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不景气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彷徨,去产能轰轰烈烈,实体经济萎靡不振,房地产价格却更加高涨,人民币又一再贬值......那么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就在整体行业不景气的时候,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却展现了逆流而上的势头。其实这正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的萌芽,是服务经济超过工业经济的表现。
工业经济进入到后期了,接下来是什么经济?根本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经济的定义有两个。一个是服务部门在工业化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长;另一个也可以是产品提供中服务的相对重要性,被称为产品的服务化。经济学中老的产品与服务的二分法,已经升级为服务——产品统一体。
前一种定义当然可以用服务业,或者说第三产业,在整体经济产出中的比重来衡量。虽然从总量来看,今年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占当季GDP比例为44%,仍然不到一半;不过,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在同期已经达到58.9%,6.9%的GDP增速中4.1%是由服务业拉动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年四季度的不足4成,上升到如今的接近6成。从宏观角度不难看出,服务经济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大方向。后一种定义的服务经济也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互联网+”的国家战略正是产业服务化的最好例子。因为互联网、TMT本身就是服务业。
而通俗的来讲,就是虽然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欲望却更加高涨。在增加支出的同时,消费形态也在悄然变化。中国消费者对于把钱花在何处更为挑剔,普遍的快速的市场增长已经不复存在。消费者开始增加提升生活品质及体验的开支,如SPA、旅游和休闲娱乐等。超过四分之一的消费者声称愿意在休闲娱乐上花更多的钱,消费升级正呈现出旺盛的势头和活力。
而且互联网更能放大对就业促进作用,据中央新闻报道阿里和淘宝直接或间接为万人提供了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万个,并有力缓解了近几年的就业压力。服务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引擎能由投资切换为消费。服务业的轻资产特性使得投资对服务业产能的拉动十分有限,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通过消费端的刺激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消费力量的增加,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会推动中国整个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健康的发展之路,会替代以往用牺牲换来的病态经济发展模式,绿色低碳发展也将成为新的主流,而经济模式的转变,对人们来说还会有更多的福祉。
笔者金九引(威信:MGZJ)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