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6.html
在未来,
游戏就是孩子的快乐生产力
游戏化是必然趋势
最近有个叫王者荣耀的游戏特别火。火到什么程度?如果你的同事、朋友,亦或同事朋友的孩子,说:“来,打一局排位吧。”同时又把手机摸出来的时候,你就知道“大事不妙王者荣耀”。这个游戏,玩得好的人,一天至少四五个小时投入,有人甚至可以从吃完晚饭开始玩到天亮。
再来看看数据。
据腾讯自己公布,王者荣耀目前已有2亿注册用户,今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收入就已经到了6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营业收入最高游戏。60个亿是什么概念?中国上市公司三千多家,营业收入高于这款游戏的,只有区区一百多家。
不过,这款火遍全国的游戏却逼得人民日报几次站出来痛批,因为这款游戏不只是成人在玩,还有很多中小学生沉迷于此,搞得家长们怨声载道。
前一阵,我和朋友一家去郊游,朋友的儿子读初中,我们搭伴支烧烤架,结果支个烧烤架花了整整二十分钟,这孩子一手握个手机,在王者荣耀的间隙递个零件给我,马上又投入战斗,又过好一会才帮我固定下支架。我顿时理解了家长们对这款游戏的恐慌。
其实,回顾一下互联网不算长的发展历史,对游戏的恐慌一直都存在,防沉迷就是两代人的斗争主题,一端是被游戏吸引的孩子,另一端是努力想把孩子从游戏拉回现实的父母。
遗憾的是,我们不但阻止不了孩子玩游戏,还不得不接受全世界都在朝“游戏化”发展的趋势,接受游戏已经成为这一代孩子生活方式的现实!
无论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闲暇社会”概念,还是德国传播学专家诺利·纽曼构建的“自我肯定”学说,都已经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游戏化的价值。一个健康多元的社会,必然很难支持玩物丧志的指控,因为玩乐既是自然权利,也是经济拼图的组成部分。
在《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一书里,凯文·韦巴赫和丹·亨特两位沃顿商学院的副教授也提出了人类将面临一个“游戏化”的前景,游戏不仅是一群人沉迷其中的玩乐,也是未来人类表达自己、创造意义的媒介,是下一代人类文明的基础。游戏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经济、社会、制度重构的基本机制。未来,娱乐会游戏化、公司管理会游戏化、教育者也会游戏化。
游戏为什么吸引孩子?
想想也蛮正常。人天生就爱玩,以前大家玩得少,是没条件,如今物质越来越丰富,人爱玩的天性必然得到释放,游戏化时代的到来也是情理之中。
既然如此,存在即合理,与其把游戏当敌人防范,还不如冷静思考一下,游戏为什么吸引孩子?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游戏是顺应人性而设计的,它有几个特质非常契合人的心理需求。
1.积分增加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不论哪款游戏,都有个积分累加的过程,杀一个怪,经验值会增加,再杀几个怪就会升级。人性中对“不断得到”的青睐,会让人欲罢不能地玩下去,没办法,看着刷刷往上涨的分值就很爽啊。
2.任务拆解游戏不会丢给你一个宏伟远大的目标,它永远都从小任务开始,而且,刚开始的小任务很容易完成,给玩家带来了很多成就感。
3.不怕失败现实中,要被人一枪击中,后果就严重了。但在CS游戏里面,一枪击中只会带给你更大的刺激感。游戏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可以翻牌重来。
4.及时反馈在游戏里,反馈是实时的,不论是点数卡牌、声音效果,都专门设计过,目的就是通过及时炫目的反馈让玩家迅速得到多巴胺。
如果用游戏的特质做教育
在了解游戏吸引人的特质之后,我们将这些特质融入到教育里,在传统模式上做出创新和改变,以顺应人性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就是目前最前沿的游戏化教育法。
比如,在美国学校流行一款名叫prodigy的游戏,它和王者荣耀一样让孩子欲罢不能,沉迷其中,据我在美国小学当教师的朋友说,自打有了这个游戏,每天都有学生求她:“杨老师,我不想玩其它游戏,让我玩prodigy!”
Prodigy其实就是一个RPG(角色扮演)大型游戏。孩子们进入游戏平台后可以看到自己的朋友,选择Battle对战。只不过,对战武器是——做数学题!武器威力如何,就看你会不会做数学题。
这就是一个应用游戏化教育法的典型例子,美国人没有因为游戏让孩子沉迷而一刀切,反而是利用游戏吸引孩子的特质,构建出一个正向游戏,最后得到好的结果:游戏,让孩子学习成瘾!
