塑行业从传统向环保、智能等方向转型,产品从低端向高端升级,构建符合节能降耗、低碳经济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紧抓苍山产业集聚区和洪三园区“两园项目”,加快“互联网+”推广应用,将园区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主平台。注重龙头企业培育,鼓励企业上市,强化招商选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零地技改”项目。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突出生产规模化、科技标准化、品牌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做优做精无患子、艾草、藏香猪、灵溪垂面、三合油泡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主推“互联网+农业”,全力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全域旅游:推进开放发展
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充分发扬三合“与天合”、“与地合”、“与人合”的理念以及“合心、合力、合拍”的优良传统,整合全镇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宝华寺修复、龙潭幽谷、灵溪古村落、健康步道等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运用好“一乡一节”活动平台,全面展现三合特色旅游魅力。将“宝华小镇”总体定位为以大横溪文化景观带为轴,集佛教文化产业、禅修度假养生产业、佛石观赏产业、佛石文化创意产业为一体的文化特色旅游区。充分挖掘佛教历史,积极融入宗教文化,依托宝华寺发展宗教旅游产业,重点建设禅修中心、禅意酒店、茶舍、客栈、佛教商业街、禅意旅游村落、禅斋健康养生、禅意小镇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同时,加快以宝华寺为核心的宝华山景区建设,借力“印石之祖”品牌,进一步壮大佛石产业,建设佛石会展中心、佛石文化创意产业区、佛石文化艺术村落、佛石文化商业街区等项目。在发展的旅游的同时,在上三高速、国道、城洋公路、老60省道形成的井字型交通框架基础上,还要加快省道政策处理工作,充分利用上三高速道口资源,大力发展“道口经济”,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向外推介力度,提升三合知名度,构成三合本土特色“走出去”、外界优质资源“引进来”的良性互动局面。
集镇建设:推进协调发展
继续提升镇域镇区品质,以统筹发展区项目建设大会战为抓手,加强镇区主街道外立面整治,大力推进农房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加快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项目建设,谋划高速出口综合体项目建设,全力破解妙山路、老60省道街面整治、镇区内涝等历史难题;改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村级电网升级改造,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全面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工程,逐步提升农村居住品质。
全力攻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把小城镇综合整治与三合自然环境、历史底蕴、文化背景、产业发展协调起来,打造个性特色的美丽家园。着力推进“八个一”工程:一个特色鲜明的镇区主入口、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场所、一个内涵丰富的公园、一个管理规范的星级集贸市场、一个布局合理的生态停车场、一条风景优美的清澈溪流、一条乡土风情浓郁的休闲绿道、一个有历史记忆的街区,努力呈现一个脱胎换骨的新三合。
民生福祉:推进共享发展
抓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保等工作,为人民群众构筑一张更加健全、更加密实的社会保障网。切实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民生保障新格局。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推动民生事业普惠,创建省级“三优”指导中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快完善教育设施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活动,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做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持续开展乡村文艺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享受更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深化殡葬改革,全面建立生态、文明的丧葬新风俗。
推进社会依法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综合管理,持续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促进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坚持法治信访、有序信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维稳主体的多元化,助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变“党政管治”为“社会共治”,努力构建“大调解”、“大稳定”治理格局。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工作日常监管与责任追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的“平安三合”。
广告、业务合作、活动策划...联系;短号:;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