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园区如何扎根境外

医院订阅哦!

一、中国境外园区的发展阶段

中国境外园区是指以中国企业或产业园区为投资建设主体,为达到产业集聚效果而成立的境外贸易加工区、对外经贸合作区和科技园区等。根据境外园区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优势企业自主海外探索阶段(年-年),标志性事件是年福建省华侨实业集团在古巴建立加工贸易区。上世纪末,中国外贸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开始将生产在国外本地化,从而将中国的生产经营方式、产业链条和组织方式带到海外,逐步形成开发区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由主导产业聚集吸引配套产业,进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生集聚效应,增加企业在当地的话语权。

第二阶段,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在海外建立对外经贸合作区(年-年),标志性事件为19个对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年,为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商务部将推动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作为重点工程。对外经贸合作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决策、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建设,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主要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

第三阶段,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由高层推动建立境外园区(年-),标志性事件为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建立。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国家领导人通过高层互访等主导境外园区的建立,在规模和政策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二、境外园区发展现状

根据商务部年统计数据,当前我国企业在近50个国家自主投资建成、在建、拟建的合作区共个,主要涉及加工制造、资源开发、农业开发和商贸物流等4种产业。

按照推动因素不同,境外园区主要分为:企业治理型、混合治理型、多层治理型三类:

2.1企业治理型

企业治理是指双方园区或企业出资成立合资股份公司,由合资公司负责园区的规划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并按股本比例或协议对园区收益进行分配。例如,自年福建省华侨实业集团在古巴建立加工贸易区后,海尔作为优势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设立园区。年,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投资万美元,占地45公顷。年,海尔美国计划扩大冰箱制造业务,投入万美元扩建现有工业园,将冰箱年生产能力提升到50万台。

这个时期,国内企业开始探索在境外建立园区,利用海外贴近市场的优势将产业链扩展到国外并初见成效。

2.2混合治理型

混合治理是指由具有政府职能的园区管委会以及具有市场职能的开发公司相结合,共同对园区进行行政和经营管理。这一类型主要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代表。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指在国家统筹指导下,国内企业在境外建设或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辐射和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加工区、科技产业园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经贸合作区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主要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通过建设经贸合作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扩大出口创汇,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年6月和年7月,商务部分两批公开招标境外经贸合作区,在15个国家确定了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目前,境外经贸合作区是由商务部制定、公布合作区建设标准,建区企业达到标准后向提出商务部申请,经商务部组织专家考核、验收后成立。截止年,通过验收考核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共11家,截止年,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共投资10亿美元,创造产值超过亿美元。具体情况如下(截止年7月):

境外经贸合作区

除上述园区外,年开始建设的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也于年验收成为境外经贸合作区。该区由黑龙江省东宁华信经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主建,占地面积平方公里,是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中俄最大农业合作项目。

从区位上看,境外经贸合作区主要集中在非洲(7个),东亚(7个),俄罗斯(4个)和南美(2个)。完成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以内,投资额2亿美金以内。

按照产业分,这19+1个境外经贸区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农业为主。主要包括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与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前者的主导产业为森林抚育采伐业、木材深加工业、商贸物流业;后者的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业。根据已通过验收的数据计算,以农业为主的园区在已投资规模方面占比11.7%,在已开发面积方面占比4.9%。

第二类:以装配等轻工业为主。主要包括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以及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其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和轻工家电等;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主导产业为汽摩配、五金、机械和电子等;越南龙江工业园的主导产业为电子、机械、轻工、建材、生物制药业、农林产品加工、橡胶、纸业、新材料和人造纤维等;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的主导产业为家电、汽车、纺织、建材和化工等;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和新型建材及精细化工等;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的主导产业轻工、机电(家电、电子)和木业等;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的主导产业为家具、建材、陶瓷、五金、医药和电子等。上述7个经贸合作区的已投资规模为9.86亿美元,平均投资规模为1.41亿美元,占比65.0%;已开发面积为25.28平方公里,平均面积3.61平方公里,占比74.4%。