怎么具体运用到家庭教育
再让我们看看,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怎样具体运用游戏化教育法。
1.积分增加目前美国的一些中小学已将这个特质应用在教育上,开始实践考试加分制。以前,我们考试都是减分制,建立在纠错和惩罚的观念基础上,哪里没做对就要扣分,通过受挫来让人接受惩罚。但加分制不同,里面没有满分,每个学生从零分开始,每完成一次作业或做对一道题,就取得更高分数和级数。最后还引入班级总分制,孩子知道自己是集体一员,得分越多,给集体的贡献越大,帮助其他同学得分也和自己得分一样,促进了社交与互助,不再是原先冷漠的竞争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模仿加分制,比如在帮孩子制定计划表时,以增加积分为规则,按时完成了学校作业加多少分,帮忙做家务加多少分等等……最关键的是,你要用“加分制思维”去面对孩子的成长,让激励代替惩罚。
2.任务拆解任何一个笼统的目标,对孩子来说都很难生效。比如你告诉他这期末考试数学必须达到九十分,听起来施加了压力,实则一点用都没有。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像游戏一样,进行任务拆解,把大目标拆分成若干小目标,帮助孩子一个个去实现,就像游戏中的打怪通关一样。要让孩子实现数学考试九十分,你首先得帮他把这个任务拆开,比如第一关只需做到十道应用题对六道,刚开始设定的目标不能太难,就像游戏刚开始容易升级一样,得给孩子足够成就感,他才有信心应付下一关。
3.不怕失败家庭资源丰厚的孩子与资源贫瘠的孩子最大差距在哪里?是试错成本。资源丰富,试错成本低,不怕失败,才勇于尝试和创新。让孩子不怕失败,你最需要做的是破除他的完美主义情结。孩子惧怕失败,大部分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够完美,这时,你可以告诉他:你是普通人,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完人,爸爸妈妈也失败过很多次,当你害怕演讲失败时你就想想妈妈考驾照五次不过……再说,失败了有什么关系,就像游戏一关没过,重来就好……
4.及时反馈我女儿每天都在“叽里呱啦”上学英语,在“悟空识字”上面学识字,时常出现的画面是:‘快去刷牙。’磨蹭中……‘你要乖乖刷牙,待会就可以在床上看十分钟叽里呱啦’立马行动中……我不仅感慨,差距大啊,我那会学习是被迫,我女儿学习居然要靠争取。其实她不是学霸,喜欢学就是因为这两个APP把及时反馈做得特别好。每学完一课,可以领取一个小礼物,还会显示出你的学习指数多少,超过了多少人。为此,女儿每天都惦记着要学一把。这是不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呢?我觉得,不仅是我们要多给孩子及时反馈,还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给自己及时反馈,比如,和他一起设计个清晰的“进度条”,鼓励他完成一项就可以给自己奖励(诸如完成一道题便可以奖励自己看十分钟电视的方式)。
???
俞敏洪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在中国最好的中学做过调研,调研结果是,就算是最好的中学,真正自觉想要学习的学生也只占10%到20%。我们做教育,除非能把教育内容做到像《王者荣耀》那样好玩,孩子们才会稀里哗啦自己过来学习。
我觉得,这段话道出了游戏化教育法的核心优势,就是让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让孩子像爱游戏一样爱上学习。
用游戏化教育法代替传统教育方式,还有一个重要优势:让孩子学会了玩。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玩?因为“会玩”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你看美国工人人口不到10%,却仍然是制造业大国,省下来的人去哪儿了?大部分都进入娱乐体育服务业了,也就是“玩”去了。
好莱坞一部大片十多亿的销售额,NBA一个球星上千万美元年收入……娱乐、体育竞技、影视、网络游戏等“玩”产业在疯狂发展。
甚至,20年后,只需要少数人操作智能工厂,社会上大量商品都能便捷生产,从基础劳作中解放出来的人该追求什么?不就是玩吗?玩出有趣,玩出创意。
……
游戏化教育法的本质就是对人类爱玩的天性的运用,从小接受游戏化教育法长大的孩子,深得玩的精髓。他能创造出好玩的产品,引领更多人一起玩。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对游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其实,玩物不见得就丧志,游戏并不是让人上瘾、丧失活力的毒品,当游戏的特质用于正途,就是顺应人性的快乐生产力。也许,这种快乐生产力还能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变得像游戏一样精彩,为什么不试试呢?
学习如果游戏化,
会有更多孩子爱上学习
你好,我是千寻
千寻是我女儿的名字
有了这个小东西后
我成了
童书作家+儿童心理咨询师
我在这儿分享靠谱的育儿实战攻略
与百万妈妈一起成长
内容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