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最富有的,是懂艺术的人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号召。
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年,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立“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年,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房地产之后,文化产业接盘
参照十年前,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频繁政策引导,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的相似性。文化产业已经没有悬念的成为了地产之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继任者。历史,为什么会选择“文化产业”。
首先,是“内需”。中国是举世无双的文化大国,拥有丰富而庞大的文化艺术资产,以及强大的现当代的文化艺术创作力,积淀与积攒了至为可观的产业力量。一方面,这些文化艺术资产需要“盘活”,需要一个出口转化为生产力与利润,释放出它所积淀的力量。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成为关键因素,而这一因素正孕育在以创意力和创新力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中。同时,事实证明高成长性的新兴经济,往往聚集在轻资产、高附加值的产业领域,文化产业正好符合这一特点。
其次,是“外需”。中国经过高速的经济发展,财富暴涨的同时,国民文化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在国际上声誉上,中国需要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文化形象和声音,需要有力的“国家形象”。从不久前,习主席欧洲之行的众多言论,就可以看出高层对中国“文化输出”的殷切期望与迫切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
艺术品成为富人资产配置工具
收藏文物艺术品成为很多富裕家族的必然,原因在于:
第一,文化艺术品收藏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上佳选择
文物艺术品不仅可以赏心悦目,与心灵对话,而且其具有历史、文化和学术的传世价值,同时凝聚着父辈文化理念的价值取向。
第二,艺术品是高雅的身份名片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是进入高层次文化圈的通行证。
第三,艺术品具有较为安全的投资性质
艺术品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增加了艺术品的价值,尤其是高端稀缺的艺术品精品,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需求会越来越大,其价格也会越来越高。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艺术品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关联不大,所以艺术品特别适合做企业或家庭资产组合配置的选项。
第四,艺术品资产适合慈善和遗产传承安排
收藏的成就不完全在于藏品的数量多少和价值高低,还在于藏家的精神和品格。藏家以个人之资金,尽毕生之精力,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给自己、给后辈、给国家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既弥补了国家文博部门的不足,保护了历史,又为馆藏文物增加了来源。
艺术品天生就是一种投资品
业内专家认为,大量资金选择投奔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相对而言都是最安全的,是投资避险的工具,艺术品投资已经渐入人心,随着中国财富的增长,艺术品经济在中国已经形成。
艺术品天生就是一种投资品,这由它的本质所决定,它除了拥有文化属性以外,还具有经济属性、金融属性。就银行的很多高端客户而言,财富的增长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他们追求的不再是纯粹的财富增值,而艺术品投资既有财富投资的收益,又有精神审美的享受,还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无疑是一项受欢迎的选择。
《国艺百家藏》
GUOYIBAIJIACANG
来《国艺百家藏》
获取最新、最全面的收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