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林黛玉ldquo咳疾rdquo

白癜风为何复发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40302/4346678.html
在喜邻社区书院的《红楼梦》专栏第07期,每周四更新。我们的《红楼》是按照节气时令聊的。这周“秋分”节气已过——聊《红楼》前,先说说我每次换节气就做梦头晕“梦魇”+水龙头开始滴水的灵异事件。二十四节气对人的影响也是有大有小,赶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几个重要节点,对人的影响就更大。中医讲节气就是“劫”,天地阴阳气候带动能量磁场变化,身体敏感和体弱的人就会有反应。不仅是节气,每天子夜(凌晨十二点)也有阴阳变化——打坐和站桩久的修行人能闭目感受到“时间”:不看钟表的房间,你晚上问他月亮现在在哪个位置?(你问普通人,现在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还是月亮升起多少度,肯定说不出来。)他能说出来。你跑出去看,还真是。我当时“哈哈哈哈哈哈哈”觉得肯定是封建余孽。直到自己每次只要是在梦里特别晕、晕到抓不住东西要摔倒一股洪荒的眩晕感,惊醒一查日子,卧槽,真的是节气当天夜里。之前家里老房子的卧室蓬蓬头有些松动,放正位置就不滴水,放歪了位置就滴水。无数个一个人住的极静的晚上,突然传来浴室蓬蓬头清晰的滴水声……毛骨悚然,一看表,凌晨11:50。从此我信了子夜时分,真的是有阴阳磁场变化振动的,只不过极其极其细微。大概只有敏感如林妹妹的蓬蓬头……才能感触到。于是,我给那个敏感蓬蓬头起了个外号“林黛玉”——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必犯咳疾”。别人都察觉不到的细微阴阳气候变化,她身体就先反应了。

黛玉的病在书中不是一两天,从书中一开篇,黛玉就言“从会吃饭起,就吃药”,而到了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黛玉的病已成不可挽回之势。

我们先看看“秋分”时黛玉的咳嗽。据第45回,“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所以总不出门,只在自己房中将养”。之前看过一个“阴谋论”,说仔细研究了黛玉的方子,黛玉的病越来越重其实有“金玉良缘”的阴谋在里边,故意让黛玉的身体越来越差。看完差点被气笑了——《红楼》里的人有大格局,不仅满脑子只有一心嫁宝玉“金玉良缘”那点破事。固然,《红楼》里有些大夫看病是有阴谋的:比如尤二姐“一个成形的男胎被打下来”,太医院的胡庸医把怀孕当成了气滞血瘀来治。然后这个胡大夫就跑路了,也没再被追究。许多人怀疑和凤姐有关,但书里没有明写。只有一句“急的贾琏查是谁请了姓胡的来。一时查了出来,便打了个半死。”但连王熙凤和尤二姐这么深仇大恨,我都怀疑,请胡太医打下男胎,应该不是凤姐干的。其一,原本去请的是王太医,结果王太医去军前效力,这事凤姐控制不了。因为王太医不在,“小厮们便请了个姓胡的太医”,可以说是看病着急,随机找的。任凭凤姐手眼通天,医院太医们都关系拉拢到。其二,请太医的不是一个人,是“小厮们”,兴儿就透露过贾琏和王熙凤家里的小厮,一半是贾琏心腹,一半是凤姐心腹,二姐生病是贾琏让小厮去叫大夫,肯定是先找自己熟的心腹使唤,这事凤姐也控制不了。其三,古代正妻对妾牙痒痒,但妾生的男孩往往被放一马——对正妻是有好处的。因为谁生下来的,都是正妻的孩子,管嫡母叫“太太”,管地位卑微的生母叫“姨娘”,探春就是例子。邢夫人没生育,贾琏照样要以母亲相敬;尤氏没生育,贾蓉也得尊儿子礼数。凤姐已经知道了自己小产后再孕不易,以最恶毒的想法,让二姐把孩子生下来,再慢慢折磨死二姐也不是不可能。不至于冒风险请太医谋财害命。凤姐哭说自己命里无子,若二姐得个男孩,自己也有终身之靠,我们现代人觉得假,在古代是有道理的,否则也不会两府闻之无不敬佩。以凤姐的毒辣手段,联合太医害命尚有争议;何况面对的是贾母千宠万娇的林妹妹——林妹妹的窗纱旧了,王夫人和凤姐都赶紧解释一身汗,何况是关于人命的林妹妹的药方?医院一大票人这么多眼睛盯着,太医也非固定一个,是“这里走的几个太医”,很难一人一手遮天;连宝钗都说看过黛玉的方子,宝玉也是懂药理的,谁这么大胆子敢给林妹妹下害人药?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林妹妹的每逢秋分“必犯咳疾”,跟任何人无关,真的就是自己原因。那宝钗告诉她的冰糖燕窝粥方子,到底对不对症?是真心还是假意?

