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和油价下跌对经济的影响同花顺财

年以来,受新型冠状病毒全面扩散和OPEC原油减产协议进展不顺,近期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截至3月10日,全年跌幅约为43%。从跌幅上看,上一次跌幅达到43%的时期为年7月至年12月间,跌幅达到65%。此次由于需求的大幅萎缩,以及供给放量的影响,国际油价出现明显下跌,考虑到原油价格为通胀之母,故以价格为出发点,对于整体经济影响做一个全面梳理。

此次,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海外国家却开始出现明显的扩散。其中,意大利已成为重灾区,3月10日新增人。目前欧洲疫情仍以意大利最为严重,法国和德国开始出现病例加速增长的态势,英国确诊病例数增速较慢。考虑到近期这些国家已开始陆续升级防控措施,随着措施的陆续严格,未来对于控制疫情将起到较好的作用。

1.受疫情冲击,相关行业影响较大

如果按照中国控制疫情的类似经验,随着海外国家防控措施的升级,对于经济的冲击将不断加大。由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均以第三产业为主,故疫情将直接冲击餐饮,零售,交运等服务业。

此次疫情成为了压在脆弱经济上的又一根稻草,当前疫情已在全球蔓延,大多数国家都受到影响。首先疫情会导致企业停工停产,交通运输量同比大幅下降等。从中国情况来看,2月的生产状况不景气,高炉开工率和发电耗煤量同比都大幅回落。此外,就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白云机场2月的起降架次同比下降66%。石油的主要需求来源都受到很大影响。根据目前的形势,疫情对海外国家的冲击可能和中国类似,短期内对能源(以石油为主)的需求必然会承压。

其次,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短期影响。短期的停工停产可能会对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造成极大的伤害,一些现金流状况不佳的企业或许会因为短期的现金流不足,又无法取得贷款,而被迫倒闭,从而引起员工失业。员工失业后会减少消费,消费的减少会相应减少对应企业的收入,因此可能引起中长期的恶性循环。

以中国饭店协会3月3日发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中可以发现,年春节期间营收同比减少80%以上的餐企占比88%,其中客流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1.5%。此外,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国家为了控制病毒传播而实施旅游限制,这也将进一步给旅游服务业带来更为严峻的冲击。

2.疫情冲击经济,影响原油需求

首先,从宏观经济上分析,两次时间段内,全球整体宏观经济出现明显回落。以美国为例,GDP增速由年一季度3.8%,下滑至年一季度的1.2%。中国也呈现类似特征,同期增速下滑至6.9%。故从全球主要经济体来看,经济增速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回落,这也就对能源的需求带来一定的利空影响。此次,经济情况类似,中美均面临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美国年末GDP增速回落至2.3%,中国年末GDP增速回落至6.1%,未来随着疫情的发酵,将进一步打击原油需求。

从这两次时间段对比上分析,年考虑到国际能源署下调石油需求预测,叠加OPEC重申不减产,同时随着美元指数的走强(石油以美元计价,美元强,石油价格下降),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此次,与前次背景有所类似,国际能源署预计-年原油需求走弱,同时OPEC成员国沙特大幅增产,但不同的地方在于美元指数的回落。

按照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年中国原油需求为每日32万桶,相比年每日44万桶,有所下滑,除中东和印度外的其他国家,年原油需求每日63万桶,相比年每日减少11万桶。当前叠加美元指数的走弱,未来大幅下跌的空间可能有限。

3.原油下行,通胀结构分化

油价下跌最直接影响的经济指标就是物价。最近10年的两次油价大跌,一次是在Q3-Q4,持续时间较长,累计跌幅超过65%;另一次在Q4,单季度跌幅达到37%。两次都造成了CPI和PPI的对应分项环比增速大幅回落。年8月起,CPI中的交通工具用燃料环比连续7个月为负,且环比跌幅极大;PPI中的原料价格同样环比下跌。年Q4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本轮油价下跌,可参照前两次。首先从CPI上来分析,交通工具用燃料的占比大约在2%左右,若是油价下跌10%-15%,则会拉低CPI0.2%-0.3%。2月由于疫情因素,CPI预计维持在5%以上,但3月起CPI的翘尾因素逐渐减弱,且随着疫情好转,食物的供应将会改善,CPI整体无太大压力。若原油价格长期维持在30美元/桶,预计CPI的回落速度将会更快。

CPI主要是居民消费,对油价的波动并不是特别敏感。PPI中,石油及相关产品所占的比重会大幅增加。在之前两次油价大跌中,PPI的同比环比均迅速恶化。年这次持续时间很长,曾使得PPI环比连续26个月负增长。年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也使得PPI环比连续4个月负增长。对比两次原油价格的下跌,通胀结构明显不同,年的组合类别为“低PPI+低CPI”,年的组合为“高PPI+低CPI”,年组合为“低PPI+高CPI”,预计未来随着PPI的转负,CPI-PPI的裂口将大概率扩大。如果PPI持续维持负增长,对于上游企业盈利水平的改善将带来承重打击。

4.PPI走低,企业盈利环境恶化

由于PPI和工业企业的利润息息相关,因此油价下跌后,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受到影响。自年年中油价开始暴跌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和存货增速也出现了拐点。其中利润增速直到年底才开始出现好转,而去库存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年年中。当然这次好转是由于供给侧改革,若没有这次事件性的影响,调整的时间会更久。年三季度这次油价大跌,尽管此前已经开始了被动去库存,但这次油价下跌影响了PPI,也加速了利润和库存双下的进程。

此外,制造业PMI也受到这两次油价下跌的影响。第一次从年7月的51.7一直震荡回落到年2月的49.0,而第二次则从年8月的51.3,持续回落至年2月的49.2。这和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得到了相互印证。

若无此次疫情和油价暴跌的影响,国内大概率会进入被动去库存或主动补库存的周期,但此次疫情导致许多大宗商品库存暴增,叠加此次油价大跌,主动去库存的进程或将进一步延长。

5.稳增长压力渐增,货币政策偏宽松

年7月至年1月间,随着国际油价的大跌,CPI和PPI出现明显走低,不仅如此,GDP增速由年一季度的7.5%,下滑至年一季度的7.1%,下滑约0.4%。故在经济下行,通缩压力渐起的背景下,央行出于稳增长的角度,首先对于存贷款基准利率做出一定调整。年11月22日,央行将5年起中长期贷款利率下调40BP至6.15%,而后连续五次降息(年11月22日至年10月24日间,降息6次,共下调BP)至4.9%,降息幅度约为BP。

此后,随着油价进一步的下行,央行自年2月宣布降准,延续至年3月,降准幅度约为3%,共操作5次,其中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20.0%,下调至17.0%。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宽松。

此次,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以及油价的持续下跌,宏观经济存在进一步下行的风险。故对于央行来说,稳增长成为短期的首要目标。当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2.5%,相比年下行4.5%。从LPR上分析,1年起贷款利率由年8月的4.25%,下行至当前的4.05%,五年期贷款利率由同期的4.85%,下行至当前的4.75%。故整体节奏上,与上一次经济下行期类似,货币政策偏宽松,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复苏。此外,考虑到当前通胀结构的分化,CPI处于5.4%的高位,PPI处于0.1%的较低水平,未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未来货币政策空间将进一步加大。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qj/17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