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用什么标准或指标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呢?人们通常按人口数量、用地规模和经济总量,即GDP来评价。其实,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重要或最核心的指标是城市产业结构。
衡水发展优势:经济基数相对较小,但增速快,具备发展潜力
《衡水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及房天下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年衡水全市生产总值.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位居全省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10.2%,位于全省第一,全国前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增长12.5%。
衡水产业优势:二产占比较高,橡胶、丝网、铁塔钢构等产业发达
我们先简单看几个近年来中国新兴崛起的城市。
1.1大连
大连市,位于中国辽东半岛南端,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大连的主要产业除服务业外,包括机械制造、石化、金融、软件和炼油及电子等。该市的17家企业分别在造船、内燃机、成品油和轴承领域是中国同类企业中规模最大的。
1.2无锡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年,无锡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城市。随后,工业园区的开发吸引了大规模的海外投资,无锡成为中国沿海地区较早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水平的现代工业城市。自此,无锡市经常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及投资环境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上面几个城市以前都是由小县城发展起来的。但他们都有一些特点,比如国家政策倾斜,交通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等,但更突出的转折来自于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稳定发展。再看回衡水,年衡水二产占比47%,远超一产(13%)和三产(40%)。未来发展可以看齐合肥、长沙等城市,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二产。
目前,衡水多个区县已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县县创名牌”的产业布局。年,安平丝网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景县工程橡胶全国市场占有率50%、枣强、冀州铁塔钢构全国市场占有率40%……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将成为衡水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点。如何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质量,增加规模以上产业数量,则是衡水经济发展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