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公布后,大家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宁波和无锡。原因就是这两个长三角经济强市没有进入到新一线名单当中,只能屈居在二线城市前列。宁波在年的时候还是在新一线城市之列的,今年遗憾落榜。而无锡呢,则是年和年连续两年与新一线无缘。其实就经济总量而言,两个城市是绝对有资格进入新一线之列的。年宁波的经济总量为.12亿元,无锡是.30亿元。两个城市的GDP总量分别位列全国第12名和第13名。而榜单中的一线城市有4个,新一线城市有15个,加起来一共19个城市。新一线城市的评价指标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以及未来可塑性。在这五个维度当中,宁波和无锡都是有短板的,或者说是痛点。宁波和无锡这两个城市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城市没有绝对的中心。宁波下辖的各区县发展得都比较均衡,尤其是其代管的慈溪、余姚两市发展得非常好。而无锡呢这种特点更加明显,其代管的江阴、宜兴两市的GDP要远超市区。更值得一提的是江阴,长期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二名,而且与第一的昆山差距很小。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宁波和无锡传统的市中心只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却并不是经济中心。在市中心的人气不是特别的集中,城建水平和不是特别好,给人的感觉就不是特别繁华。宁波和无锡实际上是多中心,人流相对比较分散,这一点与国内的众多一线城市不一样。您看看北京、香港、广州就知道了。人流分散了,商业资源聚集度自然就不是那么高了,城市人的活跃度也就感觉不是那么高了。多点中心还有一个劣势,那就是第三产业不是特别发达。城市的人流不聚在一起,服务业有关的业态就不能聚集在一起。金融、餐饮、零售、娱乐以及其他各类服务行业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因为服务业最需要人气和购买力。其实这两个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是有的,看看宁波和无锡人均可支配收入就知道了。但是,有消费能力不定一要在自己的城市消费。宁波和无锡在城市内部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相对高端的集中的消费区域,那这两个城市的人只好选择去杭州、南京或者上海消费了。不过,像北京、香港、广州那样拥有绝对中心的城市是不是真的好,还是值得探讨的。绝对的中心是可以造就繁华景象,但是也会带来拥堵、通勤等问题。宁波和无锡这种多点中心的发展模式其实也不错,尽管没有热热闹闹人声鼎沸看起来高大上的中心区,但是井然有序、悠然自得的生活不是更好吗?对于宁波和无锡的城市居民而言,他们追求的是内在的品质,而不是表面的繁华。毕竟生活自己的,舒不舒适只有自己知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