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第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公布了上半年中山经济建设指标。从整体来看,中山市1—6月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平稳增长的合理区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亿元,增长7.6%,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省同期水平高0.2个百分点。其中,在工业增加值领域表现较为突出,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居珠三角第一,高出全省1个百分点。结构性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创历史新高据统计,上半年中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分别比一季度提高2个和1.4个百分点。随着翠亨新区开发建设提速,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地两税收入近乎以倍速增长。此外,结构性指标也继续向好。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7%,占GDP比重达44.5%,创历史新高;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11.6%、9%,分别高于传统工业8.5个、7.3个、4.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1.1%,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1.3%,增速在珠西6市中排名第二。规上工业数据也表现较好。其中,规上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6%,快于轻工业3.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4.6%;规上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2.5%,今年以来均领先于全市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达50.4%,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为47.7%,同比降低1.8个百分点。效益类指标也有所好转。数据显示,中山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增长1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9%,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亏损数比一季度减少个,亏损面收窄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6.5万元/人,提高8个百分点。另外,境内外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增至58家,新增证券市场直接融资金额61.8亿元。民生类指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5.7个百分点改革发展成果在民生领域也有较好的呈现。会议透露,今年十件民生实事的45个目标在第二季度细化为项具体工作,目前已完成项。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5.7个百分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个百分点。此外,在“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考核中,中山市综合得分居全省第一。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天,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名第六。焦兰生强调,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宗旨,是加快建设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的重要导向。他表示,虽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要着力营造更加宜居舒适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建设秀美村庄升级版;要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一批湿地公园,重点打造五桂山国家级生态保护区、金钟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中山翠亨国家级湿地公园三块“国字号金字招牌”;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扎实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全力保障社保、就业等底线民生,努力改善教育、卫生等热点民生。声音薛晓峰:树立改革攻坚意识要敢抓敢管敢负责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事关全局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抓好抓实,这不仅是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关键,而且是“十三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要牢固树立改革攻坚意识,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坚决克服传统政策手段的路径依赖,善于用改革的办法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结构性问题,决不能因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去作为、有风险而消极推诿躲避、有阵痛而畏缩不前。焦兰生:围绕“四个定位”狠抓工作落实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工作,省委、省政府已经作了明确部署,关键是抓好落实。要紧紧围绕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中山要建设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的“四个定位”,牢牢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实现“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中山第1楼市中山广播电视台出品来源:南方日报
赞赏