第三类,以冶金为主。主要有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谦比希园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前者的主导产业为谦比希园区以铜钴开采为基础,以铜钴冶炼为核心的产业等;后者的主导产业为冶金、建材和机电等。根据已通过验收的数据计算,以冶金为主的园区在已投资规模方面占15.1%,在已开发面积方面占比11.5%。

第四类,物流及房地产配套为主。主要有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卢萨卡园区和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前者的主导产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配套服务业和新技术产业等;后者的主导产业为以装备制造、通信产品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以交通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为主的产品装配业,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以旅游、宾馆酒店、商业等为主的城市服务业与房地产业等。根据已通过验收的数据计算,以物流及房地产配套为主的园区在已投资规模方面占8.3%,在已开发面积方面占比9.2%。

2.3多层治理型

多层治理型即双边政府理事机构、管委会和公司对境外产业园区共同治理。这一类型在管委会与公司混合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双边政府所组建的理事机构,形成多层面、多形式的园区组织架构与模式。

2.3.1中白工业园区

该园区由白俄罗斯卢卡申科总统向习近平主席提议建立,并于年9月奠基,总投资约56亿美元,规划面积90余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政策条件最为优越的园区。中白工业园将承载一批机械制造、通讯信息和基础设施大项目,开展物流和运输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典范项目。

2.3.2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区

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是中俄投资基金(RCIF)的首个项目。中俄投资基金由俄罗斯政府主权财富基金(RDIF)和中国国家主权投资基金(CIC,中投)于年出资20亿美元共同设立。园区依据“一园两地、两地并重”的原则,成立合资公司并在中国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俄罗斯斯克尔科沃创新中心等地开发建设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

中方园区首期土地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目标是依托陕西的科研和现代工业基础,建设以高新技术研发为先导、现代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配套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俄方园区位于俄罗斯斯克尔科沃创新中心地区,首期开发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目标是依托莫斯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技术实力,建设以总部经济为先导、高新技术研发和转化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根据中长期规划,中方园区将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和广东设立分园区,俄方园区将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加里宁格勒、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分园区,并逐步向金砖国家拓展,建设具有中俄因素的分园区,以形成产研结合、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模式。

2.3.3新疆农业海外园区

“一带一路”重点推进项目清单中有多个项目涉及新疆农业,包括中塔农业示范园区、中哈农业示范园区、中土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承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同时,兵团出台《兵团农业“走出去”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和《兵团“十三五”农业“走出去”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中新建集团国际农业合作公司”的组建,推动设立海外投资基金。

2.3.4辽宁布局八大海外工业园区

辽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向东比邻日韩、向西直插中亚腹地、向南连贯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向北与俄罗斯近水楼台。辽宁将成为日韩、东南亚、环渤海湾、华东、华南等地区,连接中亚、蒙古、俄罗斯远东以及欧洲等地区的枢纽中心,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部起点。

在“一带一路”方针下,辽宁省总的规划为:打通中蒙俄韩贸易大通道,巩固东盟,拓展俄罗斯,开辟东欧。因此,辽宁省将沿“一带”方向推进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石化工业园、中俄尼古拉商贸物流保税园区、哈萨克斯坦远大建材产业园等5个境外工业园区建设。沿“一路”方向重点推进印尼辽宁镍铁工业园、印度特变电综合产业园、纳米比亚黄海汽车组装物流园3个境外工业园区建设。

2.3.5广西中马“两国双园”园区。

广西与马来西亚政府共同建设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为“两国双园”模式。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为55平方公里,目前,已确定合作建设中国—东盟植物药与天然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易通浩光电产业园、中国—东盟卫星应用产业化基地、弘信创业工场(物流电商平台)、中马科技园(创新孵化平台)等五个产业发展平台,项目总投资85.8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可达亿元。马中关丹产业园是马来西亚第一个拥有国家产业园区资格的产业园区,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互为“姐妹园区”协同发展。当前,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利用邻近关丹港及东海岸经济特区优势,正积极发展制造业、不锈钢制品、碳纤维电气和电子信息通讯、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园区首个产业项目联合钢铁项目已于去年开工建设。

(来源:节选自《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即可分享文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csdscy/9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