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厚德载医
每四年一次的2月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是当今最复杂的健康科学难题之一,据统计,我国罕见病患者超过万人。因为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因此罕见病中的儿童也为数众多。大约每30秒钟就会有一个缺陷儿出生,目前罕见病儿童除了一小部分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之中,大部分生活在家庭中。家庭在照顾儿童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压力。
近些年在我院儿科就诊或者确诊的患有罕见病的儿童越来越多,如CHARGE综合征、Wilson氏病、Prader-Willi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Naja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Marfans综合征、Pompe氏病、Gaucher病、苯丙酮尿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等,增加了儿科临床医师对此类罕见疾病的认识。
“你所看到的我
也许不是真正的我”
你是否了解过“酪氨酸血症”这个罕见病?最常见的症状有:黄疸、肝大、腹胀、肝功能异常等。
(来源于网络图片)
五岁男童,应该与其他同龄小孩一样,处于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的年纪。而然,一场噩耗突如其来:先是发现腿部变形,手术后没好转,又怀疑是佝偻病,可病情还是一直恶化,最终确诊为酪氨酸血症。
父母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他们表示“只要有一丝的机会,都不愿放弃孩子。”
当看到“脱发、皮肤痒、湿疹、皮疹”等症状时,可能是患上了罕见病“生物素酶缺乏症”。
(来源于网络图片)
几个月前,1岁的贝拉突然开始掉头发和不能正常坐下,医生起初诊断为气喘、胸部感染,可用药后病情没有好转,贝拉还出现休克,再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出贝拉脑部两侧有缺陷,诊断为生物素酶缺乏症。
如果患上罕见病“白化病(月亮孩子)”,常会出现“少白头、怕光、眯眼看东西”等症状。
(来源于网络图片)
一名白化病患者,视力仅为0.02左右,他曾尝试进入普通小学求学未果,无奈下被家人送去了盲校念书,现年16岁。
月亮孩子之家的发起人关先生说:“直面自己这是很多白化病患者(月亮孩子)融入社会的第一步,如果我们能收起诧异的眼光,对他们或许就是最大的帮助和尊重。”
罕见病的这些孩子,犹如黑夜中的星星,用顽强的生命力点亮着夜空。
什么叫罕见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罕见病流行率极低,一般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
目前已知罕见病超过种,我国约有万罕见病患者,这患者数是我国24年来HIV感染累计报告人数的30倍。
罕见病问题是目前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仅有不足40%的患者得到确诊,且确诊平均需要5年。
目前仅有5%的罕见病有治疗方法,“还有大量患者处于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和无法治疗的绝望中。”
时至今日,很多罕见病依旧欠缺有效的治疗方案,但还是有一部分患者在手术和药物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回归社会。
儿童“常见”的罕见病
肝豆状核变性、成骨不全症、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血友病、
黏多糖贮积病、歌舞伎化妆综合症、先天性四肢切断综合症——海豹人、天使综合症、马凡氏综合症等
由于80%以上的罕见病是由基因缺陷导致的,所以要对付罕见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优生优育。
这里有几点建议:
1.对于健康人
先了解下是否有家族病史,也就是说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或家族成员是否有遗传病患者。
只要有一个患者,就应该引起重视。要知道是什么疾病,是否会携带致病基因,然后再看是否有必要对其他家族成员进行进一步筛查。
2.对于健康又准备生娃的夫妻
建议双方在备孕之前做一个孕前基因检测,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至少应该去做一下婚检。很多时候致病基因是隐性遗传的,父母没事,不代表所生的小孩没事。
3.认真做好产检
产检的内容很多,包括血清学检查,B超,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等。每一种检查的目的不一样,需要听从临床医生的专业意见。
4.重视新生儿遗传病筛查
新生儿应该重点做一下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耳聋基因的筛查。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做一下新生儿基因检测。
虽然这些无法改变孩子基因变异、患病的事实,但是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病情,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现在,你对罕见病的了解,多一些了吗?
文|潘金勇
编辑|李伊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