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养血美颜第一方附治疗黄褐斑

白癜风的饮食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15/5544833.html

很多年轻的现代女性,尤其是25岁到35岁这个群体的女性,大多刚刚迈入社会,工作压力十分大,同时又面临结婚、生育、哺乳、月经、避孕等非常生理时期。但说起女性生理期食补,其中的地域差异挺有意思的。据说讲究的西方女性习惯在那几天喝红酒、吃巧克力,韩国女性则习惯喝海带汤补身体。对于中国女性来说,中药店里有几味药是专门为她们准备的,比如白芍、川芎、当归、熟地,将这四种中药一起熬煮,就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中医界称之为“妇科养血第一方”的“四物汤”。

四物汤的主角介绍

当归: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的功效。但当归身和当归尾作用不同。当归身长于补血,当归尾则善于活血。

熟地: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与当归配伍还能增强当归的补血、活血疗效。

川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为血中气药,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这四味药共同组成调血要剂,则有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的奇特功效。

白芍: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

女性为何要喝四物汤

中医认为,四物汤主要调理肝血,因为肝和血密切相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就像一个人体“血库”一样,而女性血虚,根本不能满足人体的各项功能。如不能滋养眼睛,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就像“血库”漏水一样,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4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

此外,四物汤衍生出的无数“子方”、“孙方”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没。较著名的有桃红四物汤,该方剂是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四物汤加艾叶、阿胶、甘草后取名为阿艾四物汤,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特别强调,尽管四物汤是补血的基础方,又是调经的基础方,但最好请中医师把握剂量和比例。

四物汤要这样喝

补血最快的方式,就是从月经结束那一天起每天喝四物汤,连喝3天。

现在,市面上也有卖方便冲泡的四物汤,但自己去中药店抓药,再用小沙锅炖汤的感觉是不可代替的!其实,炖四物汤真的很简单,所用的药材在一般药店里都能够买到,你不妨亲手试一试。

※基本煮法

材料: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

做法:在4味药材里先加入适量的酒,再加水煎煮即可。

tips:煮的时候用中等大小的饭碗加4碗水,煮到最后只剩1碗水的量就OK了。

用法:早晚空腹饮用,任何温度都可以,但是药材煮过之后最好不要放置隔夜再煮。

功效:补血调血,不仅能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还能使发质变得润泽。

不过,基本煮法煮出来的四物汤也许有不少女性喝不惯,因为完全是中药汤的感觉嘛!别沮丧,四物汤的煮法其实很灵活,想让它更好喝些,只要加料进去就行啦!

※甜蜜煮法

煮四物汤时,把上好的红枣、枸杞大把地放下去,汤水绝对会变得甜蜜起来。当然,你也可以稍加些白糖或冰糖进去,不过为了保持身材,还是少放点糖为妙!

※肉汤煮法

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洗净后装入过滤纱袋中,与去皮土鸡腿一只一起放入锅中,加水覆盖,先以大火烧至水滚,后改小火慢炖,煮至鸡肉熟透后起锅。

tips: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加排骨或鱼肉,这样炖出来的四物汤味道很好,又不会有很重的中药味。加去皮鸡肉会比加排骨清淡。煮到鸡肉熟透后,再加点素鸡或者豆腐皮下去,味道也很美啊!可以多买些鸡爪一起炖,这样汤里会有很多胶质,对皮肤很好哦!

※小叮咛:

一般女性喝四物汤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喝了之后出现上火现象,就要向中医师请教,看看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用四物汤来药补。四物汤必须在月经结束之后才能开始喝,经期喝有反作用!中药养生是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不要只在痛经或脸色不好时才临时抱佛脚哦。

延伸阅读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

药物组成:地黄15g(血热用生地,虚寒用熟地),川芎10g,当归30g,芍药(养血用白芍,化瘀用赤芍),桃仁10g,红花10g,桂枝6g,僵蚕10g。

制剂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4~6个疗程可获效。

适应病证:黄褐斑,血虚血瘀证。

病案举隅:患女,36岁。月经错后、四五十天一至,经前乳胀,经量少,色紫有块,常感头晕眼花,面颊部有对称状褐色斑二片,舌淡有瘀点,脉弦细涩。诊为血虚肝郁致血滞胞宫及面络。治当养血疏肝、化瘀软坚。处方:当归30g,白芍12g,川芎10g,柴胡12g,薄荷6g,熟地15g,桃仁10g,红花10g,三棱12g,鸡血藤30g,香附10g,桂枝6g,僵蚕10g,牛膝15g。经前去三棱、牛膝等。共服40剂。月经周期恢复正常,面部褐斑基本退尽。

资料来源:刘忠恕,等.天津中医,,12(2):17--18

评按:本病是由于血气不和,致血虚血瘀,血泣络凝,上不能荣于面,下不能充盈血海,临床所见面发褐斑,同时月经不调。桃红四物汤中地、芍、归具有补精血、调冲任之功;桃仁、红,花擅活血化瘀,为祛瘀之润剂;桂枝、川芎辛散温通,活血通络上行于面。全方补血为本,祛瘀为用,行气活血善化头面之斑,且又可使血海充盈,月经调畅。

临证加减:月经先期去桃仁,加丹皮、黄芩;后期加肉桂、炮姜;先后不定期加柴胡、香附、菟丝子、枸杞子;痛经加元胡、乌药、川楝;闭经或肌瘤者加三棱、莪术、丹参、益母草、昆布、海藻等;带下多者加二术、茯苓、椿皮。肝郁、肾虚、脾虚可随证加减。(《华夏医药健康网》年4月2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qj/15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