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圈语
在供给侧、去产能等政策呵护下,钢铁市场渐有回暖之势。11日,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两家媒体先后报道称,昔日中国第二大钢铁民企海鑫钢铁,在全面停产2年后,在5月前后即将复产,只不过海鑫钢铁将成为历史,新的篇章属于山西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虽然海鑫钢铁的兴衰令人唏嘘不已,但优胜劣汰,亘古不变,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来源:界面新闻、澎湃新闻
整理:山西资本圈
5月前后复产
“会在4月底5月初的时候复产,这也是之前并购海鑫时的计划”。建龙集团方面向澎湃新闻确认海鑫即将复产的消息,“之前设备很久没用了,这段时间设备都在做一些维护,不维护都无法投产”。(界面新闻称,由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接手后的海鑫钢铁已更名“山西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认为将在5月点火复产)
对于此次复产的生产线,建龙集团方面表示,“和此前计划一样,会首先恢复生产建筑钢材产品。先把公司运作起来,后续再看情况,一步步往前走”。
北京建龙集团并购海鑫钢铁始于去年5月份。彼时,海鑫钢铁因资金链断裂全面停产1年有余,并因无力偿还债务,无奈进行破产重组。年4月30日,山西省运城市政府及海鑫钢铁集团同时公开发布《海鑫集团战略投资人招募公告》,此后,运城市政府和闻喜县政府向全国多家钢铁厂发出邀请。当时,有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建龙集团正是受邀钢厂之一。
建龙集团对海鑫钢铁的并购在去年的9月份尘埃落定。据《中国冶金报》报道,海鑫集团将债务全部剥离,进行破产重组;重整后,海鑫集团原始股东权益将全部丧失。建龙集团控股子公司吉林建龙持有海鑫钢铁集团%股权,并以海鑫钢铁集团为主体,吸收合并其余4家公司,并更名为山西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自此,海鑫钢铁正式成为建龙集团的第7家钢铁子公司。
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在接受《中国冶金报》采访时表示,建龙集团以对海鑫集团实际出资及借款等形式支付不低于37.28亿元的资金,作为其偿债资金。而对山西建龙的未来,张志祥当时就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复产,依次是建筑钢材和板材。
据张志祥当时透露,其并购海鑫钢铁的目的是“弥补建龙集团在中西部地区的布局空白”。
海鑫钢铁无抵押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仅为4%
海鑫钢铁曾是山西省规模最大、国内第二大的民营钢企,具备万吨铁、万吨钢和万吨材的年产能,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金融部门抽贷以及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于年3月19日被迫全部停产。同年11月12日,山西省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海鑫钢铁重整申请。
这家总部位于山西省闻喜县的民营企业曾显赫一时。资产总值一度达40亿元,雇员超过人。当地官员曾有一个说法,“我们县里三顿饭,有两顿饭是海鑫供的,而且是中午和下午。”正值盛极之时,海鑫钢铁创始人、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海仓却于年遭枪杀,由其年出生的儿子李兆会接手海鑫钢铁。
李兆会未能延续父辈的成功。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