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第六周风险景气报告丨欧美制造

目录

1/新冠疫情风险指数、景气指数及风险景气象限图

1.1.疫情风险指数

1..疫情景气指数

1.3.风险-景气象限图

/全球制造业风险指数、景气指数及风险景气象限图

.1.制造业风险指数

..制造业景气指数

.3.风险-景气象限图

3/疫情助推中国CPI破5%,猪肉重拾涨势

3.1.00年1月中国CPI

3..年1月猪肉价格指数

/城市疫情风险指数深圳最高

5/推迟复工或将冲击全球产业链

6/世界各国/组织对疫情的最新反应

7/世卫组织和各国发表对李医生的悼文

8/武汉市民吹哨纪念呼吁中国建立吹哨人保护制度

01

疫情指数、景气指数及风险景气象限图截止月11日早9点,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全国确诊病例超过万,已达人,疑似病例例.在《危机四伏|全球突发卫生事件防范工作年度报告》中已提到过:“如果说“过去的只是序幕”是真的,那么有一个威胁切实存在,就是快速传播的高度致命性呼吸道病原体大流行病,它将夺去万至万人的生命,令世界经济的近5%化为乌有。如此规模的全球大流行病将是灾难性的,会造成广泛的浩劫、不稳定和不安全。世界将猝不及防。”在00庚子抗疫VS03萨斯智库报告:风险指数及景气指数象限显示深刻考验经济结构及治理方式(第二版)提到,新冠疫情高风险对疫情需持万分谨慎态度。

1.1.疫情风险指数

疫情对经济的风险决定于疫情何时得到控制(新增病例增速趋于零)

简单对比新冠和萨斯时期风险,新冠风险指数显著高于萨斯。

新冠与萨斯的确诊病例增长过程:

根据传染病模型,感染人数是一个指数增长,因此我们只需要对累计感染人数做一个对数处理,就可以直观获得感染人数的增速规律。从新增病例增速上看,新冠的风险是高于萨斯的。

1..疫情景气指数

相对萨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更迅速波及全国各地与部分境外地区。新冠疫情,直接影响住宿、零售、餐饮、娱乐及旅游等国内主要消费及服务业,延迟复工也将对工业生产乃至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实体经济中,尤其是相对脆弱的民营企业首当其冲。但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快于萨斯,预期新冠时期景气回升较萨斯快。

SARS时期景气指数

新冠时期景气预测

1.3.疫情风险-景气象限图景气指数象限回暖更快本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呈现两个特点:短期影响程度更大,主因第三产业占比提升、消费冲击较大、投资出口支撑有限;整体持续时间可能更短,主因防疫力度更强,参考非典,最快月可看到疫情拐点。风险-景气象限图

0

全球制造业风险指数、景气指数及象限图目前,中国各地都有巨大的复工压力,与严防疫情扩散的管制流动措施,构成明显的矛盾。新冠抗疫影响中国复工进度,风险将上升,景气将下跌,但1月数据只统计到节前,未能充分体现影响。.1.发达地区00年制造业风险指数全球经济活动步伐继年大幅放缓之后继续疲软。尤其是制造业活动势头严重减弱,已降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年1月-00年1月,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得到消费者支撑,工厂活动正在升温,制造业风险降低。整体向好,日、欧制造业也微弱复苏但整体运行仍偏弱。00年,贸易争端继续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增加,预计低利率环境将比预期持续更久,虽然有助于缓解眼前局势,但考虑到就业端的改善尚不明显,制造业风险仍难有实质改善。中国00年1月制造业风险指数年11月-00年1月,中国PMI结束连续半年位于荣枯线下的状况,连续三个月回升上荣枯线,短期经济下行风险方呈现遏制,有走入缓步企稳区间的趋势。然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打破了这一格局,后续风险将呈上升态势。..发达地区制造业景气指数年3月-00年1月发达地区制造业景气指数00年伊始,欧美制造业出现了短期微弱复苏的迹象,景气指数微升。00年伊始,欧元区制造业出现了复苏的迹象。最令人鼓舞的是。随着整个欧元区的信心普遍改善,订单量更趋稳定,对产出增长的预期跃升,其中德国的信心出现了尤为重要的好转。然而,欧元区产出和就业仍在持续萎缩,这表明制造业尚未走出困境。00年1月,日本景气指数未有明显上升趋势,且PMI连续九个月位于50荣枯线以下,是自01年6月至年月连续九个月萎缩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同时,关键的产出和新订单指数连续13个月处于萎缩状态。在海外需求持续不振,同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旅游业产生冲击的情况下,今年日本经济面临诸多变数。鉴于制造业对经济复苏的重要性,其持续处于收缩区间,通过对就业、消费者信心的负面冲击,均可能向整个经济体系传导。现在日本一个重要风险点就是如果中国新冠疫情造成制造业过久处于收缩区间,将向整个东亚经济体系传染。美国制造业景气指数为微升,中国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去年中国遭受了非洲猪瘟,现在又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年3月-00年1月中国制造业景气指数目前,中国各地都有巨大的复工压力,与严防疫情扩散的管制流动措施,构成明显的矛盾。新冠抗疫影响中国复工进度,景气下跌,但1月数据未能充分体现影响,再叠加春节因素,预计整个月份的数据超预期下降。00年1月,中国中采PMI指数为50,上期数据为50.。疫情冲击,尚未反映在数据上。PMI1月只统计之0号,所以1月数据受疫情影响小,制造业PMI未来数月将下跌。.3.中、日、美与欧元区的制造业风险-景气象限图年1月-00年1月的制造业风险-景气象限图暂未完全显现疫情影响,疫情的冲击还需要后续观察。

