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看,山东利用外资机遇和挑战并存,将进一步呈现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质量水平趋优发展的态势。呈现的特点为:1.引资区域两极分化。排名前五位市现存外商投资企业家数家,存量外资.22亿美元,占全省的71.7%。其它合计实际使用外资仅占5%。2.制造业引资比重过半。现存第一产业外商投资企业家,实际使用外资15.94亿美元,占总量的2.14%;第二产业企业家,实际使用外资.93亿美元,占总量的61.33%。其中,制造业企业家,实际使用外资占总量的55.23%;第三产业企业家,实际使用外资.49亿美元,占总量的36.53%。3.外企运营状况趋好。年,申报盈利的外商投资企业家,占现存企业的35%,比上年增加87家,盈利额.77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8.33%;申报持平企业家,占21%,比上年增加家;申报亏损企业家,占44%,比上年减少家,亏损额.95亿元,比上年减少53.12亿元。4.经济贡献作用增大。年,现存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8.22%,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8%;实现利润总额.8亿元,同比增长56.34%;纳税总额.9亿元,同比增长5.85%,占全省税收收入的25.3%;出口额.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3.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5.8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58.7%;吸纳就业.5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口的2.3%。5.新设企业十年来首次突破家。外商投资的环境条件持续改善,加之外商投资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步伐加快,助推了山东东部地区新设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家数10年来首次在突破家,达家,同比增长45.8%。其中,服务业新设规模以上企业家,同比增长52.4%,占比最高达到66.4%。6.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37.5%,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1.9亿美元,增长42.7%。与十强产业建设密切相关的包括信息电子技术、精密仪器、绿色能源化工、食品加工、文教娱乐等二十多个行业实际使用的外资大幅增长同比提升,高技术装备制造业新设外资企业家,同比增长36%。以并购方式新设企业家,合同外资13.3亿美元,分比增长1倍和49.5%。7.东部市企稳,中西部市追赶态势明显。东部沿海6市实际使用国内直接外资91.6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区域经济全省的比重已经达到74%,其中,青岛、烟台、威海三个直辖市实际投入使用的外资同比分别增长4.1%、13.3%、5.5%;中西部11市同比增长17.3%,其中济南市增长30.3%,滨州、菏泽两市分别增长2.5倍和2.3倍。8.大规模投资项目支撑投资作用显著,强投资活跃。近年来,山东新设及增资过亿美元大项目个,同比增长32.4%,合同外资金额达到亿美元;日本永旺、软银、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英国石油(BP)、威立雅、博世、标致等27家世界强企业在我省投资项目51个,合同外资2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其中,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首次来我省投资。截至年底,家世界强企业在我省投资设立家企业。总之,一方面,山东扩大了高质量招商引资,全力推动山东打造改革开放新战略高地,打出了覆盖全省一系列的推动对外开放高质量招商引资发展的战略组合拳,营商引资环境不断地优化,对于外商投资的国际吸引力将显著地增强。另一方面,利用外资实现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将长期存在。(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