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坪坝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美丽山水城市”六大功能定位目标,提出要结合自身区位、人才、产业等优势,着眼长远,认真谋篇布局。
“我们将结合重庆市战略定位、综合定位、功能定位的要求,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认真做好创新引领、产业提升、开放崛起、文明共进四篇‘大文章’。”沙坪坝区委书记王越表示,“这将推动沙坪坝实现‘重庆市科教文卫中心、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创新基地和内陆开放高地’的功能定位,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构建创新生态圈
加快建成西部创新基地
沙坪坝区是全国知名的科教大区,区域内集中了16所高校,专业人才有近9万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等位居全市前列。
对此,沙坪坝区提出,要紧抓创新驱动这个核心、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围绕“五个一批”,用好“沙磁英才计划”、创新驱动等政策,盘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宝贵的创新资源,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全力打造重庆西部创新城;引进“人才+项目”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高校+研发机构+科技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四位一体”创新生态链,加快将沙坪坝区建设成为重庆市打造西部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和最具活力研发机构的聚集地。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实现产业提升
沙坪坝是传统的工业强区,装备制造、汽摩装配、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在全市有着重要地位。该区将产业作为发展的基础支撑,立足产业兴区,着力扩总量、调结构、上水平。
依托已有的西永微电园、物流园、沙磁文化产业园、台资园、青凤高科产业园这五大园区,着力构建“3+4+N”的产业发展格局:“3”是指依托已有优势,提档升级商贸商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三大支柱产业;“4”是指着力壮大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服务、现代物流这四大特色产业,力争到年四大特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N”是指培育发展智能装备、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提升、建设现代产业基地,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和资源优势转化,加快打造沙坪坝的“经济升级版”。
依托区位优势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沙坪坝开放平台集聚,是国内第一条中欧国际铁路班列“渝新欧”的始发点,物流园是重庆重点打造的3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之一,并拥有西永微电园、综保区等众多开放平台。
沙坪坝区提出,务必在发展中打好“开放”这张牌,以开放的视野积极融入全国、全市发展战略格局,深化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和城市的合作,加快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这个核心,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等重点工作,着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加快构建贸易、金融、物流“三位一体”的大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功能,充分发挥“三合一”开放平台优势,加快推进植物口岸、种苗口岸建设,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做大做强国际贸易规模。
坚持文明共进
建设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区
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基础上,沙坪坝区将再接再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完善巩固创卫长效机制,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立足产城融合,推进东部疏解提质、西部功能完善、中部生态环保工作。
从今年开始,该区还启动实施东部旧城开发、西部新城提质、美丽乡村建设3个“三年行动”,加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