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县产业结构现状
纵观近几年来我县经济的发展变化,生产总值实现稳定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1亿元,同比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为19.9:42.7:37.4。相比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一产比重明显降低、三产比重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结构呈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
表1:方城-年生产总值构成(%)
年份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1.9 43.2 34.9
21.4 42.2 36.4
19.9 42.7 37.4
(一)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8.2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居全市第二位。一产占GDP比重为19.9%,比重呈下降趋势,一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农业生产呈稳步增长态势。
(二)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2.1亿元,同比增长12.2%,居全市第三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2.7%,比重有轻微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二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3%,仍然是我县的经济主体。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8.5亿元,同比增长12.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6%;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2.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9%。二产中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比由年的84.2:15.8调整到年的83.4:16.6,建筑业快于工业发展。
(三)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1.8亿元,同比增长10.2%,居全市第八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7.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8%。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服务业行业规模看,非营利性服务业总量最大,占三产比重24.6%;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占比15.8%;批发零售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占比均为15.5%;住宿餐饮业占比9%;金融业和房地产开发业比重低于其他行业。
从增速来看,营利性服务业增长最快,为25.2%;其次为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为12.5%、10.7%;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均高于三产增速。批零业、交通运输仓储、住餐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增速偏低,分别为6.9%、5.1%、7.3%和5%。
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率最高,为12.8%;其次是非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率为9.4%;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分别为4.1%、3.2%、3%、2.5%和2%。
近几年来,我县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在商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传统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新兴第三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及居民服务等)比重不断上升。房地产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居民服务业、娱乐业则由小到大不断壮大,说明我县服务业已步入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共同发展阶段。
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我县经济仍面临若干结构问题,须在新时期发展中调整。
(一)二、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市、全省水平
年,我县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全市低2.1个、2.7个百分点,比全省低4.7个、4.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引擎动力,与省、市相比差距还很大。
表2:与省、市年生产总值构成对比
地域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河南省 10.7 47.4 41.9
南阳市 15.1 44.8 40.1
方城县 19.9 42.7 37.4
(二)第一产业传统农业仍占很大比重,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种植业比重过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没有摆脱“靠天收”的传统格局。农业产品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形成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的附加值低。
(三)工业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工业支撑尚未完全形成,大个企业少,跨越发展缺乏骨干企业、大个项目的引领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不足全市的7%;在技术方面,“粗加工、低技术”比重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低,工业发展面临提升总量与产业升级的双重任务。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结构不优
在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的比例关系为67.5:32.5,第三产业仍集中在传统产业上,对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壮大新兴服务业对于优化三产结构十分有必要。
北京最好白癜风中医医院补骨脂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