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大话题,大概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要点。
二、构建产业思维和产业认识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
三、怎样分析一个产业?在先生给出的幼教模型的基础上,如果推而广之还可以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
四、我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知识?
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要点
产业经济学包括三个层面
(一)基本问题,解决产业是什么,怎么产生,为什么需要研究,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前人做了什么,形成了哪些框架,有了哪些理论,形成了怎样的学科体系)
根据产业研究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二)(三)两个部分。
(二)产业组织(研究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根据产业组织的定义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市场、企业、竞争。
(三)产业结构(研究产业发展的规律,以及产业与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的分布规律)。根据产业结构的定义可以分为:演变、关联、优化、布局。
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大致梳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产业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掌握产业的基本规律,对现有产业进行优化,再往高一个层面走,做产业组合形成布局。所以,掌握规律是第一步;进行分析是第二步;如何整合是第三步。
二、构建产业思维和产业认识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
我认为可以从从四个大维度来思考的。
仅以下几个小点简单写一下自己的理解:
1.一个重要的规律性指标:人均GDP的变化。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这个指标的意义:一个是简单理解“增长”理解是基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简单升华,经济的增长是在资本、劳动力、技术、资源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逐渐累积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的产业都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可能有一些产业随着历史的潮流湮没,但总体发展的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产业经济学》在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中,以具体行业为例来看人类历史上产业的发展阶段,如下图:
二个是理解为什么“增长”和人均GDP有关。人均GDP越高,人均国民收入越高。这可以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人均国民收入慢慢上升,会倒逼产业的升级。
根据库兹涅茨和罗斯托对现代经济增长本质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引起消费者需求结构的高变化率,消费者需求结构的高变化率又拉动了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
2.互联网颠覆一切行业
这个话题和先生的第一次大课里面的问题遥相呼应——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中国是否会像HomiKharas说的那样,“当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后,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但与此同时创新技术并未得到显著发展。这会导致该国家在出口市场中即不能在制造业上与低收入、低工资的国家竞争又不能在高技术创新产品上与发达国家竞争,出口竞争力下降,这样就会带来经济增速的下降甚至经济的倒退,导致该国家不能发展为高收入国家。”
不会,因为互联网会颠覆一切行业。并且,我们中国在互联网上和外国的差距,不能说没有,但是相比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讲,已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李彦宏在年接受采访时说过“对于全部的任何一个行业,我们都会看到它用互联网方式再做一遍”。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会颠覆一切行业呢?我们目前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认为是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传递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信息的累积,附之以分析工具的进步,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所以可能导致非常多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各个行业的经销商,除了手中掌握一定资源以外,手中另外一张牌就是信息的在完整性、准确性和必要性上面的不对等。又比如,我们曾经学习的蛛网模型,就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不及时,导致供需双方在做决策的时候存在时滞和误判。如果通过互联网,将流程规范化,时间准确化,直接可以C2B,不需要判断和决策,仅根据事实来进行生产。所以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计划经济是可能实现的,因为计划经济最大的bug就是信息量搜集不够,海量信息做判断太难,而在未来人工智能都可以帮我们解决。
3.数据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和核心资产。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想到了我们曾经研究了一个公司——康美药业
康美药业在它的第一阶段,进行全产业链建设的时候,公司依托在道地中药材资源、中药材专业市场等领域所形成的资源优势,搭建了康美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康美e药谷)线上中药材大宗交易B2B电商平台。建设了公司重要数据库的雏形。在建立营销的时候,它与全国范围的2,余家医疗机构以及约15万家连锁药店建立了深度业务合作关系,市场营销布局全国。
康美药业在它的第二阶段,开始基于数据打造大健康服务生态圈。其中,以智慧药房为载体,获得患者的数据信息。智慧药房业务持续拓展,承接的外流处方包含大量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治疗方案等,有望在未来在智慧药房为医院平台引流。之后,康美药业和地方性发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医院、医药物流等等方式,最后基于数据分析的方式,将公司的药物列出《医院用药目录》。目前在广西玉林市形成了“网上药店+健康管理咨询+医院综合服务项目”的闭环;重庆市形成了“互联网+医疗”及智慧药房的模式;在重庆建立了中药材大宗现货交易中心。年,康美药业和新华网合作,共同成立康美健康智库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以康美健康智库为载体共同搭建中国最权威的健康大数据平台。
下表为康美医药的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的变化情况。康美医药用了10年时间,营业收入从8亿做到亿;净利润从1亿做到33亿。并且以数据为基础的企业,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4.如何发现机会?
如果发现机会,先生后面有专门总结,其实在这一页差不多已经间接告诉我们更多信息量了。
思维力和洞察力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小事进行联系
格局和视野,专业眼光则更多要借助平台的力量,接触更多不同层面不同专业的人,帮助我们理解内在运行规律。
三、怎样分析一个产业?在给出的幼教模型的基础上,如果推而广之还可以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
分析幼教行业的思路是:
1.确定产业规模有多大?
2.产业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资产结构是什么?
3.在该产业中的参与方有哪些?参与方之间形成了怎样的要素连接关系?
4.这些参与方的实力怎么样?对于本产业的特点而言,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参与方可能会是谁?参与者,相互之间的作用,这主要是从产业结构来进行分析。
5.技术会对本行业带来怎样的颠覆?
根据上述的基本认识得出了幼教产业的是个结论。
我认为要分析好一个产业有两个方法:
1.建立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告诉我们前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这些思考的角度可以给我们提示。
2.定义清楚所可能产生影响的概念,并且看这一概念对已有的框架可以产生什么新的连结。
我自己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试图建立一个产业分析的框架:
1.从整体看,两个方面:一是该产业规模有多大?规模的扩张速度有多快?产业是否存在天花板?二是产业的盈利水平是怎样的?产业向外扩张,是根据技术的精准提高路线,还是根据应用的产业模糊边界路线?
2.从上游看,需要投入哪些要素?什么要素是核心要素?核心要素的获得是否有障碍?核心要素的更新迭代是否会对产业造成颠覆式影响?
3.从下游看,定价权在哪一方?获得话语权的关键点是什么?在公司层面以上两个问题是否有解?下游企业是否对本产业中的企业构成潜在的威胁?
4.从产业本身看,搞清楚竞争对手有哪些——本产业中的企业、潜在进入者、技术层面的可能替代者、消费升级层面的可能替代者、往上进行产业链延伸的下游企业、往下产业链延伸的上游企业等。目前是处于什么样的竞争状态——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还是完全垄断?
5.从进入和退出来看,产业本身的壁垒有多高?护城河是否坚固?护城河是否长时间坚固?如果战败,退出本产业,退出成本的情况怎样?
四、我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这包括两个层面:软件和硬件。
软件方面:根据先生的路径,进行深度阅读,构建思维框架,填补思维内容;多思考多总结多连结,提高洞察力。
硬件方面:主要按照理论和产业史方面进行;根据公司研究的需要进行相关行业的招股说明书年报的阅读。
END缺舟一帆渡:汪洋无水缺舟,却见一帆渡航。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