有原文有真相,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陰补气的。”

宝钗的方子和药理对不对?宝钗的路子是“平肝健胃”。中医五行讲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宝钗认为黛玉的病,是肝木太旺,脾土被克制,导致胃气不思饮食——是药三分毒,天天不吃饭,靠药活着,身体能好吗?林黛玉的饭量也是惊人的少,“喝了两口稀粥,歪在床上”算不错的,螃蟹只吃了一点夹子肉就受不了,平常“十顿饭有五顿不吃的”。宝钗说“食谷者生”,认为黛玉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其实句句在理,句句真心。

那么,导致黛玉早夭的病因,为什么是宝钗说的“肝木特旺”呢?其实,冰糖燕窝是虚写,虽说是小说,如果雪芹童年生活中没有这么一位“肝木特旺”早夭的妹妹,是很难把药方和病症、问脉、调理和各个阶段的发病症状在小说中如蛛网缠身写的这么细的——比如“春分秋分必犯咳疾”,比如吃一口螃蟹就微微的胸口疼……这些都是跟病人长期相处才知道的琐碎生活细节。

而想到这里,你有没有汗毛竖立,熟读《红楼》的人会想到另一位因为“肝木特旺”而早夭的十二钗之一——秦可卿!

在《石头记》的定稿文本中,秦可卿是病死的。但保留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回目,并且《石头记》中有些没有删干净的文字,比如秦可卿去世后,两府“皆有些疑心”。脂批也称“雪芹厚道人也”,可见秦可卿真正的结局不是“肝木特旺”病死,而是被公公贾珍逼奸,最后“淫丧天香楼”,这一点在红学中基本定论。

那么问题来了,秦可卿生病时候的症状、药方,现实中是以谁为原型的?相信很多人已经有了大胆猜测——曹公童年现实中的“林妹妹”。

我们来看一看第10回秦可卿发病时,张太医诊脉的《红楼》原文:先生道:“看得尊夫人(指秦可卿)这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需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需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息,应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脉为喜脉,则小弟不敢从其教也。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指秦可卿)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大奶奶从前的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是不是?"这婆子答道:“可不是,从没有缩过,或是长两日三日,以至十日都长过。”先生听了道:“妙啊!这就是病源了。从前若能够以养心调经之药服之,何至于此。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候来。待用药看看。”于是写了方子,递与贾蓉,上写的是: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酒洗),白芍(二钱炒),川芎(钱半),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制),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红枣(二枚)

你看这方子上,“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跟一顿饭只喝两口稀粥、倦倦恹恹的林黛玉是一样的。再看“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跟黛玉思虑太过、一句话都要在心里琢磨半宿睡不着、伤情写诗的状态也是一样的。而黛玉一进贾府就在吃“人参养荣丸”,宝钗说的燕窝粥,其实和秦可卿“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的道理一致——都是平肝健脾。那这病该怎么调呢?张太医道出天机:“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宝玉跟黛玉说,“好妹妹,你皆因为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那癞头和尚说了,妹妹这病要好,除非从此以后不见眼泪。

作者简介

专栏作者:袁小茶,写头衔两公里长的人多,扎实做研究的人少。把红楼梦当佛经去修行,入行不够30年不敢提“我”字。

喜邻社区书院

喜邻社区书院,以“和、雅”为宗旨,以社区家庭为单位,以老人、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名家讲堂、民俗节庆、嘉礼仪轨、怡情雅集、兴趣社群、雅艺工坊、节气厨房、人文游学、慈善义工、共享公益,十大类运营内容,植入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体验,以社区生活作为纽带,将传统文化演绎成一种文而化之的生活方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14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