03

疫情助推中国CPI破5%,猪肉重拾涨势中国00年1月CPI同比上涨5.%;上期CPI上涨.5%;猪肉重拾涨势,猪价同比从上期97%上升到%;鸡蛋供给充足,变化不明显。3.1.00年1月中国CPI疫情助推中国CPI破5:00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上期数据.5%;猪肉同比%重拾升势。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5.%,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5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76.7%,影响CPI上涨约3.38个百分点。3..00年1月猪肉价格指数

叠加春节与疫情因素,1月猪肉价格上涨.0%,影响CPI上涨约.76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影响CPI上涨约0.0个百分点。

在春节因素的影响下,猪肉价格重拾升势,将继续推高CPI。与此同时,疫情的爆发可能给消费品价格再添变数:一方面,数据显示非典时期医疗保健CPI同比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出于对疫情的担忧,居民旅游出行可能减少,使旅游价格、交通工具维修价格的表现弱于季节性。新型冠状病毒发展使得春节期间部分地区的食品价格偏强,也影响通胀。综合而言,CPI同比走高。由于疫情影响,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货币政策前景,押注货币政策将出现进一步下调,特别是欧洲出现大举降息押注,对欧洲央行00年降息几率的预期从上周的0%大幅升至50%。而受此市场避险需求升温影响,欧美日韩主要国家国债价格大幅攀升,收益率大幅下滑,创下近期的新低点。

0

城市疫情风险指数深圳最高近期中国各大城市都迎来了返程潮,上海、广州、深圳临近复工迁入热度的不断上涨。根据城市人口迁入数据及现有确诊及疑似病例等数据,返工潮下深圳压力最大,疫情风险最高,抗疫仍不可掉以轻心,中国及世界各国均需对疫情保持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对疫情风险重视程度不够且病例日益增加的城市,也是高疫情疫情风险的。

中国城市疫情风险指数

截至月8日,北京累计确诊病例例,上海81例,广州98例,深圳例,目前深圳在北上广深中累计确诊病例最多。深圳经过1月31日单日新增60例的高峰后,确诊病例渐高于其它一线城市。根据百度地图统计数据,湖北省春运规模迁出于1月0日启动,3日封城掉头向下,这期间湖北省对深流入人数日平均是3.88%,深圳高居第一,趋势线还显示深圳最后三日加速增长。除“压力爆表”的深圳之外,上海所面临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

返工大潮将一定程度上带来发病率的回升,疫情仍有多点爆发的可能,抗疫仍不可掉以轻心。

当然,一些政策上尚未充分重视,但病例日益增加的城市,也是高疫情疫情的。如:新加坡8号确诊近30例,10号已超过0例,新增基本是本地传播病例,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染的情况。作为一个万人的“地级市”,0例病例的规模,近十万分之一的发病病例,已经和中国疫情中等的地市相当了。而新加坡的正月十五,还在搞万人宴,因为社会秩序要如常。新加坡这个姿态,预示着新加坡疫情有失控的风险。

05

推迟复工或将冲击全球产业链

在全球化产业链分工背景之下,中国已深深嵌入全球产业分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影响,我国多数生产活动受阻,这或冲击全球产业链。

5.1.全国生产活动受阻截止至1月30日,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外,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其中,一级响应属于最高级别的响应。在宣布一级响应后,各省需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每天收集、评估、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划定控制区域,强制控制措施如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等,流动人口管理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等措施,实施交通卫生检疫、信息发布,开展群防群治,维护社会稳定等。因此,在各地启动一级响应后,其将从交通管控、人口流动、停工等多方面影响我国生产活动。5..人口流动受限,企业复工困难重重当前核心影响集中在国内交运管制、人员复工推迟。复工潮之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港口海运等或面临较高的疫情不确定性。从人口流动看,各省启动一级响应后以武汉为代表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封城,人口流动受限将影响企业招工需求。数据显示,00年春节节后客运量大幅下降,年初四至年十五,全国累计发送.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85%。从企业生产复工时间看,在各省启动纷纷启动一级响应后,部分省市亦对企业生产复工时间做出限制,如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均规定各类企业复工时间不得早于00年月9日时之前。需要指出的是,某些省市对外地返工人员作出7-1天隔离观察期限制,这意味着企业实际复工时间晚于月9日一至两周。各地调控措施松紧不同,且依据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或将带来省际间货运效率的干扰从交通管制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是联系生产消费的重要纽带。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中国进行了道路交通管制,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目前全省各个城市的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都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交通拥堵指数延时指数显示,以武汉为代表的疫情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已跌入有数据以来的最低值。5.3.国内影响外溢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企业,都集中在消费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在全球化产业链分工背景之下,中国产业已深深嵌入全球产业分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影响,我国多数生产活动受阻,这或冲击全球产业链。

