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功劳不小,3年带动新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授权转载

7月15日,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第二届中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共商、共建、共享、丝路”,主要目的是聚焦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远景,聚焦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各方资源合作,为新疆纺织发展融入优势的专业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赵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胡开江,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谢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瓦力·吐尔逊,以及来自全国纺织服装类专业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疆内外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全疆开设纺织服装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有关领导和教师代表余人与会。

赵青在论坛致辞中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成为党中央治疆兴疆稳疆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三年来,自治区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加强市场推广及招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至年,纺织服装固定资产投资达亿元,年均增长率.3%。新增纺织服装企业余家,棉纺纱锭数量从年底的万锭增长到年底的万锭(含气流纺),服装产能从万件增长到1.5亿件、地毯产能从40万平方米增长到万平方米、粘胶纤维产能从67万吨增长到85万吨。金昇、天虹、华孚、如意、红豆、即发等一批国内知名纺织服装品牌和出口加工型企业在全疆各地投资设厂。

三年来,纺织服装产业带动新增就业人数超过24万人,其中仅年南疆四地州新增就业6.19万人,占地方新增就业的63.2%。虽然自治区的纺织服装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行业的职业教育还存在困难和问题,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参与纺织服装职业教育的社会体系还不完备,产校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广度还不够。特别是缺少技术工人已成为发展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短板,岗位需求与职工技能、素质之间的不平衡尤为突出,甚至有些工厂出现“有工无人做”的现象,加强纺织服装产业的职业教育缓解用工难题亟待解决。

李陵申在发言中说,去年首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加强了东西部院校之间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搭建了相关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这对于深化纺织服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为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几个期待:一是进一步加强院校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探索和创新校校合作新模式,并不断赋予其新内涵;二是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眼于顶层设计,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三是进一步推进“政行企校”合作,着力于长效机制建设,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和学校参与的“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有效模式。四是进一步放大论坛功能,充分发挥论坛多方联络的枢纽作用,在新疆和内地院校、企业之间积极“牵线搭桥”,调动一切资源,合力推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与纺织服装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谢青在论坛上做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报告》。他说,3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给予的专项资金支持,有效促进了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发展,带动就业效果明显。在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扶持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众多内地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国内行业内优强企业来疆投资建厂,本地企业也在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借势扩大规模和产能,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目前疆内纺织服装企业大多缺乏技术、研发、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等中高端专业人才,新转移到疆企业需要的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大多从内地引进,本土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相对滞后,制约了疆内纺织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自治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专业设置不能引领产业发展布局,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一线管理和技术人员短期培训不足,生源困难且不稳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加大纺织服装产业人才队伍和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发挥行业和校企各方的资源,满足自治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倪阳生在论坛上提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新疆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他指出,新疆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因素,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行业要吸引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选择纺织服装业对新疆的就业发展前景来说能量巨大。新疆与东部有明显的产业互补,现在又具有区位发展优势,有条件更好地融入纺织经济发展体系。他呼吁疆外职业院校伸出援助之手,加大对自治区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时鼓励企业从业人员加强坚守,为产业的长远发展贡献一已之力。

他为产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一是发展绿色纺织服装产业,特别是南疆,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为企业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增加各省在援疆教育资源的力量,特别是服装专业教师的培养,让人才“留得住,用的上”;三是就业与培训并举,促进职业教育要更好服务行业产业提升。

论坛上,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为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授予“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牌匾。

论坛专题交流环节,东华大学教授顾庆良做了《“一带一路”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的演讲,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时装学院院长张福良做了《工匠精神渗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鲁泰纺织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副经理、新疆鲁泰丰收棉业公司副总经理陈天慈介绍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成功经验,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仁和介绍了立足产业创新创业高起点发展的体会,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服装设计师、新疆艾德莱斯研发推广中心设计总监程应奋介绍了艾德莱丝产品研发的若干体会。

论坛当天,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中等教育分会、继续教育分会理事会也同期举行。会议交流了全纺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介绍了教育部委托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时尚产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的研究成果,通报了高职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工作的进展。此外,会议还进行了家用纺织品、针织技术、现代纺织技术、纺织机电、鞋服饰品专指委以及中职组服装专指委工作交流。

倪阳生在理事会上指出,在当前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层次的大赛举行、纺织类专业标准的制订、专业教材的改革等多项工作,得到了国内各纺织服装院校的积极响应。在当前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福建等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仍然把纺织作为重点来发展。未来,学会将继续为会员单位提供宽阔的平台,加强充满正能量的宣传,努力破解行业面临的“就业好,招生难”的问题,为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瓦力·吐尔逊在发言中说,自从年新疆自治区开展纺织服装百万人就业工程、着力加强纺织服装专业建设以来,学院突出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产业发展。目前建成了自治区民生工业培训示范基地,每年在学院举办地毯、绣品培训。通过开展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创业和管理人才、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以及中职师资培训等各类培训近万人,为自治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学院迫切希望携手内地院校展开进一步合作,为南疆四地州劳动力转移提供人才支撑。

他还补充说,借助我国去年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利好,我国纺织职业教育也可以加以借鉴其工程教育认证的三个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明年,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还将举办首届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国际会议,一方面提升我国纺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纺织大国的国际产业地位相匹配;另一方面,为纺织服装院校搭建更宽阔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会议交流了《时尚服装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情况。

报告显示,服装行业面临的新的发展和挑战,对服装职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业人员年轻,高职学历人员比例较多,用人单位大量使用高职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中职的人才培养更







































白癫疯
利多卡因乳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0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