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脾胃为机体水谷化生之脏腑,是人体后天之本,可运化水谷、生化气血,从而滋养五脏六腑,促进机体血运调畅。脾胃失调时可出现食欲不振、四肢倦懒、恶心、反胃、腹部胀满等症状,可通过具有健脾、益气、温阳、行气、祛湿、和解、消导等功效的中成药调理脾胃。本文介绍四种临床常见的用于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1.香砂六君丸
由党参、清半夏、陈皮、白术(麸炒)、木香、茯苓、甘草、砂仁共八味药组成。方用四君汤健脾祛湿,扶助运化;木香、砂仁、陈皮行气散寒,温中止痛;半夏合陈皮燥湿化痰,降逆除满;甘草补中和胃。诸药配合,对脾胃气虚,寒湿中阻之脘腹胀满,嘈杂或呕吐,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症共达助气健胃,止痛化痰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1)肠胃虚弱,气阳两虚的胃寒痛:以寒湿中阻为病机,脘腹疼痛,胸隔满闷为主症;(2)用于脾胃虚弱,腹痛肠鸣泄泻(溏泻):以胸闷腹胀为主症,兼见咳嗽多痰的患者。
本品为水丸,口服,1次9克,1日1~2次。
2.越鞠保和丸
由苍术、栀子(姜制)、川芎、香附(醋制)、广木香、神曲(麸炒)、槟榔共七味药组成。本药以“越鞠丸”加味,为通治六郁之剂。六郁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脾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以致湿、食、痰、火、血、气等相因郁滞,故出现胸膈痞满或脘腹满痛,嘈杂吞酸,饮食不化,嗳气呕吐等症。香附、木香开气郁,利胸膈,除胀满;苍术燥湿郁,健脾胃,化痰饮;川芎调血郁,止胸膈刺痛;栀子解火郁,止呕吐、吞酸嘈杂;神曲消食郁,增强食欲;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若气机流畅,五郁得解,则痰郁随之而解。全方共达舒气解郁,开胃消食之效。临床主要用于:(1)、六郁郁滞胃实症:表现以脘腹胀满、口臭、嗳腐、大便不爽为主症;(2)、用于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肝郁气滞、肝脾不调和脾虚湿阻类型。本品为水丸,口服,1次6克,1日1~2次。
3.人参健脾丸
由神曲(麸炒)、白术(麸炒)、麦芽(炒)、陈皮、枳壳(麸炒)、党参、山楂(炒)、人参共八味药组成。本品为“白术饮”加减。方用人参、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扶助运化;陈皮、枳壳行气宽胸,以除胀满;神曲、麦芽、山楂消积导滞,以助消化。诸药合用有健脾开胃,增强体质的功效。临床常用于1、身体衰弱:表现为面色萎黄,肠鸣腹泻,精神倦怠,胸腹胀满及舌苔白腻;2、用于泄泻:表现为大便溏泻,时溏时泻,饮食不消,肠鸣,纳呆,消瘦等;(3)用于小儿疳积: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头发枯干等。本品为蜜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4.附子理中丸
由附子(制)、甘草、党参、干姜、白术(麸炒)共五味药组成。为治疗脾胃虚寒的常用成药。方用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回阳,增强血液循环以充四味;干姜温中散寒,恢复脾阳;党参补气健脾,振奋脾胃功能;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脾运;甘草调和诸药兼补脾和中。诸药配合,具有温中助阳,补益脾胃之功。临床常用于:(1)慢性肠炎:症见食欲不振,脘腹疼痛,喜温喜按,不能吃生冷硬物,手足厥冷,属于脾胃阳虚的脉微弱者;(2)用于急性胃肠炎:症见呕吐腹痛,下利清稀,四肢冰冷,舌苔白及脉濡弱者;(3)用于妇女痛经,白带多而清稀,腹部喜温喜按者。本品为蜜丸,口服,1次1丸,1日2次。
需要注意的是,若脾胃出现急性症状,如急性腹痛、腹泻等,医院,检查后选择更有效和准确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部分人群如脾胃功能正常,只为补益脾胃,则不建议服用中成药进补,以免过度进补造成身体不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