06

世界各国/组织对疫情的最新反应随着中国复工潮开启,新冠病毒的防控进入关键期,而错误的信息将成为病毒防控的一大主要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错误的信息使世卫组织的工作更加困难:“人们必须获得准确的信息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有关新冠病毒的错误信息将造成公众的疑虑,并传播恐慌情绪””世界卫生组织不仅在与病毒作斗争,也在与破坏我们应对这一流行病的错误信息和阴谋论作斗争”。“正如《卫报》所说的,有关冠状病毒的虚假信息可能是最具传染性的。”为防止病毒蔓延,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采取边境封锁措施,主要手段有撤侨、缩减航班、加强中国游客入境审查、限制签证和限制旅行五个方面等。截至1月31日,已有6个国家针对中国公民采取入境管制措施,其中,6个国家对中国公民采取了签证收紧措施,个国家采取入境限制措施,5个国家对护照签发地为“湖北”及有“湖北”旅行经历的人员进行重点入境管控,7个国家则对入境的中国公民采取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申报等措施。美国特朗普政府1月31日宣布,源自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为“国家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暂停有传播新型冠状病毒风险的外国人入境美国,据此,美国暂时禁止在过去1天内去过中国大陆的外国公民入境,唯永久居民和美国公民直系亲属例外。美国三大航空公司宣布暂时停飞中美航班。此外,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于1月30日表示,目前处于扩散期的肺炎疫情将有助于工作岗位回流美国,引发美国民众不满。

07

世卫组织等发表对李医生的悼文感染总数虽首次下降但“不是庆祝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卫生应急计划负责人迈克尔·瑞安今天在日内瓦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举行的情况通报会上表示,虽然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数在一夜之间略有下降是受一件受欢迎的事,但“没有什么值得庆祝”。他说,尽管今天的数字是中国报告确诊病例总数下降的第一天,但我们仍处于激烈的疫情暴发之中,因此需要非常小心地做出任何预测。截至北京时间6日晚11点,中国报告出现万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感染病例,其中56例死亡。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个国家共报告出现5例病例,其中一例死亡。对病毒仍然知之甚少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除了病毒对老年人和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健康问题的人构成最大危险这一事实之外,现在对这种新病毒的了解相对较少。他说,人们应该继续采取基本的卫生措施,特别是经常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当用胳膊弯处加以遮挡。谭德塞表示:“我们不知道疫情的来源,我们不知道它的自然宿主是什么,我们对其传染性或严重性也没有恰当的了解。我们需要就所有这些问题找出答案。”迄今没有疫苗没有“解药”谭德塞表示,尽管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经绘制完成,但现在没有预防感染的疫苗,也没有找到对症治疗的方法。他说:“坦率地说,我们现在在打‘太极’,我们需要彻底搞清这一病毒的情况,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对它加以攻击。”世卫组织还表示,它将召开一次全球研究和创新论坛,以动员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该论坛将于月11日至1日在日内瓦举行,与会者将就识别病毒来源以及分享生物样本和基因序列等几个研究领域进行讨论。随后,世界各国媒体也对此做出了迅速的新闻报道。

08

武汉市民吹哨纪念呼吁中国建立吹哨人保护制度

-TheEnd-

秦逸飞博士应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暨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业界导师深高金(港中文)金融特色课程:秦逸飞导师《中国的产业转型与企业家精神救赎开宗明义,格物致知:一切投资逻辑都是基于价值观的行为哲学秦逸飞博士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赠丰子恺《春日图》“聚焦桐乡·相约乌镇”,格致产业发展百亿产业基金,打造全球领先汽车工业机器人基地腾讯云×云创业是什么?胡翔带您走进联盟+大赛加力中日战略合作,片山大臣晤招商局华润及格致

瓦纳库尼新年首访落深圳会晤郑列列博士与秦逸飞博士等丨中国-玻利维亚贸易投资洽谈会

中国“丹纳赫”在路上!诚邀资深产业投资并购人士及管理培训生,一路同行!为防止本号丢失,请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AsiaFinancialRiskThinkTank)是全球金融风险领域三大权威机构之一,由广泛分布于金融、财经、非政府组织、大学、研究机构等业界专家领袖,所牵头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是一个沟通官方组织、权威机构、高校、财经媒体和金融专家领袖,进行多方对话的专业沟通平台。   智库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为核心,自年成立以来,一直   智库撰写的金融风险领域研究报告、专业文章以及《亚洲金融与风险白皮书》等,已被亚洲及国际专业媒体和权威机构广泛转载、引用,并结集出版成套权威专业丛书系列。智库定期编制并发布风险指数与评级,为风险评估与防范提供专业参考,通过加强指数和评级成果共享,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和协调经济发展的功能。智库也和多个亚洲区域内及全球各大官方组织、权威机构、高校、财经媒体和专家领袖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联合举办的“亚洲金融与风险战略对话”,是国际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年度闭门峰会之一。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qj/13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