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生产经营和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影响,防控趋严、复工延迟、成本提升,深圳市健康产业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解与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给企业正常开工/营业带来的影响,在1月31日至2月4日,深圳市健康产业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市保健协会开展了第一期调研,收集、整理、分析了余家会员企业填写的问卷调查资料,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受影响程度、面临的困难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为相关措施的制定、实施提供参考。本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企业面临的问题等等,调研结果也验证了当下本市近期集中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应急政策的必要性。
一、企业基本情况1.企业注册所在区域此次调研中,受访企业总部主要集中在福田、南山、罗湖、龙岗、宝安五个区,占比累计达91.67%。
表1企业注册所在地
2.企业主要产品和服务所属健康产业的细分领域受访企业中,健康管理类的企业占比最多,达到15.63%,其次为保健用品类企业,占比14.58%,健康食品类占比13.02%排在第三位。
相比于3年的非典疫情,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仅有39%,而年三产的贡献率则达到了59.4%,消费产业的GDP贡献更是超过78.5%。健康管理属于服务业,相比于第一、二产业来说,预计将会受到更大冲击。
图1企业主要产品和服务所属健康产业的细分领域
3.企业的经营规模此次受访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小微企业占比最高,达到47.40%,中小企业占比45.31%排在第二,二者总共占比超过92%。规模以上企业仅占6.25%。
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随着疫情蔓延,本来死亡率就极高的中小微企业群体,经营风险加大,国家在未来半年内可适当减税让利,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
图2企业经营规模
二、疫情影响分析1、企业计划开工时间当前情况下,何时复工生产已被企业提上议事日程。此次调研截至时间为2月3日,当时44.79%的企业计划2月10日前开工,38.54%的企业预计2月11-20日复工。根据国务院及广东省的通知,2月10日为复工时间,但是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企业复工前必须根据当地规定,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目前,防控物资的准备企业准备起来还是比较有难度。
图3企业计划开工时间
2、企业预计员工返工率据调查显示,健康类企业预计员工返工率并不高。超出企业正常运行最低要求范围的企业占比36.98%,34.38%的企业预计复工率比往年低,28.13%的企业认为复工率将与往年持平。
劳动力不足带来的产能问题与客户需求变更带来的计划问题。随着疫情的持续,开工日期延迟,企业正常复工充满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节后各企业如何投入管理,将会是一件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
图4企业预计员工返工率
3、企业对今年用工预期据调查数据显示,健康类企业对于今年用工的预期明显低于往年。健康类企业预计今年对于用工的预期大幅减员的仅占10.94%,39.06%将会对用工保持不变。
图5企业对今年用工预期
4、年预计营收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超过50%的企业认为今年的营收会下降。35.94%的企业预计今年营收会降低10%以上,17.19%的企业预计今年营收下降10%以内。疫情较为明显地打击了企业的预期收入,这些都将对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造成影响并影响宏观经济表现。
图6年预计营收
5、疫情下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困难疫情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恢复生产和经营难度大的占比最高,达到31.77%,其次的困难为租金税费压力大,占比20.31%,11.98%的企业面临订单预期减少的困难。此外,企业恢复运营后的防疫物资和成本压力大、面对要求不裁员并满足员工带薪假的成本高、员工复工率低的困难也困扰着许多企业。
图7疫情下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困难
三、健康产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全国假期延长,疫情悬而未定。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劳动就业,而中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我国GDP、税收及就业的贡献举足轻重。一旦中小企业在这场战“疫”中失守,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难以估量。健康类企业面临一些共性问题:
(一)企业开工不足或延迟开工普遍,营收大幅下降。企业春节期间多数没有开工,43%的企业计划在2月10日前开工,40%的企业开工日期延期到2月11日以后甚至更久;有35%的企业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将有大幅度的下降。
(二)返工率不足,裁员预期高。预期企业返工率在35%左右,企业的裁员愿望明显高于往年。
(三)企业信心不足,压力凸显。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信心不足,表示恢复生产的经营难度大,认为订单将大幅减少,而租金税费的压力更加突出。
(四)防疫物资缺乏,不利节后复工。有10%的企业认为恢复运营后的防疫物资缺乏,也是影响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
四、其他当前疫情形势复杂,政府也在应对疫情持续带来的影响,做充分的政策准备,酝酿后续的财政和?融救助政策。考虑疫情长期影响下,本次调研?作还在持续进?,同时我们将与各?业协会保持密切沟通,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效的调研结果进?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